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君坡专利>正文

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71357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粉碎机粉碎效果不好和效率不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传动带和辊轮组,机架左部有装在滚轴上的传动带,滚轴右侧的机架上经转动轴装有辊轮组,辊轮组右部的出料侧在机架上装有定刀,定刀右部在主轴上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动刀组,转动轴经皮带与主轴相连,滚轴经皮带与转动轴相连,主轴经皮带与机架右部的电机相连,动刀组装在壳体内,动刀组上部在主轴上装有绞龙,绞龙后端置于壳体后部的内磨盘的进料口内,内磨盘后部有外磨盘,内、外磨盘周边及后部在壳体内装有筛网,筛网后部有装在主轴上的风叶,风叶的风叶箱后部有出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粉碎效果好、效率高,是秸秆粉碎机上的创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特别是一种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二
技术介绍
农作物收获后会有大量的秸秆,秸秆处理一般的做法是在田地里直接将秸秆还田 或者烧掉,这样做浪费了秸秆,又污染了环境,为解决上述问题,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些秸 秆粉碎设备,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后再处理,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但由于设备结构上的 原因,秸秆粉碎机效果差、效率不高,因此,秸秆粉碎设备上的改进和创新是需要解决的问 题。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秸秆循 环铡磨粉碎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粉碎机粉碎效果不好和效率不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 案是,包括机架、传动带和辊轮组,机架左部有装在滚轴上的传动带,滚轴右侧的机架上经 转动轴装有辊轮组,辊轮组右部的出料侧在机架上装有定刀,定刀右部在主轴上装有与其 相配合的动刀组,转动轴经皮带与主轴相连,滚轴经皮带与转动轴相连,主轴经皮带与机架 右部的电机相连,动刀组装在壳体内,动刀组上部在主轴上装有绞龙,绞龙后端置于壳体后 部的内磨盘的进料口内,内磨盘后部有外磨盘,内、外磨盘周边及后部在壳体内装有筛网, 筛网后部有装在主轴上的风叶,风叶的风叶箱后部有出料口,本技术粉碎效果好、效率 高,是秸秆粉碎机上的创新。四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附图给出,本技术包括机架、传动带和辊轮组,机架左部有装在滚轴3上的 传动带1,滚轴3右侧的机架上经转动轴4装有辊轮组2,辊轮组2右部的出料侧在机架上 装有定刀5,定刀5右部在主轴7上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动刀组6,转动轴4经皮带与主轴7 相连,滚轴3经皮带与转动轴4相连,主轴7经皮带与机架右部的电机8相连,动刀组6装 在壳体9内,动刀组6上部在主轴7上装有绞龙10,绞龙10后端置于壳体9后部的内磨盘 11的进料口 12内,内磨盘11后部有外磨盘13,内、外磨盘周边及后部在壳体9内装有筛网 14,筛网14后部有装在主轴7上的风叶15,风叶15的风叶箱后部有出料口 16。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筛网14内侧与外磨盘13之间装有挡料隔板17,挡料隔 板17使粉碎不充分的秸秆再次循环进入内磨盘和外磨盘内进行粉碎。所说的转动轴4和滚轴3后端部装有第二防护罩19。所说的转动轴4、主轴7和电机8的前端部装有第一防护罩18,保证使用安全。所说的辊轮组2是由相向转动的两个辊轮构成。所说的动刀组6是由呈圆周分布的多个长条形刀片构成的刀片组。本技术的使用情况是,传送带1将秸秆送入辊轮组2,辊轮组2将秸秆送到定 刀5和动刀组6之间进行铡切,经初步铡切后的秸秆通过绞龙10经进料口 12内进入内磨 盘11和外磨盘13之间,外磨盘13转动并与内磨盘11配合对秸秆进行进一步粉碎,达到粉 碎要求的秸秆穿过筛网14侧壁上的出料口经风叶15由出料口 16送出粉碎机外部,达不到 粉碎要求的秸秆在挡料隔板17的作用下循环进入内磨盘和外磨盘内进行再粉碎,直到符 合粉碎要求。本技术结构独特,粉碎效果好、效率高,是秸秆粉碎设备上的创新,具有显著 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权利要求一种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包括机架、传动带和辊轮组,其特征在于,机架左部有装在滚轴(3)上的传动带(1),滚轴(3)右侧的机架上经转动轴(4)装有辊轮组(2),辊轮组(2)右部的出料侧在机架上装有定刀(5),定刀(5)右部在主轴(7)上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动刀组(6),转动轴(4)经皮带与主轴(7)相连,滚轴(3)经皮带与转动轴(4)相连,主轴(7)经皮带与机架右部的电机(8)相连,动刀组(6)装在壳体(9)内,动刀组(6)上部在主轴(7)上装有绞龙(10),绞龙(10)后端置于壳体(9)后部的内磨盘(11)的进料口(12)内,内磨盘(11)后部有外磨盘(13),内、外磨盘周边及后部在壳体(9)内装有筛网(14),筛网(14)后部有装在主轴(7)上的风叶(15),风叶(15)的风叶箱后部有出料口(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筛网(14)内侧与 外磨盘(13)之间装有挡料隔板(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转动轴(4)和滚轴(3)后端部装有第二防护罩(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转动轴(4)、主轴 (7)和电机(8)的前端部装有第一防护罩(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辊轮组(2)是由相 向转动的两个辊轮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动刀组(6)是由呈 圆周分布的多个长条形刀片构成的刀片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可有效解决现有粉碎机粉碎效果不好和效率不高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传动带和辊轮组,机架左部有装在滚轴上的传动带,滚轴右侧的机架上经转动轴装有辊轮组,辊轮组右部的出料侧在机架上装有定刀,定刀右部在主轴上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动刀组,转动轴经皮带与主轴相连,滚轴经皮带与转动轴相连,主轴经皮带与机架右部的电机相连,动刀组装在壳体内,动刀组上部在主轴上装有绞龙,绞龙后端置于壳体后部的内磨盘的进料口内,内磨盘后部有外磨盘,内、外磨盘周边及后部在壳体内装有筛网,筛网后部有装在主轴上的风叶,风叶的风叶箱后部有出料口,本技术粉碎效果好、效率高,是秸秆粉碎机上的创新。文档编号B02C7/02GK201669149SQ2010201764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孙君坡 申请人:孙君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循环铡磨粉碎机,包括机架、传动带和辊轮组,其特征在于,机架左部有装在滚轴(3)上的传动带(1),滚轴(3)右侧的机架上经转动轴(4)装有辊轮组(2),辊轮组(2)右部的出料侧在机架上装有定刀(5),定刀(5)右部在主轴(7)上装有与其相配合的动刀组(6),转动轴(4)经皮带与主轴(7)相连,滚轴(3)经皮带与转动轴(4)相连,主轴(7)经皮带与机架右部的电机(8)相连,动刀组(6)装在壳体(9)内,动刀组(6)上部在主轴(7)上装有绞龙(10),绞龙(10)后端置于壳体(9)后部的内磨盘(11)的进料口(12)内,内磨盘(11)后部有外磨盘(13),内、外磨盘周边及后部在壳体(9)内装有筛网(14),筛网(14)后部有装在主轴(7)上的风叶(15),风叶(15)的风叶箱后部有出料口(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君坡
申请(专利权)人:孙君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