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专利>正文

一种蝎毒口服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716 阅读:3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蝎毒口服液,属于医用配置品技术领域。主要由(1)200-300克全活蝎的蝎毒提取物溶于80-120毫升水中形成的水溶液和(2)35-45克红花、50-60克枸杞子、40-50克大枣加入900-1200毫升42-51°食用白酒浸泡渗漉所得提取液混合而成。还含有30-35克冰糖或者1-1.2克蛋白糖。蝎毒提取物可用全蝎经研磨、醇提得到,也可经电刺激法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口服液无毒,营养价值高,对心脑血管循环系统障碍疗效好,活蝎资源可得以周期性应用,提高了珍贵而有限的野生资源的利用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配置品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中风患者及心脑血管循环系统障碍患者的蝎毒口服液。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蝎毒口服液,主要由(1)200-300克全活蝎的蝎毒提取物溶于80-120毫升水中形成的水溶液和(2)35-45克红花、50-60克枸杞子、40-50克大枣加入900-1200毫升42-51°白酒浸泡渗漉所得提取液混合而成。还含有30-35克冰糖;所述白酒为42-51°食用曲酒。还含有1-1.2克蛋白糖;所述白酒为42-51°食用曲酒。蝎毒提取物制法为取新鲜健康干净活蝎按重量比1∶1加生理盐水研磨匀浆,按重量比1∶0.7加95%食用乙醇后水浴加热回流1-3小时,冷却过滤后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得蝎毒提取物。蝎毒提取物制法为取新鲜健康干净活蝎在电压6-10伏、频率120Hz条件下电刺激活蝎采集蝎毒液,真空冷冻干燥得干品;用浓度0.01M、PH=7.4的磷酸钠缓冲液稀释,在0-4℃、11000-15000转/分钟条件下离心10-15分钟;上清液柱层析法分离,取250-320nm波长组分,真空冷冻干燥得蝎毒提取物。本专利技术产品适用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中风偏瘫患者及心脑血管循环系统障碍者。服用方法为早饭前、晚睡前空腹服用,每日两次,每次10ml。体重Kg以上者每日加服10ml。服用后30分钟内勿服用其他饮品。服用应注意(1)本品含有沉淀,服用前摇匀;(2)服用后微感头晕属正常反应;(3)缺血性高血压人群应酌情适量减服降压类药物;(4)部分偏瘫患者服用中出现疼痛感,是经络复通现象,可适量加大服用量;(5)孕妇及脑出血期禁服。本专利技术中,全蝎提取物中包括丰富的氨基酸,其主要成分为溶血素、扩散因子和抗凝溶栓物质,有通经活络、溶血溶栓之功效。以其为君,充分利用其溶血素稀释血液,降低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利用其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溶解血液中已经形成的血栓;并利用其所含扩散因子-透明质酸酶,使功效成分迅速达到人体组织器官。然而,中风之后,其血行涩滞,故取枸杞子甘温性药物,功能养血,使血充脉旺,肢骸得以濡养。更用大枣、冰糖养气药物,-则补气可以生血,二则气旺可助血行,相辅相成,共用为臣。再用红花活血化瘀,畅运血行,使诸补药行而不滞。根据对本专利技术产品进行的卫生学检验表明含铅量(以Pb计)<0.004mg/l,锰(以Mn计)≤0.177mg/l,氰化物未检出,酒精度(v/v)43%,甲醇≤0.015g/100ml,杂醇油≤0.037g/100ml,氨基酸≥161.63g/ml。根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GB15193.3-94、GB15193.4-94、GB15193.5-94、GB15193.7-94,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毒理学检验表明小鼠经口LD50=21500mg/Kg,属实际无毒级。本专利技术口服液在小鼠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Ames试验等三个遗传毒性试验中,结果均为阴性。根据GB/T12292-90和GB/T15400-94对本专利技术口服液进行的营养学检验表明,本专利技术口服液中含有天冬氨酸≥10.55mg/100g、苏氨酸≥6.85mg/100g、丝氨酸≥9.09mg/100g、谷氨酸≥17.18mg/100g、甘氨酸≥4.90mg/100g、丙氨酸≥18.18mg/100g、胱氨酸≥3.12mg/100g、缬氨酸≥12.70mg/100g、蛋氨酸微量、异亮氨酸≥6.54mg/100g、亮氨酸≥17.00mg/100g、酪氨酸≥6.43m1g/00g、苯丙氨酸≥6.80mg/100g、赖氨酸≥8.94mg/100g、组氨酸微量、精氨酸≥21.40mg/100g、脯氨酸≥6.00mg/100g、色氨酸≥5.94mg/100g,氨基酸总和≥161.63mg/100g。利用本专利技术口服液对104例门诊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104例患者中,男47人、女57人,年龄从33岁到82岁,50岁以上的占大多数。病程在6个月到1 5年之间,其中半年-一年33人,1-3年38人,3-5年24人,5-10年8人,15年1人。按年龄计,50岁以下25人,51-60岁36人,61-70岁32人,71-82岁11人。具体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和观察内容如下一、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神志昏蒙,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2)急性起病。(3)病发多有诱因,未发前常有先兆症状。(4)好发年龄多在40岁以上。具有主症两个以上,急性起病,结合舌、脉、诱因、先兆、年龄等方面特点即可确定诊断。2、中医辨证(1)中经络风痰淤血、痹阻脉络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痰热腑实、风瘫上扰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弦滑而大。气嘘血瘀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面色黄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阴虚风动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烦躁失眠,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3、中风病分期标准(1)急性期发病在2周以内,中脏腑最长至1个月。(2)恢复期发病2周至半年。(3)后遗症期发病半年以上。(二)试验病例标准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中风病诊断标准的急性期患者,可纳入试验病例。2、排除病例标准(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经检验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代谢障碍、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合并房颤引起脑栓塞者。(3)70岁以上,妊娠或哺如期妇女,对本药过敏者。(4)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5)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二、疗效判定标准1、中风病计分方法采用计分法,主要评定神志、语言、运动功能恢复程度。(1)神志状态神志清醒0分;神志恍惚(思睡、唤醒后能与人言)1分;神志迷蒙(嗜睡,呼之答不确切)2分;神昏3分;昏愦(神昏同时兼有脱症)4分。(2)语言表达正常0分;一般表达,命名不能1分;说话成句而表达不全2分;不能说单词、词组3分;语言不能或基本不能4分。(3)肢肩关节正常0分;上举正常但肌力差1分;上举平肩或略过肩2分;上举不到肩3分;不能动或前后略摆动4分。(4)上肢指关节正常0分;手指分别动作有效而肌力差1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会伸3分;不会动4分。(5)下肢髋关节正常0分;抬高45°以上1分;不足45°者2分;摆动能平移3分;不能动4分。(6)下肢趾关节正常0分;伸屈自如但力弱1分;伸屈不全2分;略动3分;不会动4分。(7)综合功能生活能自理、自由交谈0分;独立生活、简单劳动而有部分功能不全1分;可行走,部分自理,尚需人辅助2分;可站力迈步,需人随时照料3分;卧床4分。2、效评定标准疗前满分28分,起点分最高不超过18分,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方法100%,以百分数表示。(1)基本痊愈≥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蝎毒口服液,本专利技术特征在于,主要由(1)200-300克全活蝎的蝎毒提取物溶于80-120毫升水中形成的水溶液和(2)35-45克红花、50-60克枸杞子、40-50克大枣加入900-1200毫升42-51°白酒浸泡渗漉所得提取液混合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马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马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