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9003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锥形水煤气发生炉,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煤气发生炉由于结构不合理,而造成产气量低、能源浪费、成本高和运行不平稳的问题而提供的,包括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和炉底,水夹套与炉体上壳的下部焊接,灰仓上部与水夹套连接,下部与炉底连接,炉底设有滑道,其中水夹套上封头为U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水夹套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下部伸出平底封头,直接与灰仓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产气量和运行平稳的优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煤气发生炉,具体涉及一种锥形水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水煤气发生炉是化肥制造企业的主要设备,现有的水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上壳、 水夹套、灰仓和炉底,水夹套与炉体上壳的下部焊接,灰仓上部与水夹套焊接,灰仓下部法 兰与炉底连接。其中炉体上壳为单层结构,设有进水口、汽水混合物出口、煤气出口和排污 口,炉体上壳内砌耐火砖,在使用时存在挂壁、煤气泄漏以及热量消耗、余热不能回收等缺 点。水夹套内外筒均为直筒式,上部设有汽水混合物出口,使用时,炉内煤炭层层挤压,越往 下越紧密,因此气层通风效果不好;水夹套的上、下封头均为U型封头,下封头容易有磨损、 腐蚀现象;气化层布风不均勻,存在炭层外环区煤层燃烧不充分,反应不完全的缺点。灰仓 是在钢制外壳的内层加有耐火材料内衬,灰仓平面为钢制盖板,底面外壳上焊接法兰,灰仓 上部设有汽水混合物出口,两端自带检查孔组装,该结构存在煤气泄露点,成本高和余热不 能回收利用的问题。炉底上部安装有炉篦,炉篦下部设有汽化剂通道。炉底包括底盘、灰盘、 大齿圈,大齿圈位于灰盘内,灰盘与底盘同轴装配,灰盘的底面和底盘的上面分别有相应的 两列上、下滑道,上、下滑道之间有滚球,由于灰盘与底盘之间的密封是由上、下密封环迷宫 式密封,在装置转动过程中,灰盘容易发生偏移,给传动造成影响,使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由于现有水煤气发生炉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能源浪费、成本高、产气量低和运行 不平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现有水煤气发生炉进行结构改进,而研发了一种锥形 水煤气发生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水煤气发生炉由于结构不合理,而造成产气量低、能 源浪费、成本高和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锥形水煤气发生炉,以达到节约能源、降 低成本、提高产气量和运行平稳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上壳、水夹套、灰仓和炉底,水夹套与炉体上壳的下 部焊接,灰仓上部与水夹套连接,下部与炉底连接,炉底设有滑道,其中水夹套上封头为U 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水夹套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下部 伸出平底封头,直接与灰仓焊接。工作时,水夹套中通循环水,汽水混合物从汽水混合出口 汇集排出,进行汽水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炉体上壳为由内壳和外壳构成的双层夹套式壳体,炉体上壳直接 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使用时,由进水口通入循环水,向外的散热量由水吸收,循环水被加 热后形成的汽水混合物从汽水混合物出口汇集排出。所述水夹套下部设有汽化剂第二通道,便于向炉膛中的煤层吹风。所述灰仓壳体为由内立板和外立板构成的双层夹套结构,灰仓直接与水夹套焊接3在一起,使用时,灰仓的双层夹套通入循环水,将灰仓向外散发的热量吸收,加热后的循环 水形成的汽水混合物由汽水混合出口排出。所述炉底滑道采用球墨铸铁一体双列滑道,钢球运行时一侧内圈钢球承受径向负 荷,反向的另一侧为外圈钢球承受径向负荷,因而受力较好,两列触点力度均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锥形水夹套,越往下面积越大,使得炉膛内煤层间隙得到改善,通 风效果好,蒸汽分解率提高,炉温能提高50 80°C,气化层面积比直筒式水夹套有所增加, 所以产气量能明显提高,同时煤层下降更加均勻、顺畅,能减少挂壁现象的发生,减轻炉条 机的负荷,提高了炉条机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的炉体上壳为复合式双层结构,直接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双层结 构形成的夹套通入循环水,炉内向外的散热量由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利用,副产蒸汽,这 样可以省去使用耐火材料,解决了炉子的热量消耗问题,节省了投资,节约了能源,并可有 效防止挂壁现象。