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段东红专利>正文

诱导式肿腿蜂繁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155023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诱导式肿腿蜂繁育方法,解决了现有肿腿蜂繁育时替代寄主获取受时间限制、来源有限无法满足生产上对肿腿蜂大量需求的问题。诱导式肿腿蜂繁育方法,步骤如下:a、购进肿腿蜂种蜂低温保存;b、购进诱导寄主低温保存;c、购进替代寄主进行化学昏迷后低温处理,所述的替代寄主为大麦虫的初孵蛹;d、将肿腿蜂接种在诱导寄主上进行诱导产卵;e、放入替代寄主后培养;f、低温储藏后运输。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肿腿蜂繁育时替代寄主获取受时间限制、来源有限无法满足生产上对肿腿蜂大量需求的问题,通过采用诱导寄主诱导产卵后用替代寄主培养肿腿蜂的方法,使肿腿蜂的繁育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降低了替代寄主选取时受成本和时间限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敌的繁育方法,尤其涉及肿腿蜂的繁育方法,具体为一种诱导式肿 腿蜂繁育方法。
技术介绍
蛀干害虫是林业有害生物中的一个重要虫种,每年都会给我国森林生态环境造成 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损失。如松材线虫病由松墨天牛传播,松树一旦染病就无法治愈,我国因 感染松材线虫病已累计死亡松树几亿株,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红脂大小蠹也是一种蛀 干害虫,已造成近千万株油松死亡;我国杨树栽植面积达1亿亩,比世界其它国家杨树栽植 面积总和还要多,以光肩星天牛为主的蛀干害虫对杨树造成巨大威胁,年均发生面积高达 900万亩;此外红缘天牛、双条杉天牛、栗山天牛、云斑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也十分大。蛀干害虫的防治一直是个世界难题,由于蛀干害虫营隐蔽生活,在其整个生命周 期中大部分时间都钻蛀在寄主体内危害,所以一般的化学防治效果很差。同时大量使用化 学农药还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利用天敌防治蛀干害虫具有以虫治虫、生物种群内部平衡、不污染环境、可长期、 持久、稳定控制灾害的优点,释放天敌后,天敌会自动寻找并攻击蛀干害虫,防治效果很好。 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蛀干害虫天敌为肿腿蜂,一般采用青杨天牛蛹做替代寄主繁育肿腿蜂用 于蛀干害虫的防治。然而由于青杨天牛蛹的来源有限,获得成本较高,已无法满足生产上对 肿腿蜂的大量需求。同时,每年获得青杨天牛蛹的时间基本固定,常常同防治蛀干害虫的最 佳时期不吻合,致使防治效果不理想,有时还会错过最佳时间而无法采用天敌进行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肿腿蜂繁育时替代寄主获取受时间限制、来源有限无法满足 生产上对肿腿蜂大量需求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步骤如下a、购进 肿腿蜂种蜂低温保存;b、购进诱导寄主低温保存;C、购进替代寄主进行化学昏迷后低温处 理,所述的替代寄主为大麦虫的初孵蛹;d、将肿腿蜂接种在诱导寄主上进行诱导产卵;e、 放入替代寄主后培养;f、低温储藏后运输。诱导寄主的选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 该方法中先将肿腿蜂与诱导寄主接种后诱导产卵,然后放入替代寄主培养,可使繁蜂量大 幅提高,同时通过化学昏迷方式促使替代寄主快速处于昏迷状态,有助于肿腿蜂幼虫取食, 进一步提高了繁蜂量,同时解决了替代寄主易表皮容易硬化影响培养效果的问题;替代寄 主的选取是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的。诱导寄主为熊蜂初孵蛹,采用熊蜂初孵蛹做诱导寄主诱导肿腿蜂产卵效果很好, 熊蜂初孵蛹较易获得,成本也较低,是经过大量反复试验得出的。替代寄主化学昏迷是将替代寄主和滴有麻醉剂的棉花球放在密闭玻璃器皿中, 5-10分钟内替代寄主昏迷,麻醉剂为浓度为3. 6%-6. 5%的医用乙醚,采用医用乙醚对替代寄主进行麻醉,效果较好,而且不会破坏替代寄主的特性。替代寄主化学昏迷是取肿腿蜂成蜂1000-2000头,放在研磨体中研磨,取IOml纯 净水淬取,过滤,用小号注射器抽取淬取液后注入替代寄主中使其昏迷,采用肿腿蜂的毒液 对其进行麻醉,麻醉效果较好的同时不影响肿腿蜂的繁育量。