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60589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中棒和下巢分别装设磁铁。此种配合结构借助磁铁的磁性吸附力,使得中棒上的结构简单,并可使得开伞状态时的下巢可稳定定位在中棒上,维持开伞状态的稳定,同时由于中棒上配合组件大大减少,因此不会发生夹伤等情形,提高使用安全性,且收伞省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具结构,特别是指伞具上中棒与下巢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伞具在功能上已无太大发展,因此消费者开始追求伞具的方便好用,以中棒 和下巢的配合结构为例,在满足稳定的开伞支撑和安全收伞的前提下,消费者更希望开伞 或收伞过程能够更加省力。最初的伞具是在中棒上设置一突出的弹节,且位于下巢沿中棒上下滑动的路径 上,这样,开伞时向上推动下巢,将弹节压入中棒内部,使下巢位于弹节上方,此时弹节会在 弹性作用下回复原位,从而将下巢阻挡,完成开伞动作;而收伞时,只需向中棒内压弹节,下 巢即会在自身结构及消费者的下拉作用下向下移动,完成收伞动作。这种结构存在着安全 隐患,如在开伞或收伞时,容易发生弹节与下巢将手指夹伤的情形,或是弹节损坏而使伞骨 突然收起,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安全性的要求。后来有人对前述结构进行了改进,以期提高伞具的使用安全性,具体可参考中国 专利申请号200810065855/0的“一种伞具下蜂巢支撑结构”,可同时参考图1所示,此种结 构包括中棒10、套设在中棒10上的下蜂巢20和可滑动地套设在下蜂巢20上的滑套30,其 中,中棒10的上部设有可卡止下蜂巢20的卡止部101,而下蜂巢20上设有与该卡止部101 可卡掣配合的卡掣件201,下蜂巢20上还具有用于带动卡掣件201、使其与卡止部101处于 卡掣或松脱状态的弹性卡止件202 ;而滑套30内壁凸设有用于与所述弹性卡止件202抵顶 配合的凸耳301。打开伞具时,滑套30向伞具顶部滑动,通过凸耳301抵顶弹性卡止件202, 使其沿中棒10的直径向中棒10中心方向发生弹性形变,使卡掣件201卡止在卡止部101 上,而收伞时,滑套30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凸耳301向远离伞具顶部方向滑动,使得 弹性卡止件202沿中棒10的直径向远离中棒10中心方向形变,并带动卡掣件201脱离卡 止部101。前述结构在使用时,仅需用手推拉滑套30,卡止结构设于滑套30的内部,因此可 有效避免传统结构中的夹伤问题,提高使用安全性,然而为了使伞具开伞时结构稳定,防止 伞具突然收起,会将卡止部101与卡掣件201的接触面积做得较大,使得在收伞时需要用很 大的力量才能带动卡掣件201脱离卡止部101,比较费力,因此仍有待改进。另外,前述两种伞具结构,均需要在中棒上进行相关结构的安装,结构复杂。因此, 本设计人本着改进伞具结构、开拓市场的思想,对伞具中下巢在中棒上的配合结构进行研 究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其结构简单,且 可实现开伞时下巢在中棒上的稳定定位,且使用安全性高,收伞省力。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中棒和下巢分别装设磁铁。上述装设在中棒上的磁铁是位于中棒的内部。上述装设在中棒上的磁铁,其装设路径最高点为中棒的顶端,最低点为对应伞具 完全打开时下巢所处的位置。上述装设在中棒上的磁铁,其位置对应伞具完全打开时下巢所处的位置。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通过采用磁性吸附作用,将下巢定位在中棒上,而维 持稳定的开伞状态,无需在中棒上进行复杂操作,结构简单,不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利用 磁性力随距离增大而减小的原理,在收伞时越往下拉下巢用力越小,使得收伞省力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伞具完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开伞动作图;图4是本技术中的磁铁安装于下巢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包括中棒1和下巢2, 下巢2环套在中棒1上,并可沿中棒1上下滑动,而将伞具打开或收起。本技术的改进点在于中棒1和下巢2上分别装设有磁铁3,借助磁铁的磁性 作用,而实现开伞的动作,具体可参考图2所示,其中一磁铁3装设在下巢2上,而另一磁铁 3设于中棒1的内部,且位置可在图中A点与B点之间的任意路径,其中A点是指中棒1的 顶端,B点对应伞具完全打开时下巢2所处的位置,这样借助两个磁铁3之间的磁性吸附力, 可将下巢2稳定固定,维持稳定的开伞状态,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磁铁3的磁力,最优选择 是将中棒1上的磁铁3设在B点位置,使得开伞时二磁铁3之间的距离最近,磁力最强,从 而开伞的稳定性最高。而当收伞时,手握下巢2向下拉,需克服的是两个磁铁3之间的磁性吸附力,由于 距离越大,磁力越小,同时借助下巢2自身的结构,较现有结构收伞时用力较小,且由于不 再使用弹节等结构,中棒1上的组件大大减少,中棒1与下巢2之间再无其它连接,也不会 发生夹伤等情况,提高使用安全性。如图4所示,是将磁铁3安装于下巢2的一种结构形态,其中,磁铁3为环形结构, 可套设在中棒1上,而下巢2包括底座21和左、右两个套座22,底座21套设于中棒1上,并 可沿中棒1上下滑动,且底座21具有可容纳磁铁3的容置空间,两个套座22可相互扣合, 并预留有供中棒1穿过的穿孔;组装时,将磁铁3放置于底座21中,然后将左、右套座22设 于磁铁3的上方扣合,从而将磁铁3固定于底座21的容置空间中。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重点在于在中棒1和下巢2 上分别装设磁铁,利用磁性吸附力将下巢2固定,维持稳定的开伞状态,结构简单,且可避 免现有结构需要对中棒1进行复杂操作的缺陷,同时消除了现有结构安全性较低、收伞费 力的缺陷。4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中棒和下巢分别装设磁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在中棒 上的磁铁是位于中棒的内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在中棒 上的磁铁,其装设路径最高点为中棒的顶端,最低点为对应伞具完全打开时下巢所处的位 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设在中棒 上的磁铁,其位置对应伞具完全打开时下巢所处的位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伞具中棒与下巢配合结构,中棒和下巢分别装设磁铁。此种配合结构借助磁铁的磁性吸附力,使得中棒上的结构简单,并可使得开伞状态时的下巢可稳定定位在中棒上,维持开伞状态的稳定,同时由于中棒上配合组件大大减少,因此不会发生夹伤等情形,提高使用安全性,且收伞省力。文档编号A45B25/08GK201743097SQ201020171438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胜和 申请人:酷博达(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和
申请(专利权)人:酷博达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