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丽琴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保护眼睛的透皮控穴位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5591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眼明轻松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背衬层(1)、储药库层(2)、保护层(5)。(*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穴位贴片,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眼睛的透皮控穴位贴片。
技术介绍
眼睛是人类采取外部信息的主要生理器官之一它的健康状况对人来说至关重要,目前在市场上用于保护视力或调节放松眼睛,改善人体疲劳的保健品很多,基本以针灸、口服、注射等为主。针灸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西方医学界也得到的广泛认可。近年来,人们在继承和发掘针灸学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医学的知识进行新的研究,对神经解剖学、组织化学、痛觉生理学等等进行试验,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经络现象及实质,以及腧穴与针感,腧穴与脏腑相关等理论的问题,促进了针灸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优越性,使针灸学居于国际前列。众所周知,针灸是利用人体的穴位来进行治病的,为什么要在穴位而不是身体的其它地方呢?介绍如下穴位能量物质的本质,主要是细胞学和生化方面的问题。近年的研究发现“经络穴位是含线粒体腺三磷(ATP)较多细胞组成的点。线粒体是细胞供能的动力工厂,含大量ATP复合脢,能产生大量APT能量。在实验中用足三里、合谷、曲池等穴位及非穴位处,组织细胞染色进行镜检,对比观察发现这些经穴的细胞线粒体多,无特殊畸形现象。故此,可想而知,线粒体数量多,质量好,能产生大量的ATP能量,有利于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及体液活动的增强。当针或是其它物质如贴片等刺激穴位时,这一系统就能产生大量优质的能量,供应和运输各种生命物质和营养。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奖给2名对APT复合脢有重大发现的研究者。其中一名对细胞信道离子的研究者已经证明了这一针灸机制的原理。“经穴”细胞除线粒体量多质好,细胞低电阻、电流量大外,同时还具有细胞膜通透性大,细胞间隙信道多,细胞生活力强,ATP复合脢完整。我们利用穴位的特点,专利技术穴位贴片,以贴片代替针,使穴位接收纯天然植物的调节和整合作用,这种方法可在无痛苦的情况下给眼睛和头部带来舒适和放松。近年来,经穴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从研究中发现,经穴处的Ca++(钙)离子浓度高于非经穴处。实验发现当针刺某一条经络时,可使这条经络的其它穴位处的Ca++(钙)离子浓度升高。当脏腑发生病变时,相应处周围经穴处Ca++浓度存在特异性变化,提示钙离子是经脉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另外,近年来顾晓松等发现感觉神经特异蛋白。电镜结果显示29KD蛋白,它仅仅出现在脊髓神经的一级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中。刺激穴位引起活性物质分泌,增强29KD蛋白桥接功能,经脉信息通过量增多,引起强力的联动应激反应,以达到调整体内平衡的目的。29KD蛋白桥传递的不仅仅是生物电信号,而且能够输送多种离子态物质或小分子物质,这种输送是通过29KD蛋白接力转送,因此经穴激刺效应由此而产生。针灸在中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医生就以针灸来治疗各种疾病。近年来,针灸更广泛地应用在眼疾的治疗上。针灸对眼疾的调整和治疗,其机理是调整经络与植物神经系统,用萤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动物某些穴位上密布的小血管周围有肾上腺素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形成的动脉周丛和毛细血管动脉前丛,从实验形态学证明,它们都是交感神经节的纤维,有控制外围循环阻力和局部血流的作用。