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80377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投放有空心球填料,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套装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上下口完全开放,所述外筒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外筒和反应器本体之间安装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下方,外筒壁上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上方,反应器本体上设置有溢流渠,所述溢流渠上沿的高度低于外筒壁的高度,所述溢流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的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将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三相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有机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技术介绍
生物流化床以砂、活性炭、焦炭一类的较小的惰性颗粒为载体填充在床内,载体颗 粒小,总体的表面积大,其提高了处理设备单位体积内的生物量。流化床内的载体处于流化 状态,污水从其下部、左、右侧流过,广泛而频繁多次地与生物膜相接触,又由于载体颗粒小 在床内比较密集,互相摩擦碰撞,因此,生物膜的活性也比较高,强化了传质过程,加速了有 机污染物从污水中向微生物细胞的传递过程。又由于载体不停地在流动,还能够有效地防 止堵塞现象。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从生物膜法派生出来的一种废水生物处理法。池内充填填料, 已经充氧的污水浸没全部填料,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在填料上布满生物膜,污水与生 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的作用下,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 污水得到净化,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它采用与曝气池内充填供微 生物栖息的填料,因此,又称接触曝气法。它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两者之间的 生物处理技术,是具有活性污泥法特点的生物膜法,兼具两者的优点。传统的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采用的反应器本体内设置有一块倾斜的导流板,通过 曝气形成一个内部循环,其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占地 面积小的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将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 器、三相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点有机的结合。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它包括反 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投放有空心球填料,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 反应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套装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上下口完全开放,所述 内筒的高度低于外筒,所述内筒内空间为升流区,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为降流区;所 述外筒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外筒和反应器本体之间安装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 沉淀池的下方,外筒壁上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上方,反应器本体上设置 有溢流渠,所述溢流渠上沿的高度低于外筒壁的高度,所述溢流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本专利技术具体特点还有,上述外筒壁下部和反应器本体之间构成污泥回流缝,所述 反应器本体上紧邻污泥回流缝的上方设置有挡泥板,反应器本体上设置有与挡泥板位置对 应排泥管。上述反应器本体整体封闭的为圆柱状。上述内筒和外筒均为圆柱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提供的空气起到扬水器的作用,这样不仅曝气效果更好,而且使气、液、固三相混合液上升,即形成三相生物流 化床。一、具有传统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特点与活性污泥法和固定填料生物膜法相比,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既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 效性和运转灵活性,又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特点。(1)填料特点填料多为聚乙烯、聚丙烯及其改性材料、聚氨酯泡沫体等制成的,比重接近于水,以 圆柱状和球状为主,易于挂膜,不结团、不堵塞、脱膜容易。本反应器采用的是空心球填料, 在曝气时,生长了生物膜的填料密度接近于水,填料依靠曝气池的搅拌作用,处于流动状 态,使污水与填料上的生物膜频繁的接触,填料在流动过程中切割气泡,使布气更加均勻, 氧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提高。因此,在一定的污染物去除率的情况下,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 比传统生物接触氧化法短,同时,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加强。(2)良好的脱氮能力载体上的生物膜污泥龄长,硝化菌浓度高,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生物膜主要固着在 填料上,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无关,硝化菌、亚硝化菌等生长世代时间较长、比增 长速率很小的微生物都可以在填料上生长,从而增强了脱氮能力。脱氮过程分为硝化和反 硝化两个阶段,分别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完成。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可以实现硝化菌与反 硝化菌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生长,从而优化了两种菌群的生长条件。因此硝化脱氮能力显著。 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3)去除有机物效果好反应器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污泥浓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的5 10倍,可高达 30 40g/L。提高了对有机物的处理效率,同时耐冲击负荷能力强。(4)易于维护管理曝气池内无需设置填料支架,对填料以及池底的曝气装置的维护方便,同时能够 节省投资及占地面积。二、具有类似三相生物流化床的特点本反应器以生物膜法为基础,吸取了化工操作中的流态化技术,将气、液、固三相介 质放在同一反应器内,升流区和降流区构成内循环流动系统。具有三相流化床三相生物流 化床的显著特点①空气从三相床底部直接曝气,既为微生物提供氧气,又为载体流化提供动力,可 以控制生物膜厚度过度增长;②由于气、液、固在升流区和降流区之间循环流动,循环速度很大,远大于载体终端 沉降速度,流体形成的剪切作用可有效地控制生物膜厚度,以避免过厚的生物膜引起的内 传质阻力增大,使循环式流化床中生物膜保持较高的活性;③由于内循环式流化床的紊动剪切及水力摩擦使过厚的生物膜自行脱落,因此可 防止载体的大量流失,载体的流失量很少;④能高速去除有机污染物,BOD容积负荷率可高达5 kg /( m3 ^d ),处理水BOD值可保证在20 mg /L以下;⑤氧的转移效率高,液体在升流管和降流管之间循环流动,气、液接触时间长。三、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原污水从曝气池首端进入池内,由斜管沉淀池回流的污泥也同步进入。污水与 回流污泥形成的混合液在反应器内呈推流式流动。因而可使污水处理效果极好,BOD去除 率也较高,出水水质较好。四、具有斜管沉淀池的特点该反应器将斜管沉淀池置于内部,降低了基建费用,此构造还利于沉淀后的部分污泥 回流。充分利用了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小,去除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的优点。五、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特点污水与污泥的混合液在反应器内呈推流式前进,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先后经历了 好氧段、缺氧段、厌氧段,因而类似于i/o工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集三相生物流化床、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和斜管沉 淀池的所有优点于一体,能高速去除有机污染物,BOD容积负荷率可高达^(g/ (m3 · d),处理 水BOD值可在20mg/L以下,其处理效果好,不仅BOD去除率能到达90%以上,而且还具有同 步脱氮除磷的效果。该反应器运行管理方便,对水质、水量变动有一定的适应性,占地面积 少,成本低,这为污水处理提供了一种可靠、稳定、经济的反应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器本体,2、空心球填料,3、曝气装置,4、内筒,5、外筒,6、升流区,7、降流 区,8、进水管,9、斜管沉淀池,10、沉淀池进水口,11、溢流渠,12、出水管,13、污泥回流缝, 14、挡泥板,15、排泥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 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本体1,反 应器本体1内投放有空心球填料2,所述反应器本体1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3,所述反应 器本体1内还设置有两个套装的内筒4和外筒5,所述内筒4和外筒5的上下口完全开放, 所述内筒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投放有空心球填料,其特征是,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套装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上下口完全开放,所述内筒的高度低于外筒,所述内筒内空间为升流区,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为降流区;所述外筒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外筒和反应器本体之间安装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下方,外筒壁上设置有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上方,反应器本体上设置有溢流渠,所述溢流渠上沿的高度低于外筒壁的高度,所述溢流渠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它包括反应器本体,反应器本体内投放有空心球 填料,其特征是,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反应器本体内还设置有两个 套装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的上下口完全开放,所述内筒的高度低于外筒,所述内 筒内空间为升流区,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为降流区;所述外筒壁的下部设置有进水 管,所述外筒和反应器本体之间安装有斜管沉淀池,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下方,外筒壁上设置 有沉淀池进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上方,反应器本体上设置有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祥李春燕聂立伟刘永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