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应力专利>正文

地震感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8047 阅读:1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对地震进行探测的地震感应器,其金属悬挂件(3)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架(1)的悬臂上,金属悬挂件(3)下端连接着悬空的金属体(2),金属体(2)置于内部中空的金属圈(4)内,金属悬挂件(3)上端、电源、警号(5)和金属圈(4)通过串联方式电连接着;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旦受到轻微震动后,金属体(2)连带金属悬挂(3)件将产生摆动,摆动使金属体(2)接触金属圈(4)内壁,导致金属体(2)、金属悬挂件(3)、金属圈(4)、电源和警号(5)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导通电路,使得警号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地震来临,督促人们立刻做好逃生准备,从而避免了更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震的探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及时感知地震来临的 地震感应器
技术介绍
地震是自然界10大灾害之一,也是损失最为严重的自然灾难,带给社会和人们的 是破坏和毁灭。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仍然是一道尚未攻克的科学难题。我国是一个地 震活动频发的国度,国家对地震预报工作历来极为重视,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虽 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和努力,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从世界范围说, 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 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三个月以后的 短期预报和十天左右以后的临震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为此,根据现实情况和本国国 情,我国防震减灾贯彻的是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要求在重点抓好建设 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工作的基础上,普及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高人民群众自 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大地 震”的惨痛教训中,可以看到我国普遍缺乏能够将地震来临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尽快传达 给广大人民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震感应器,其特征在于:金属悬挂件(3)上端活动连接在支撑架(1)的悬臂上,金属悬挂件(3)下端连接着悬空的金属体(2),金属体(2)置于内部中空的金属圈(4)内,金属悬挂件(3)上端、电源、警号(5)和金属圈(4)通过串联方式电连接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力庞睿李男王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黄应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