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喜田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捕鱼的渔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3519 阅读:5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捕鱼的渔具,属于渔具技术领域。其包括鱼漂、网线和连接在网线上的钓鱼器,所述钓鱼器为淡红色或红色塑料海螺壳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专门用于捕捉章鱼或寄居蟹,不需鱼钩及鱼饵,其钓鱼器采用红色或淡红色塑料材质的海螺壳型状结构,其上下开有连接孔,其重量能够自然下沉到海中而不漂浮。使用时,将其系在网线上即可,章鱼或寄居蟹会自动钻入螺壳状的钓鱼器内产卵、栖息,使用方便。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的螺壳状钓鱼器,是最适合章鱼或寄居蟹选用的窝巢,以方便捕捉到章鱼或寄居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渔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捕鱼的渔具,专门用于捕捉 章鱼或寄居蟹。
技术介绍
现有的捕鱼器具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是带有鱼钩、鱼饵的捕鱼器具,鱼在吞食诱 饵时挂钩,以捕获鱼类。通过鱼钩捕获的鱼,由于身体受到损害,不易生存或生存时间短,导 致过早死亡,以致其不新鲜,影响存放和运输;另外现有的捕鱼器具一般不能捕捉章鱼或寄居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捕鱼的渔具,该渔具不需鱼 钩及鱼饵,便能钓到章鱼或寄居蟹。本技术包括鱼漂、网线和连接接在网线上的钓鱼器,所述钓鱼器为淡红色或 红色海螺壳形状。所述钓鱼器最大截面的螺口水平宽度a为35_45mm。最大截面螺壳内端内侧壁 与螺壳内壁最小距离m为20-25mm。最大截面螺壳内端侧壁与螺壳内壁的垂直距离η为 30-40mm。所述钓鱼器的螺口内壁最大高度b为70_85mm。螺口端面和与其平行的螺壳内壁 切面的距离h为70-75mm。螺口外壁高度c为100-110mm。螺壳最大截面各点处水平外径 e为95-100mm。螺壳高度d为115_125mm。螺壳壁厚W为3_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专门用于捕捉章鱼或寄居蟹,不需鱼钩及鱼饵,其钓鱼器采用红色 或淡红色塑料材质的海螺壳型状结构,其上下开有连接孔,重量180-250克,能够自然下沉 到海中而不漂浮。使用时,将其系在网线上即可,章鱼或寄居蟹会自动钻入螺壳状的钓鱼器 内产卵、栖息,使用方便。按本技术制作的螺壳状钓鱼器,是最适合章鱼或寄居蟹选用 的窝巢,以方便钓到章鱼或寄居蟹。按本技术所给出的技术参数范围制作的螺壳状钓 鱼器,是最适合捕捉普遍大小的章鱼或寄居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钓鱼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中1.钓鱼器,2.螺口,3.螺口外侧边,4.螺口内侧边,5.螺壳,6.螺壳内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鱼漂、网线和连接接在网线上的钓鱼器1,所述钓鱼器1为红色塑料海螺壳形状,其上下开有网线连接孔。如图1、图2所示,本例中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的螺口 2水平宽度a为35mm,即 最大截面处螺口外侧边3的内壁与螺口内侧边4的外壁水平宽度a是35mm ;所述钓鱼器1 最大截面螺壳内端6内侧壁与螺壳5内壁最小距离m为20mm,螺壳内端6端部侧壁与螺壳 5内壁的垂直距离η为30mm ;螺口 2内壁最大高度b为70mm ;螺口 2外壁高度c为IOOmm ; 螺壳5高度d为115mm。如图2所示,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其螺壳5各截面均呈渐开 线结构,其中最大截面螺口 2端面和与其平行的螺壳5内壁切面的距离h为70mm ;螺壳5最 大截面各点处水平外径e为95mm,螺壳壁厚W为3mm。使用时,在网线上栓接多个钓鱼器1,将网置于大海中,由于其钓鱼器1采用章鱼 或寄居蟹喜欢和容易辨认的红色塑料制成,促使章鱼或寄居蟹游进螺壳状的钓鱼器1内栖 息或产卵,达到捕捉的目的。实施例2 本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钓鱼器1为淡红 色塑料海螺壳形状,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的螺口 2水平宽度a为45mm,即最大截面处螺 口外侧边3的内壁与螺口内侧边4的外壁最大水平宽度a是45mm ;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 螺壳内端6内侧壁与螺壳5内壁最大距离m为25mm,螺壳内端6端部侧壁与螺壳5内壁的 垂直距离η为40mm ;螺口 2内壁最大高度b为85mm ;螺口 2外壁高度c为IlOmm ;螺壳5高 度d为125mm。