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肿腿蜂繁育时替代寄主获取受时间限制、来源有限无法满足生 产上对肿腿蜂大量需求的问题,通过采用诱导寄主诱导产卵后用替代寄主培养的方式,使 肿腿蜂的繁育量大幅度提高,同时降低了替代寄主选取时受成本和时间限制的影响。具体实施例方式,步骤如下a、购进肿腿蜂种蜂低温保存;b、购进诱导寄 主低温保存;C、购进替代寄主进行化学昏迷后低温处理,所述的替代寄主为大麦虫的初孵 蛹;d、将肿腿蜂接种在诱导寄主上进行诱导产卵;e、放入替代寄主后培养;f、低温储藏后 运输,O购进肿腿蜂种蜂低温保存时应选用发育健壮、繁殖力强的无翅雌蜂作为种蜂,保 存肿腿蜂种蜂应置于2-5°C的温度下冷藏保存。诱导寄主选用青杨天牛蛹或蜜蜂初孵蛹将购进的带有青杨天牛蛹的虫瘿剪下, 放入2-8°C的温度下冷藏保存;将购回的带有蜜蜂初孵蛹的蜂脾上的蜂蜜清理干净,去掉 蜂框,将整板蜂脾放入2-5 °C的温度下冷藏保存。将肿腿蜂接种在诱导寄主上进行诱导产卵,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先将 冷藏的诱导寄主取出,放入20-26°C的环境下回暖4-8小时,将冷藏的肿腿蜂取出,放入 20-26°C的环境下回暖1-2小时,将经回暖的诱导寄主放进试管内底部,在将经回暖的肿腿 蜂接入试管,肿腿蜂与诱导寄主接种比例为20-40 :1,接完种后将试管口用棉花塞住,把试 管底部朝外放入没有顶盖的试管盒内,试管盒的高度低于试管,以露出试管底部,每个试管 盒内部涂成黑色,用于避光,每个试管盒内放入50-100个试管,再将试管盒平放入恒温箱 内进行诱导产卵,将试管底部朝向有光线的地方。恒温箱温度控制在M-30°C,湿度控制在 50%-70%,诱导 2-4 天;第二种是先将冷藏的诱导寄主取出,放入20-26°C的环境下回暖4-8小时,将冷藏的肿 腿蜂取出,放入20-26°C的环境下回暖1-2小时,将经回暖的诱导寄主放入培养盒内,培养 盒内层的底部放一层卫生纸或细沙布,然后均勻的放上一层诱导寄主,再接入肿腿蜂种蜂, 肿腿蜂与诱导寄主接种比例为20-40 1,再将培养盒上端盖盖上,将培养盒放入恒温箱内 进行诱导产卵,恒湿箱温度控制在M_30°C,湿度控制在50%-70%,诱导2-4天;培养盒由两个内外层盒体且周围存在间隙套在一起而成,两盒体底端面之间穿有螺丝 杆,螺丝杆上拧有紧贴内部盒体下端面的垫圈,垫圈高度大于20毫米,垫圈上涂有凡司林, 防止肿腿蜂逃逸,外部盒体上端盖有装有沙网的上端盖,用于观察肿腿蜂繁育情况和通气, 沙网眼小于肿腿蜂个体的大小。放入替代寄主后培养,待肿腿蜂产卵后,放入替代寄主前先将经化学昏迷和经低 温处理后的大麦虫初孵蛹固定在繁育固定器上,大麦虫初孵蛹被固定后减少了大麦虫初孵 蛹虫体的扭动,降低其活动能力,将大麦虫初孵蛹尾部插在繁育固定器的细孔内,头部装在 圆环内,用棉花球塞紧圆环,将虫体固定好,回暖1-2小时后,放入试管内或培养盒内进行培养;试管盒或培养盒放入恒温恒湿箱内,温度控制在M-30°C,湿度控制在50%_70%。最佳 温度为26°C,约6-20天即可完成一个生活世代。一头大麦虫初孵蛹的平均体重是青杨天牛 蛹平均体重的20倍左右,其出蜂量可达青杨天牛蛹的5倍以上,可繁育出300-500头子代 肿腿蜂,使繁蜂效率大大提高。低温储藏后运输,待子代肿腿蜂羽化后3-5天,肿腿蜂成蜂充分交配后,将试管 盒或培养盒放入2-5°C的环境下冷藏;防治害虫时,将试管盒或培养盒放在低温运输车上, 温度保持在2-10°C运到目的地。释放前将冷藏车温度调高到15-20°C,促进肿腿蜂平稳苏 醒1-2小时,保证肿腿蜂存活率和良好的活性,然后就可释放防治害虫了。诱导寄主为熊蜂初孵蛹,将购回的熊蜂初孵蛹放入顶盖带有小孔的塑料盒内,塑 料盒底层先放一层卫生纸或细纱布,再在其上均勻放一层熊蜂初孵蛹,再盖一层卫生纸或 细纱布,再放一层熊蜂初孵蛹,总层数不要超过5-6层,然后将塑料盒放入2-5°C的温度下 冷藏保存。替代寄主化学昏迷是将替代寄主和滴有麻醉剂的棉花球放在密闭玻璃器皿中, 5-10分钟内替代寄主昏迷,麻醉剂为浓度为3. 6%-6. 5%的医用乙醚。替代寄主化学昏迷是取肿腿蜂成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导式肿腿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购进肿腿蜂种蜂低温保存;b、购进诱导寄主低温保存;c、购进替代寄主进行化学昏迷后低温处理,所述的替代寄主为大麦虫的初孵蛹;d、将肿腿蜂接种在诱导寄主上进行诱导产卵;e、放入替代寄主后培养;f、低温储藏后运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东红
申请(专利权)人:段东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