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线折叠式飞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7228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线折叠式飞车,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部安装一根横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安装第一轴,第一支架上安装第一线轮,第二支架上安装第二线轮和线绳制动器;第一轴上安装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安装第二轴,第二轴上安装座椅支架和连接杆,座椅支架上安装座椅,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轴铰接,连接杆的下端安装踏杆;第一连杆的下端安装限位块,第二连杆的下端安装。它可以折叠,比老式工具更易于使用,携带更加方便,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线折叠式飞车
技术介绍
目前,地线飞车是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出地线时必不可少的工具,它可供工作人 员上下塔时使用,尤其是在修补地线、处理地线防振锤位移的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老式的地线飞车由于无法折叠,存在体积较大,上下塔传递不便的缺陷,并且,实际操 作时作业人员必须双手同时控制飞车,重心难以掌握,经常反复操作控制飞车的方向,劳动 强度较大,造成作业人员塔上作业时间较长,安全系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地线折叠式飞车,它可以折叠,比老式工具更易 于使用,携带更加方便,可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因 此,它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地线折叠式飞车,包括第一支架 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上部安装一根横梁,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下端安装 第一轴,第一支架上安装第一线轮,第二支架上安装第二线轮和线绳制动器;第一轴上安装 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安装第二轴,第二轴上安装座椅支架和连接 杆,座椅支架上安装座椅,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二轴铰接,连接杆的下端安装踏杆;第一连杆 的下端安装限位块,第二连杆的下端安装。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线绳制 动器由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导杆和丝杠连接构成,第一连接板和 第二连接板与第二支架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平行安装丝杠和导杆,丝杠的 一端穿出第二连接板外安装手柄,导杆上平行安装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一 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二夹板与丝杠螺纹连接。第一夹板上安装第一垫片,第二夹板上安装第 二垫片,第一垫片与第二垫片对应。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可折叠,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式地线飞车体积大、携 带不便的问题。它可使工作人员进行单手操作,操作更加简便,更便于掌握重心和控制飞车 的方向,具有安全可靠、稳定性好的优点。并且,它可便于工作人员上下塔,能大幅缩短工作 时间,降低劳动强度,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 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A 向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支架2横梁3第一轴4第一线轮5第二线轮6线绳制动器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座椅10第二轴11连接杆12踏杆13第一连接板 14第二连接板15第一夹板16第二夹板17第一垫片18第二垫片19导杆20丝 杠21手柄22限位块23座椅支架24第二支架25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地线折叠式飞车,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第一支架1和 第二支架24的上部安装一根横梁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的下端安装第一轴3,即第 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通过横梁2和第一轴3连接固定;第一支架1上安装第一线轮4, 第二支架24上安装第二线轮5和线绳制动器6 ;第一轴3上安装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 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可同步相对第一轴3转动,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上安装第二 轴10,第二轴10上安装座椅支架23和连接杆11,座椅支架23和连接杆11可分别相对于 第二轴10转动;座椅支架23上安装座椅9,连接杆11的上端与第二轴10铰接,连接杆11 的下端安装踏杆12 ;第一连杆7的下端安装限位块22,第二连杆8的下端安装限位块25, 限位块22和限位块25可分别对座椅支架23起限位作用,以便在使用过程中承担工作人员 的体重。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先将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相对第一轴3转动180 度,使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竖直向下;如图2所示,再将座椅支架23相对第一连杆7顺 时针转动,直至座椅支架23分别与限位块22和限位块25接触为止;然后将连接杆11相对 第一连杆7逆时针转动至图2所示位置,此时,所述地线折叠式飞车处于展开状态。工作人 员通过第一线轮4和第二线轮5先将所述飞车与缆绳连接,两根缆绳分别绕过第一线轮4 和第二线轮5 ;再坐在座椅9上,双腿位于连接杆11两侧,双脚踏于踏杆12上,一支手握住 横梁2或第一支架1,另一支控制线绳制动器6,实现单手操作,通过线绳制动器6调控下滑 的速度。使用完毕后,可将所述地线折叠式飞车按照与上述展开相反的顺序折叠收起,能有 效地减小体积,可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和运输。如图3所示,所述的线绳制动器6可由第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第一夹板 15、第二夹板16、导杆19和丝杠20连接构成;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分别与第二 支架24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之间平行安装丝杠20和导杆19,丝杠 20的一端穿出第二连接板14外安装手柄21,导杆19上平行安装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 16,第一夹板15与第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第二夹板16可相对于导杆19滑动,导杆19为 第二夹板16起导向作用,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位于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 之间,第二夹板16与丝杠20螺纹连接。转动手柄21,手柄21使第二夹板16沿导杆19向 第一夹板15方向移动,使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能夹紧所述缆绳实现制动。为了增加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与所述缆绳之间的磨擦力,提高制动效果,如 图3所示,第一夹板15上安装第一垫片17,第二夹板16上安装第二垫片18,第一垫片17 与第二垫片18对应。第一垫片17和第二垫片18可由现有的表面磨擦系数高、弹性好且耐 磨的材料制成。本技术未详尽描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均为公知技术。权利要求地线折叠式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的上部安装一根横梁(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的下端安装第一轴(3),第一支架(1)上安装第一线轮(4),第二支架(24)上安装第二线轮(5)和线绳制动器(6);第一轴(3)上安装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上安装第二轴(10),第二轴(10)上安装座椅支架(23)和连接杆(11),座椅支架(23)上安装座椅(9),连接杆(11)的上端与第二轴(10)铰接,连接杆(11)的下端安装踏杆(12);第一连杆(7)的下端安装限位块(22),第二连杆(8)的下端安装限位块(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线折叠式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绳制动器(6)由第 一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4)、第一夹板(15)、第二夹板(16)、导杆(19)和丝杠(20)连 接构成,第一连接板(13)和第二连接板(14)与第二支架(24)连接,第一连接板(13)和第 二连接板(14)之间平行安装丝杠(20)和导杆(19),丝杠(20)的一端穿出第二连接板(14) 外安装手柄(21),导杆(19)上平行安装第一夹板(15)和第二夹板(16),第一夹板(15)与 第一连接板(13)固定连接,第二夹板(16)与丝杠(20)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线折叠式飞车,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板(15)上安装第一垫 片(17),第二夹板(16)上安装第二垫片(18),第一垫片(17)与第二垫片(18)对应。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地线折叠式飞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的上部安装一根横梁(2),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4)的下端安装第一轴(3),第一支架(1)上安装第一线轮(4),第二支架(24)上安装第二线轮(5)和线绳制动器(6);第一轴(3)上安装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第一连杆(7)和第二连杆(8)上安装第二轴(10),第二轴(10)上安装座椅支架(23)和连接杆(11),座椅支架(23)上安装座椅(9),连接杆(11)的上端与第二轴(10)铰接,连接杆(11)的下端安装踏杆(12);第一连杆(7)的下端安装限位块(22),第二连杆(8)的下端安装限位块(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君苏建军宋长华郑连勇刘矞乔耀华王洪川孟海磊冯迎春唐晓森徐元超王进杜厚仁王大鹏张民毕斌周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