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闳宇专利>正文

插座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8759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构造,包括有:一塑胶座,其内设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的一侧只设有一第一端子活动槽,该第一端子活动槽设有一开口与该连接槽相通;及一第一端子,其设有一固定部及一弹臂,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固定,该弹臂可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弹动,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至该连接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的开口的长度较第一端子活动槽为小,该开口二侧形成抵靠面,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板宽较弹臂的板宽为小,该弹臂二侧抵靠于该抵靠面而限位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内,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由该开口凸出至该连接槽,该弹臂无法进入该连接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构造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插座构造。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种现有的直流电源插座,其是用以电连接一公接头25,其 设有一塑胶座10、一正极端子15、二负极端子20,其中该塑胶座10内设有一连接槽11且接近该连接槽11的插入口设有抵靠部12。该正极端子15设有一固定部16及接触部17,该固定部16与该塑胶座10固定,该 接触部17呈一柱体位于该连接槽11中间并延伸至接近连接槽11的插入口。该二负极端子20是设于该连接槽11的二侧,其设有一固定部21及一弹臂22,该 固定部21与该塑胶座10固定,该弹臂22弯曲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23,该接触部23凸出至 该连接槽11,该弹臂22尾端抵靠于该抵靠部12。该公接头25设有一塑胶体沈、一负极导接部27及一正极导接部观,该塑胶体沈 设有圆柱状的连接槽四,该负极导接部27呈一圆柱套壳并套设于该塑胶体沈外,该正极导 接部观固定于该塑胶体26且设有呈鱼叉状的弹片位于该连接槽四内。在使用上,该公接头25插入该连接槽11时,当公接头25前端抵压到负极端子20 的接触部23时需有足够的插入力顶开该弹臂22,借由该插入力而可快速插至定位,此时公 接头25的负极导接部27与二负极端子20的接触部23电连接,而正极导接部观则弹性夹 持于该正极端子15的接触部17。由于直流电源插座在使用上最好是公接头快速插拔,如此 较使增长直流电源插座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构造有以下缺点,即1.该负极端子20的弹臂22仅是尾端抵靠于该塑胶座10,然而为了使公接头25 达到快速插至定位,故抵压该负极端子20的接触部23的插入力甚大,恐造成该二负极端子 20向连接槽11弯曲跪倒或是退出座体外,如此即造成插座损坏。2.该二负极端子20的固定部21与塑胶座10的位置不对应于连接槽11,如图1 所示,左边的负极端子20的固定部21较右边的负极端子20的固定部21更为接近连接槽 11,如此右边的负极端子20的弹臂22会形成较大倾斜角,当公接头25插入该连接槽11时 该右边的负极端子20容易弯曲跪倒,造成插座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构造,其第一端子的弹臂可限位于第一 端子活动槽内,使第一端子除接触部可凸出至连接槽外,该弹臂无法进入该连接槽。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构造,其二负极端子的固定部对称 位于该连接槽二侧。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构造,其在操作上具有快速插入及快速 拔出的效果。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构造,其第一端子的固定部刺破设有一 弹性卡片与塑胶座卡定,借以防止第一端子退出。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构造,其第二端子的弹臂延伸至接近 连接槽的插入口再向固定部回转并形成一凸出至连接槽的接触部且弹臂的尾段再向连接 槽的插入口转折并呈一斜角抵于固定部,该弹臂的尾段即成一小弹臂而可增强该弹臂的弹 力。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插座构造包括有一塑胶座,其内设有一连接槽,该连 接槽的一侧只设有一第一端子活动槽,该第一端子活动槽设有一开口与该连接槽相通;及 一第一端子,其设有一固定部及一弹臂,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固定,该弹臂可于该第一端子 活动槽弹动,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至该连接槽;其特征在于该第一 端子活动槽的开口的长度较第一端子活动槽为小,该开口二侧形成抵靠面,该第一端子的 接触部的板宽较弹臂的板宽为小,该弹臂二侧抵靠于该抵靠面而限位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 内,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由该开口凸出至该连接槽,该弹臂无法进入该连接槽。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构造为一直流电源插座,其中该第一端子 为负极端子,且还设有一正极端子,该正极端子设有一固定部及一接触部,该固定部与该塑 胶座固定,该接触部呈一柱体位于该连接槽中间并延伸至接近连接槽的插入口。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槽呈圆柱状。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是自该弹臂的板面中间刺破 凸出。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第二端子,且该连接槽的另一侧只设有一 第二端子活动槽,该第二端子活动槽设有一开口与该连接槽相通,该第二端子设有一固定 部及一弹臂,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固定,该弹臂能够于该第二端子活动槽弹动,该弹臂设有 一凸出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至该连接槽。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活动槽的开口的宽度较第二端子活动 槽的宽度小,该开口一侧形成抵靠面,该第二端子的接触部的板宽较弹臂的板宽为小,该接 触部能够由该开口凸出至该连接槽。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活动槽较第一端子活动槽大,该第二端 子的弹臂延伸至接近连接槽的插入口再向固定部回转并形成该凸出至连接槽的接触部。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端子的弹臂的尾段再向连接槽的插入口转 折并呈一斜角抵于固定部,该弹臂的尾段即成一小弹臂而可增强该弹臂的弹力。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的固定部刺破设有一弹性卡片与该塑 胶座卡定,借以防止第一端子。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插座构造,包括有一塑胶座,所述塑胶座内设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的二侧各只设有一端子活动槽, 该端子活动槽与该连接槽相通;二负极端子,其设有一固定部、一弹臂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固定,该弹 臂能够于该端子活动槽弹动,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至该连接槽;及一正极端子,设有一固定部、一接触部及一接脚,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固定,该接 触部呈一柱体位于该连接槽中间并向连接槽的插入口延伸;其特征在于该二负极端子的固定部对称位于该连接槽二侧。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正极端子的接触部前端设有导入斜面,该导入斜 面的后设有一凹沟。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正极端子的接触部前端的口径较大。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一金属外壳包覆于该塑胶座外。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塑胶座的二侧不对称于该连接槽,其中一负极端 子的接脚较固定部偏于外侧。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二负极端子的接触部设有一导入斜面,该二负极 端子的接触部的导入斜面与插入方向的夹角大于45度。所述的插座构造,其特征在于该二负极端子的接触部设有一导入斜面,该二负极 端子的接触部的导入斜面与插入方向的夹角为50度至75度之间。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并参 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直流电源插座与公接头的剖面分解图。图2是现有直流电源插座与公接头的剖面组合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4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座立体组合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座组合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座组合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插入时状态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插入时状态图。图9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插入时状态图。图10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拔出时状态图。图1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拔出时状态图。图1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拔出时状态图。图13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子与塑胶座组合剖面图。图14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端子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构造,包括有:  一塑胶座,所述塑胶座内设有一连接槽,该连接槽的一侧只设有一第一端子活动槽,该第一端子活动槽设有一开口与该连接槽相通;及  一第一端子,设有一固定部及一弹臂,该固定部与该塑胶座固定,该弹臂能够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弹动,该弹臂设有一凸出的接触部,该接触部凸出至该连接槽;  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的开口的宽度较第一端子活动槽的宽度小,该开口一侧形成抵靠面,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的板宽较弹臂的板宽为小,该弹臂一侧抵靠于该抵靠面而限位于该第一端子活动槽内,该第一端子的接触部由该开口凸出至该连接槽,该弹臂无法进入该连接槽。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闳宇
申请(专利权)人:蔡闳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