组织学方法还见到脑脊神经分支中的元髓纤维所构成的胆脂脢阳性小神经束也深入穴下,并沿小动脉、静脉走行,直至毛细血管前动脉附近才形成游离末梢,与毛细血管壁神经和植物神经在末梢的汇合,所以认为交感神经是经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治疗眼疾,是通过调节眼周穴位,使植物神经功能得到调整,微循环流速加快,促进氧气及营养在眼周穴位的释放,改善微循环的淤滞,调节放松眼周的睫状肌,从而使眼睛得到充分的调整。在此同时,也可帮助人们放松大脑皮层的紧张度,使之达到放松效果,既帮助睡眠,也能提高记忆力。针灸作为中华传统医学的结晶,它的治疗效果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大家都知道针灸是用针来刺激穴位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使神经、肌肉得到放松的效果,所以有很多的疾病能够通过针灸治疗得到彻底的痊愈。很多人都知道针灸在治疗痛症,调整免疫方面有着西医、西药所没有的优势。但是,针灸却也有着它的不足之处其一,很多人都因为怕痛而将针灸拒于治疗的门外,即使他们知道针灸的好处,也因为克服不了怕的心理而不得不放弃。在他们看来,针灸是很好,但如果没有痛苦那才算是十全十美。其二,据最近的报导指出针灸仅仅能使局部放松,且效果是暂时的,因为针灸留针的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完成治疗后约2个小时左右针灸的作用慢慢减退。人们不可能戴着针工作、睡觉,如何使针灸的作用得到延长,成了一个新的研究话题。早在远古的时候,中国已经有透皮给药的治疗方法,中国的传统膏药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相对在针灸会带来痛感和不能长时间停留的局限性,膏药可以弥补一点,但膏药的通透治疗效果却不如针灸。另外,传统膏药的剂型虽有透皮制剂的某些特点,但剂量不准确,不能精确控制和保持预期的血药浓度,因而会出现血药浓度不平衡的峰谷现象,也就是说,在贴敷膏药的时候,头两个小时里,进入血液循环的药明显高于所需量,而两小时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明显不足,试验中我们用同面积的2%硝酸甘油软膏在两个病人身上的血药浓度可以相差几倍,这一方面由于软膏剂型厚度不准确,另外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如何取长补短,将针灸跟膏药的优点结合起来,也成了必须解决的课题。用于保护视力或调节放松眼睛,促进睡眠、改善人体疲劳。口服药物,由于药物经过消化道,由于胃肠内消化液,及食物等因素对药物的分解作用,药物易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而造成肠胃不适或药物吸收不良及代谢产物易有副作用,同时,由于肝脏对药物有分解作用,也易导致约物对肝脏的毒性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传统中医针灸理论,现代控释透皮技术相结合,人体痛苦小,对人体损害小,药效持久,使用方便的保护眼睛的透皮控释穴位贴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它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的一种眼明轻松贴,它包括背衬层1、储药库层2、保护层5。一种眼明轻松贴,它包括背衬层1,储药库层2、控释层3、压敏胶层4、保护层5。一种眼明轻松贴的制备方法,它包括背衬层1、储药库层2、保护层5;其制备方法如下 1.制备中药提取物分别取原料川芎、丹参、当归、菊花加工粉碎至粒径不大于90μm,加水分别煎煮,回流提取药液三次,每次加水量分别为原料总重的10倍、8倍、8倍,每次为1.5小时,过滤后合并三次滤液,分别得到四种原料药提取滤液,弃去药渣,分别将滤液浓缩至密度1.12g/ml,然后冷却到30℃,喷雾干燥,得到四种中药提取物细粉,将上述制备的提取物按质量比川芎∶丹参∶当归∶菊花为19mg∶17mg∶11mg∶33mg,混合后制得中药提取物细粉,进行纳米级处理后待用;原料药与药物提取物提取比率为5∶1;2.药物乳化液的制备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称取4-8倍的聚丙酸酯乳液共聚物、压敏胶不低于120克/平方米、在搅拌下分次加入步骤1中所制的中药混合物提取物混合搅拌60分钟后,加入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的0.4-1%皮肤促透剂即氮酮、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的1-2%保湿剂即甘油、按中药混合提取物的3-3.5‰芳香调节剂即薰衣草香料并搅拌30分钟,停止搅拌后,调溶液的PH为中性,过滤、静置后得到药物乳化液,备用;3.眼明轻松贴的制备a.聚酯薄膜的制备将聚酯薄膜经电熨处理后,双面均匀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孙丽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