【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球拍,特别是涉及一种羽球拍。
技术介绍
图1,现有羽球拍1包含一环框12、一设置于该环框12内的拍网13、一连接该环框 12并呈直管态样的中管14,以及一连接于该中管14的握把15。参阅图2,在击球时,使用者是握持并挥动现有羽球拍1的握把15,借由该中管14 带动该环框12,进而利用该拍网13拍击羽毛球2,以回击该羽毛球2。由于该中管14具有 韧性且连接于该环框12与握把15间,因此在高速挥击下会产生弯曲形变并积蓄动能,进而 在击球的瞬间除了使用者挥击所产生的力量以外,该中管14因为弯曲所积蓄的动能也会 同时释放,借此提升击中该羽毛球2的瞬间加速度。以下配合图2与图3说明该中管14弯曲并积蓄动能的物理原理,定义该握把15 沿长度方向延伸为一第一直线Li,该中管14弯曲偏离该第一直线Ll处为一弯折点(Kick Point)Kl (图2、3中将弯曲态样绘示得较为明显以利说明,当然在实际使用时弯折的情形 较为轻微),该中管14与该第一直线Ll的夹角为一弯折角度θ 1,而该中管14沿长度方 向的中央处为一中心点Μ1,并定义该拍网13中央位置为一击球点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羽球拍,包含一个环框、一个设置于该环框内的拍网、一个握把,以及一支连接于该环框与该握把间的中管,该环框包括一个框体以及一个连接于该框体的连接部,该拍网是设置于该框体内,其特征在于:该中管包括一个连接于该连接部的前段部、一个连接于该前段部的中段部,以及一个连接于该中段部与该握把的后段部,该后段部的长度是介于45毫米至55毫米间,该中段部与该前段部连接处的管径不小于7.0毫米,该前段部与该连接部连接处的管径以及该后段部与该中段部连接处的管径皆不大于8.0毫米,且皆大于该中段部与该前段部连接处的管径,该后段部与该握把连接处的管径不大于10.0毫米,并大于该后段部与该中段部连接处的管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赞,
申请(专利权)人:金威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