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634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牛奶盒,它由盒体,连接在盒体上的盖体,以及连接在盖体上的翻盖构成,在盒体内设置一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盖体的开口处连通,通气管沿盒体内壁设置,通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盒体下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牛奶盒,可有效的防止倾倒牛奶时牛奶的涌动;通气管沿盒体的棱设置,可提高盒体的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牛奶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盖体和翻盖的牛奶盒,有些在盖体的开口处设置气孔,用于防止牛奶倾 倒时,由于盒体内外气压不均勻而造成的牛奶涌动,但其效果差强人意,特别是刚开始倾倒 时,由于盒体内的牛奶还很多,防涌动的气孔也被牛奶封闭着,更谈不上发挥平衡气压的作 用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牛奶盒,它由盒体,连接在盒体上的盖体,以及连接在盖体 上的翻盖构成,其改进之处在于在盒体内设置一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盖体的开口处连 通,通气管沿盒体内壁设置,通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盒体下部。通气管下端开口处距盒体底部lcm以上。通气管沿盒体上两平面相交所形成的棱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牛奶盒,可有效的防止倾倒牛奶 时牛奶的涌动;通气管沿盒体的棱设置,可提高盒体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通气管设置方式透视图;图2、本技术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为它由盒体1,连接在盒体1上的盖体2,以及连接在盖体2上 的翻盖3构成,在盒体1内设置一通气管4,通气管4的一端与盖体2的开口处连通,通气 管4沿盒体1内壁设置,通气管4的另一端伸入盒体1下部。通气管4下端开口处距盒体 1底部lcm以上。通气管4沿盒体1上两平面相交所形成的棱设置。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可避免倾倒牛奶时,由于盒体1内、外的气压不平衡而造 成的牛奶涌动,从而避免牛奶的溅出;而且,由于通气管4沿盒体1上两平面相交所形成的 棱设置,使牛奶盒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加强,盒体1不易凹陷。权利要求一种牛奶盒,它由盒体(1),连接在盒体(1)上的盖体(2),以及连接在盖体(2)上的翻盖(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盒体(1)内设置一通气管(4),通气管(4)的一端与盖体(2)的开口处连通,通气管(4)沿盒体(1)内壁设置,通气管(4)的另一端伸入盒体(1)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盒,其特征在于通气管(4)下端开口处距盒体(1)底 部Ic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奶盒,其特征在于通气管(4)沿盒体(1)上两平面相交 所形成的棱设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牛奶盒,它由盒体,连接在盒体上的盖体,以及连接在盖体上的翻盖构成,在盒体内设置一通气管,通气管的一端与盖体的开口处连通,通气管沿盒体内壁设置,通气管的另一端伸入盒体下部。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新型牛奶盒,可有效的防止倾倒牛奶时牛奶的涌动;通气管沿盒体的棱设置,可提高盒体的结构强度。文档编号B65D25/02GK201647454SQ20102018401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蒲华江, 陈永光, 韦朝东, 黄志 申请人:重庆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牛奶盒,它由盒体(1),连接在盒体(1)上的盖体(2),以及连接在盖体(2)上的翻盖(3)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盒体(1)内设置一通气管(4),通气管(4)的一端与盖体(2)的开口处连通,通气管(4)沿盒体(1)内壁设置,通气管(4)的另一端伸入盒体(1)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华江陈永光韦朝东黄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