如图2所示,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其螺壳5各截面均呈渐开线结构。 其中最大截面螺口 2端面和与其平行的螺壳5内壁切面的距离h为75mm ;螺壳5最大截面 各点处水平外径e为100mm,螺壳壁厚W为5mm。实施例3 本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 面的螺口 2水平宽度a为44mm,即最大截面处螺口外侧边3的内壁与螺口内侧边4的外 壁最大水平宽度a是44mm ;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螺壳内端6内侧壁与螺壳5内壁最小距 离m为24mm,螺壳内端6端部侧壁与螺壳5内壁的垂直距离η为39mm ;螺口 2内壁最大高 度b为83mm ;螺口 2外壁高度c为109mm ;螺壳5高度d为124mm。如图2所示,为图1的 A-A剖视示意图,其螺壳5各截面均呈渐开线结构。其中最大截面螺口 2端面和与其平行 的螺壳5内壁切面的距离h为74mm ;螺壳5最大截面各点处水平外径e为99mm,螺壳壁厚 W 为 3mm。实施例4 本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 面的螺口 2水平宽度a为41mm,即最大截面处螺口外侧边3的内壁与螺口内侧边4的外 壁最大水平宽度a是41mm ;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螺壳内端6内侧壁与螺壳5内壁最小距 离m为23mm,螺壳内端6端部侧壁与螺壳5内壁的垂直距离η为36mm ;螺口 2内壁最大高 度b为79mm ;螺口 2外壁高度c为106mm ;螺壳5高度d为121mm。如图2所示,为图1的 A-A剖视示意图,其螺壳5各截面均呈渐开线结构。其中最大截面螺口 2端面和与其平行 的螺壳5内壁切面的距离h为73mm ;螺壳5最大截面各点处水平外径e为98mm,螺壳壁厚 W 为 3. 5mmο实施例5 本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 面的螺口 2水平宽度a为38mm,即最大截面处螺口外侧边3的内壁与螺口内侧边4的外 壁最大水平宽度a是38mm ;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螺壳内端6内侧壁与螺壳5内壁最小距 离m为22mm,螺壳内端6端部侧壁与螺壳5内壁的垂直距离η为33mm ;螺口 2内壁最大高度b为76mm ;螺口 2外壁高度c为103mm ;螺壳5高度d为118mm。如图2所示,为图1的 A-A剖视示意图,其螺壳5各截面均呈渐开线结构。其中最大截面螺口 2端面和与其平行 的螺壳5内壁切面的距离h为72mm ;螺壳5最大截面各点处水平外径e为97mm,螺壳壁厚 W 为 4mm。 实施例6 本例与实施例1整体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本例中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 面的螺口 2水平宽度a为36mm,即最大截面处螺口外侧边3的内壁与螺口内侧边4的外 壁最大水平宽度a是36mm ;所述钓鱼器1最大截面螺壳内端6内侧壁与螺壳5内壁最小距 离m为21mm,螺壳内端6端部侧壁与螺壳5内壁的垂直距离η为31mm ;螺口 2内壁最大高 度b为72mm;螺口 2外壁高度c为IOlmm ;螺壳5高度d为116mm。如图2所示,为图1的 A-A剖视示意图,其螺壳5各截面均呈渐开线结构。其中最大截面螺口 2端面和与其平行 的螺壳5内壁切面的距离h为71mm ;螺壳5最大截面各点处水平外径e为96mm,螺壳壁厚 W 为 4. 5mm。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捕鱼的渔具,包括鱼漂、网线和连接接在网线上的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为海螺壳形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捕鱼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最大截面的螺口 水平宽度a为35-45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捕鱼的渔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最大截面螺壳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捕鱼的渔具,包括鱼漂、网线和连接接在网线上的钓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钓鱼器为海螺壳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喜田于和田
申请(专利权)人:于喜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