(3)本技术的炉体上壳直接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彻底解决上行管塌砖、烧 裂、泄露的问题。(4)现有发生炉炉顶温度一般都在300°C左右,操作现场温度较高,环境比较恶 劣,采用本技术的复合式双层结构,炉顶温度可降至120 140°C,大大降低了炉顶温 度,极大地改善了操作环境。(5)本技术水夹套的上封头采用U型封头,下封头为平底封头,锥形内筒体的 下部加长,伸出平封头,直接与灰仓焊接,彻底解决下封头的腐蚀、磨损现象。(6)本技术水夹套下部增设汽化剂第二通道,向外环区煤层吹风,实现二次布 风,克服了夹套壁的水冷效应,使外环区煤层反应更加完全,从而有效降低灰渣残碳含量, 同时使布风更加均勻,避免了气体偏流和风洞现象的出现。(7)本技术的灰仓为复合式双层结构,直接与水夹套焊接在一起,双层结构形 成的夹套通入循环水,灰仓向外散发的热量由水吸收,达到余热回收利用,富产蒸汽,这样 可以省去耐火材料,解决了灰仓的热量消耗问题,节省了投资,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煤气泄 露点,安全系数大,产气量提高。(8)本技术滑道采用球墨铸铁一体双列滑道,受力较好,两列触点力度均勻, 底盘运行平稳,使用周期长。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锥形水煤气发生炉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锥形水煤气发生炉炉体上壳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锥形水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锥形水煤气发生炉灰仓结构示意图。图中1_炉体上壳、2-水夹套、3-炉篦、4-灰仓、5-灰渣箱、6-炉底、7-支柱、8-框 架、9-汽水混合物出口、10-煤气出口、11-外壳、12-内壳、13-进水口、14-排污口、15-汽 化剂第二通道、16-平底封头、17-汽水混合物出口、18-U型封头、19-内立板、20-外立板、 21-循环水进口、22-法兰、23-盖板、24-汽水混合物出口。具体实施方式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上壳1、水夹套2、灰仓4和炉底6,水夹套2与炉体上 壳1的下部焊接,灰仓4上部与水夹套2连接,下部与炉底6连接,炉底6设有滑道,其中水 夹套上封头为U型封头18,下封头为平底封头16,水夹套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 体,锥形筒体的下部伸出平底封头16,直接与灰仓4焊接。炉体上壳1为由内壳12和外壳11构成的双层夹套式壳体,炉体上壳1上部设有 汽水混合物出口 9,炉体上壳壳体上设有煤气出口 10、进水口 13、和排污口 14,炉体上壳1 直接与水夹套2焊接在一起。水夹套2下部设有汽化剂第二通道15、上部为汽水混合物出口 17,外侧为支柱7 和框架8。灰仓4为由内立板19和外立板20构成的双层夹套结构,灰仓4上部为钢制平面 盖板23,底面外壳上焊接法兰22,灰仓上设有汽水混合物出口 24。炉底4上部安装有炉篦3、下部设有灰渣箱5,滑道采用球墨铸铁一体双列滑道使 用65锰0 65mm滚球滚动。权利要求一种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上壳(1)、水夹套(2)、灰仓(4)和炉底(6),水夹套(2)与炉体上壳(1)的下部焊接,灰仓(4)上部与水夹套(2)连接,下部与炉底(6)连接,炉底(6)设有滑道,其特征是水夹套(2)上封头为U型封头(18),下封头为平底封头(16),水夹套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下部伸出平底封头(16),直接与灰仓(4)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其特征是所述炉体上壳(1)为由内壳(12) 和外壳(U)构成的双层夹套式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其特征是所述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形水煤气发生炉,包括炉体上壳(1)、水夹套(2)、灰仓(4)和炉底(6),水夹套(2)与炉体上壳(1)的下部焊接,灰仓(4)上部与水夹套(2)连接,下部与炉底(6)连接,炉底(6)设有滑道,其特征是水夹套(2)上封头为U型封头(18),下封头为平底封头(16),水夹套内筒体为上部小、下部大的锥形筒体,锥形筒体的下部伸出平底封头(16),直接与灰仓(4)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京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