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或预防血栓闭塞性疾病的中药软胶囊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84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闭塞性疾病的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包括水提、离心、超滤膜超滤、浓缩干燥、以明胶、甘油、水为囊材,压制成软胶囊。该工艺克服了中药传统工艺的不足,利用超滤膜纯化、除杂,制备的软胶囊有效物质纯度较高,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含量,增强疗效,同时制剂稳定性提高,易于保存,服药量少,运输及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闭塞性疾病的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脉络宁注射液仅局限于医疗机构内专业人员操作使用;脉络宁口服液单次服用剂量较大,且需加入矫味剂和增溶剂,运输及携带均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闭塞性疾病的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所用重量份的原料药为牛膝1~4份、玄参1~4份、石斛1~4份、金银花1~4份,该制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a.将4味药材加4~8倍水浸泡0.5~3小时,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20,6000~10000rpm离心,得上清液;b.上清液以孔径为0.20~0.80μm的膜滤器过滤,得滤液;c.滤液用超滤膜以错流方式、0.10~0.35MPa压力进行超滤;d.滤液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1.35;e.干燥,粉碎,过80~100目筛,加植物油、润湿剂、助悬剂混匀,经胶体磨匀化,得囊心物;f.以明胶、甘油、水为囊材,在温度为70~90℃条件下将囊心物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包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所述制备工艺的步骤c中选用的超滤膜的截留值为1万~5万。所述制备工艺的步骤f中明胶、甘油、水的重量比为0.5~1.5∶0.25~0.75∶0.5~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中药传统工艺的不足,利用超滤膜纯化、除杂,制备的软胶囊有效物质纯度较高,提高了活性成分的含量,增强疗效,同时制剂稳定性提高,易于保存,服药量少,运输及携带方便。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介绍。实施例1将牛膝1700g,玄参1700g,石斛1700g,金银花1700g,加6倍量水浸泡2小时,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6000rpm离心,得上清液;上清液以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得滤液;滤液用截留值为1万的醋酸纤维素超滤膜以错流方式、0.30MPa压力进行超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35;真空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豆油、卵磷脂、蜂蜡适量混匀,经胶体磨匀化,得囊心物;以明胶、甘油、水为囊材(明胶、甘油、水的重量比为1∶0.5∶1),在80℃条件下将囊心物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包装。实施例2将牛膝1500g,玄参2000g,石斛1000g,金银花2000g,加5倍量水浸泡2小时,煎煮两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6000rpm离心,得上清液;上清液以孔径为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得滤液;滤液用截留值为3万的聚丙烯肽超滤膜以错流方式、0.30MPa压力进行超滤,滤液减压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35;真空干燥,粉碎,过80目筛,加豆油、卵磷脂、蜂蜡适量混匀,经胶体磨匀化,得囊心物;以明胶、甘油、水为囊材(明胶、甘油、水的重量比为1∶0.5∶1),在80℃条件下将囊心物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包装。实施例3按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中药软胶囊的药效学试验本药效学试验中所用的中药软胶囊均按实施例1制备。1、大鼠部分脑缺血试验大鼠,SD种系,雌雄不拘,体重190±20g,共60只,分为脑缺血模型组、假手术组、脉络宁口服液组、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结扎两侧颈总动脉,结扎后立即自十二指肠插管给药,3小时后取出脑,称脑湿重,求脑指数及脑指数降低率。结果见表1。取部分脑称重后,置于烤箱内,240℃2天至恒重。按公式求脑含水量脑含水量=×100%,结果见表2。结扎颈总动脉并给药1小时后,由静脉注射Evan′s蓝50mg/kg。取脑组织,浸泡于甲酰氨中65℃44小时溶出,620nm处测Evan′s蓝含量(μg/g湿重),以评价脑血管通透性,结果见表3。表1本软胶囊对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小时后脑指数的影响(n=10,x±SD) 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脉络宁口服液组比较,△P<0.05。脑指数降低率=(A-B)/A×100%,A=模型组-假手术组,B=给药组-假手术组。表2本软胶囊对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小时后脑含水量的影响(n=10,x±SD) 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P<0.01,与脉络宁口服液组比较,△P<0.05。脑水肿抑制率=(A-B)/A×100%,A=模型组-假手术组,B=给药组-假手术组。表3本软胶囊对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小时后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n=10,x±SD) 与脑缺血模型组比较,**P<0.01,***P<0.001,与脉络宁口服液组比较,△P<0.05。血管通透性抑制率=(A-B)/A×100%,A=模型组-假手术组,B=给药组-假手术组。结果分析软胶囊三个剂量均能明显降低脑指数、脑含水量、脑血管通透性,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麻醉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试验取犬30只,雌雄兼用,体重8±2kg,随机分为5组,即生理盐水组、脉络宁口服液组、软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各组动物麻醉作腹腔切口取出十二指肠供给药用。分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结扎颈外动脉及其分支,仅保留颈内动脉,在颈总动脉上放置电磁流量计探头,测定颈内动脉血流(ICBF)。分离股动脉和股静脉,股静脉插管供输液用,股动脉插管以EQ-601G血压放大器描记血压,同时用AB-621G生物电放大器记录二导联ECG。以上均与八道生理记录仪相连,分别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20、30、60、90、120分钟时的ICBF,代表脑血流量。按公式计算颈内动脉血管阻力(ICVR),代表脑血管阻力。ICVR=平均动脉压/ICBF。结果见表4。表4本软胶囊对麻醉犬脑血流量及脑血管阻力的影响(n=6,x±SD)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与脉络宁口服液组比较,△P<0.05。单位ICBF(ml/kg·min),ICVR(kPa/ml·kg·min)。结果分析生理盐水组对麻醉犬脑血流量和脑血管阻力影响不大;脉络宁口服液组在60min左右时能显著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软胶囊3个剂量组也能显著增加犬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高剂量组作用比脉络宁口服液组更强。3、血小板聚集试验取家兔5只,随机分为5组,自十二指肠插管给药,给药前及给药后1小时分别从股静脉取血4.5ml,置于含3.8%枸椽酸钠的硅化试管中,以500rpm离心5min,吸出上层富血小板血浆,再以3000rpm离心10min,吸取贫血小板血浆。用DAM-4型双通道血小板聚集仪(上海高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在硅化管内以二磷酸腺苷为诱导剂(终浓度为40μmol/L),观察一分钟聚集率及最大聚集率。结果见表5。表5本软胶囊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x±SD) 与给药前相比,***P<0.001。结果分析软胶囊3个剂量组均能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一分种聚集率明显降低。4、血栓形成试验(1)体外血栓形成试验家兔5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栓闭塞性疾病的中药软胶囊的制备工艺,所用重量份的原料药为牛膝1~4份、玄参1~4份、石斛1~4份、金银花1~4份,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将4味药材加4~8倍水浸泡0.5~3小时,煎煮1~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煮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10~1.20,6000~10000rpm离心,得上清液;    b.上清液以孔径为0.20~0.80μm的膜滤器过滤,得滤液;    c.滤液用超滤膜以错流方式、0.10~0.35MPa压力进行超滤;    d.滤液浓缩至80℃时的相对密度为1.15~1.35;    e.干燥,粉碎,过80~100目筛,加植物油、润湿剂、助悬剂混匀,经胶体磨匀化,得囊心物;    f.以明胶、甘油、水为囊材,在温度为70~90℃条件下将囊心物压制成软胶囊,干燥、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旺徐向阳孙晔张蕙张庆晓万辉张杰陈钟陈希倪洁夏云谢俊田丽娟张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