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156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14)、上盖(13)、二极管(3)、设置于壳体(14)内的接线端子(11)以及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在上盖(13)的内部沿四周有一密封圈(1),所述接线端子(11)采用扁平插接方式连接在外支架(9)以后再用螺丝(5)固定连接在内支架(10)上。所述二极管(3)与上簧(6)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方式连接在内支架(10)上。所述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具有一朝上的开口槽,外支架(9)与内支架(10)卡接成一整体后,内支架(10)的下部紧贴壳体(14)。所述壳体(14)下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处镶嵌有散热器(12)。(*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电板的接线盒,该接线盒安装在光电板的背面上并且 在内部带有接线元件,所述接线元件用作将通电的板侧的导体与供电线的连接,借助于所 述供电线将通过太阳能板产生的电导向电网中的供电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存在有下列不足①接线端子与接 线模块采用插接方式,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松动;②旁路二极管与插接件中的铜片的接触 为点接触,产品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晃动影响接线盒使用功能;③金属支架开口槽朝下,内部 热量不容易散出;④接线盒壳体下面直接与太阳能组件背板全面积贴近,二极管工作时盒 体内温度较高不能有效向外部散热。因此,技术人员渴望对此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14、上盖13、二极管3、设置于壳体 14内的接线端子11以及外支架9和内支架10 ;在上盖13的内部沿四周有一密封圈1,其 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11采用扁平插接方式连接在外支架9以后再用螺丝5固定连接在 内支架10上;所述二极管3与上簧6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方式连接在内支架10上;所 述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具有一朝上的开口槽,外支架9与内支架10卡接成一整体后,内支 架10的下部紧贴壳体14。所述壳体14下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处镶嵌有散热器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导通效果更好、散热效果明显、产品 强度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特点、装、卸方便。附图说明为便于理解本技术,特结合附图加以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用扁平插接,螺丝固定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架开口槽朝上,下部紧贴壳体14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壳体14下面采用立体槽型腾空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壳体14下面采用镶嵌散热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特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施方式不应看作是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结合各附图,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14、上盖13、二极管3、 设置于壳体14内的接线端子11以及外支架9和内支架10 ;在上盖13的内部沿四周有一 密封圈1,所述接线端子11采用扁平插接方式连接在外支架9以后再用螺丝5固定连接在 内支架10上。所述二极管3与上簧6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方式连接在内支架10上。 所述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具有一朝上的开口槽,外支架9与内支架10卡接成一整体后,内 支架10的下部紧贴壳体14。所述壳体14下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处镶嵌有散热器12。在安装时,散热器12通过注塑和壳体14连接到一起;接着把U型弹片7装在三 角簧8中,接着把装好的三角簧8、外支架9、内支架10装到壳体14上;接线端子11通过与 电缆4冲压连接到一起,再把接线端子11插入外支架9中,再通过螺丝5进行固定;接着把 上簧6分别装进外支架9、内支架10中;二极管3的引脚插接到上簧6外支架9、内支架10 之间;接着装上T型密封圈2、花篮15、上罩16、螺母17 ;最后把装上密封圈1的上盖13合 到壳体14上,即完成接线盒的组装。在安装时①接线端部采用扁平插接,再用螺丝固定的连接方式。使导体接触面增大,降低接 触电阻,增加传热性能。②二极管的连接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方式,避免了因搬运过程中的震动,或 长时间的在野外工作,而使旁路二极管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提高了该接线盒的工作可靠 性,同时增大了接触面积,提升导电性能和传热性能。③接线盒底座镶嵌散热器,散热器和盒体底部注塑成一体,同时散热器上设计成 卡勾形式防止散热器高温情况下结合效果不好,在现有太阳能光伏接线盒的基础上增设了 散热器,以便及时降低盒内发热器件的温度,延长了接线盒的使用寿命,更有效的保护太阳 能电池板。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14)、上盖(13)、二极管(3)、设置于 壳体(14)内的接线端子(11)以及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在上盖(13)的内部沿四周 有一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11)采用扁平插接方式连接在外支架(9)以 后再用螺丝(5)固定连接在内支架(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3) 与上簧(6)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方式连接在内支架(10)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 架(9)和内支架(10)具有一朝上的开口槽,外支架(9)与内支架(10)卡接成一整体后,内 支架(10)的下部紧贴壳体(14)。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14)下设有凹槽,在凹槽处镶嵌有散热器(1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14)、上盖(13)、二极管(3)、设置于壳体(14)内的接线端子(11)以及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在上盖(13)的内部沿四周有一密封圈(1),所述接线端子(11)采用扁平插接方式连接在外支架(9)以后再用螺丝(5)固定连接在内支架(10)上。所述二极管(3)与上簧(6)采用引脚插接和焊锡焊接方式连接在内支架(10)上。所述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具有一朝上的开口槽,外支架(9)与内支架(10)卡接成一整体后,内支架(10)的下部紧贴壳体(14)。所述壳体(14)下设有凹槽,在该凹槽处镶嵌有散热器(12)。文档编号H01R13/66GK201868804SQ20102017183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薇珲 申请人:浙江佳明天和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包括壳体(14)、上盖(13)、二极管(3)、设置于壳体(14)内的接线端子(11)以及外支架(9)和内支架(10);在上盖(13)的内部沿四周有一密封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11)采用扁平插接方式连接在外支架(9)以后再用螺丝(5)固定连接在内支架(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薇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明天和缘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