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切换雨淋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5046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旋转切换雨淋花洒,它包括固定单元、转动单元和切换机构。固定单元具有一能够接通水源的进水通道。转动单元能转动地装接在固定单元,它具有多个出水功能。切换机构包括切换盘、棘爪和止位爪。切换盘能转动地装接在转动单元,所述切换盘上环形陈列设有多个棘齿。棘爪一端固接固定单元,另一端顶抵切换盘棘齿。止位爪连接在转动单元和切换盘的棘齿之间,用于防止切换盘反转。它具有如下优点:利用转动单元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使棘爪作用于棘齿,使切换盘正转,利用切换盘和转动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切换方便快速,节省定位机构,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切换雨淋花洒
技术介绍
现有的雨淋花洒主要是采用摆动切换方式,如本申请人申请的CN200810072279. 9 的技术专利申请。一种出水装置的摆动切换结构,包括花洒本体、分水体及出水装置, 出水装置固定在花洒本体下方,而分水体是密封固定在出水装置上方;分水体上设有至少 两个分水孔以分别连通出水装置的各功能水腔;一活动切换装置是位于花洒本体中的分水 体上方,其穿过花洒本体与供水接头固定在一起,花洒本体相对活动切换装置摆动时,活动 切换装置可以封堵分水体其中的分水孔,保留一个分水孔处于打开状态。它是通过在花洒 中设置的活动切换装置,再配合花洒与供水管接头的活动配合关系,在拍动花洒时可令其 摆动倾斜,由活动切换装置分别控制分水体上不同分水孔的出水,从而实现各种功能水的 切换。它存在有如下的不足之处切换不便,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旋转切换雨淋花洒,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中雨淋花洒所存在的切 换不便,结构复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旋转切换雨淋花洒,它包括一固定单元,它具有一能够接通水源的进水通道;—转动单元,它能转动地装接在固定单元,它具有多个出水功能;及一切换机构,它包括一能转动装接在转动单元并通过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接通进水通道的切 换盘,所述切换盘上环形陈列设有多个棘齿;一能作用于棘齿以使切换盘正转的棘爪,它一端固接固定单元,另一端顶抵切换 盘棘齿;及一用于防止切换盘反转的止位爪,它连接在转动单元和切换盘的棘齿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单元和转动单元之间设置有一用于使转动单元复位 的弹性体。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转动单元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轴线和切换盘的转 动轴线重合。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一进水体,所述棘爪一端固接在进水体之 外侧面。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体中空形成进水通道。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转动单元包括一能转动套接在固定单元之外的本体和一固接在本体之下的出水终端,所述出水终端具有一分水槽,所述多个出水功能分别具有一分水孔,所述该些分 水孔环形陈列布置在分水槽之底面;所述切换盘能转动连接在分水槽之内,所述切换盘底面密封转动连接在分水槽之 底面,所述切换盘之上开设有一贯穿上下的并对应分水孔的出水孔。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进水通道接通分水槽。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切换盘包括一盘体及一固设在盘体之上的围壁,所述围 壁之外回转面环形陈列设有棘齿;所述出水孔开设在盘体上并位于围壁之外。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止位爪的一端枢接在转动单元,另一端顶抵在切换盘的 棘齿。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1、利用转动单元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使棘爪作用于棘齿,使切换盘正转, 利用切换盘和转动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切换方便快速,节省定位机构, 结构简单;2、设有止位爪用于防止切换盘反转,设有弹性体用于使转动单元复位,避免转动 单元复位影响切换状态保持,便于用户使用;3、转动单元和固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轴线和切换盘的转动轴线重合,则用户只 需轻拨,即可实现切换;4、进水体不但起连接作用,而且还起接通作用;5、该些分水孔环形陈列布置在分水槽之底面,切换盘底面密封转动连接在分水槽 之底面,则便于定位切换盘,便于保证密封性能;6、切换盘包括盘体和围壁,围壁之外回转面环形陈列设有棘齿,便于在切换盘上 设置出水孔。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一。图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图5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进水体的立体示意图。图6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分水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换盘的立体示意图。图8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止位爪的立体示意图。图9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去处本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0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去处本体的俯视示意图,此时花洒第一出水功能出水。图1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去处本体和固定单元的俯视示意图,此时花洒第一 出水功能出水。图1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朝第一方向转动的示意图。图1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去处本体和固定单元的俯视示意图,此时花 洒第二出水功能出水。图14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花洒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查阅1至图4、图14,旋转切换雨淋花洒,它包括一固定单元100、一转动单元 200、一切换机构300和一复位弹性体400。请查阅1至图4、图5,所述固定单元100,它包括一进水体110和一塞子120。所 述进水体110包括一环片111和一由环片111内周缘向上延伸的连接套112,所述环片111 之上凸设有凸点113(配合本体以减少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所述进水体110之内形成进 水通道114。所述进水体110的连接套112的上端通过塞子120固接并接通水源。请查阅1至图13,所述转动单元200,它包括一本体210和一出水终端220。所述本体210能转动套接在进水体110的连接套112之外,并撑设在进水体110 的环片111之上,使得所述本体210能够相对固定单元100绕连接套112轴线转动。根据 需要,可在进水体110和本体210之间设置Y-ring 130。所述出水终端220固接在本体210之下,它包括一分水体221、一斜水体222、一面 盖223和一装饰盖224。所述斜水体222、面盖223和装饰盖224固定在一起并产生有多个 出水功能。所述分水体221固设在斜水体222之上,所述分水体221之上固设有一周壁225, 则分水体221的周壁225之内就能定义为分水槽226,所述分水槽226位于进水体110之下 并接通进水通道114。所述多个出水功能分别具有一组分水孔227,所述多组分水孔227环 形陈列布置在分水槽226之底面;本实施例之中,每组分水孔227包括环形阵列设置的四个 分水孔。所述每个分水孔的开口处都设置有一小0-ring228。所述周壁225之内凸设有一 枢接台229。所述切换机构300,它包括一切换盘310、一棘爪320和一止位爪330。所述切换盘310包括一盘体311及一固设在盘体311之上的围壁312,所述围壁 312之外回转面环形陈列设有棘齿313。所述盘体311之上开设有一组上下贯穿的出水孔 314,所述一组出水孔314包括四个环形阵列设置的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位于围壁之外,适 配对应分水孔227。所述切换盘310能转动连接在分水槽226之内,所述切换盘310底面密 封转动连接在分水槽226之底面(位于围壁之内的分水体之顶面),通过切换盘310和分水 槽226之间的相对转动实现多组分水孔227切换对齐接通出水孔314,接通进水通道114。 根据需要在切换盘310和分水体221之间还可设置有一大0-ring315。所述转动单元和固 定单元之间的相对转动轴线和切换盘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棘爪320,它一端固接进水体110的环片111,另一端顶抵切换盘310棘齿 313,则利用转动单元200和固定单元100之间的相对转动,使棘爪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旋转切换雨淋花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固定单元,它具有一能够接通水源的进水通道;  一转动单元,它转动地装接在固定单元,它具有多个出水功能;及  一切换机构,它包括:  一能转动装接在转动单元并通过相对转动实现出水功能切换接通进水通道的切换盘,所述切换盘上环形陈列设有多个棘齿;  一能作用于棘齿以使切换盘正转的棘爪,它一端固接固定单元,另一端顶抵切换盘棘齿;及  一用于防止切换盘反转的止位爪,它连接在转动单元和切换盘的棘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和先陈斌熊洪煌周华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周华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