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过滤集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54029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板过滤集水井,主要包括进水区、油污分离区和过滤区,其特征在于:进水区、油污分离区和过滤区依次连通,进水区的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区与油污分离区贯通,油污分离区与过滤区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进水区与油污分离区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I,挡水隔板I及挡水隔板II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I和开口II,过滤区内设有沉淀斜板,沉淀斜板的斜坡底部对应处设有污泥斗,过滤区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集水井的剩余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污水处理过程的作用,将原本单一的做贮水的集水井设计成具有及油污分离、沉淀及过滤作用的功能体,从而降低工程投资建设的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污水处理装置领域,主要是一种斜板过滤集水井
技术介绍
现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所用的集水井,结构简单,功能单一,仅作为污水贮存和输送 的中间体。而在比较大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因其水量较大,集水井的体积和面积也相 对较大,如仅做简单的贮水功用,有很大一部分空间未能有效的利用,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结构紧凑、具有多种功能 的斜板过滤集水井。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斜板过滤集水井,主要包括进 水区、油污分离区和过滤区,其特征在于进水区、油污分离区和过滤区依次连通,进水区的 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区与油污分离区贯通,油污分离区与过滤区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进 水区与油污分离区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I,挡水隔板I及挡水隔板II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 I 和开口 II,过滤区内设有沉淀斜板,沉淀斜板的斜坡底部对应处设有污泥斗,过滤区的一侧 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斜板由多块相同斜度的板块排布组成。所述沉淀斜板的上部设有过滤装置。所述沉淀斜板和过滤装置的材质均为乙丙共聚。所述沉淀斜板固定在过滤区两侧相应的凹槽内。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集水井的剩余空间,最大 限度地发挥其在污水处理过程的作用,将原本单一的做贮水的集水井设计成具有及油污分 离、沉淀及过滤作用的功能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污水的水质,减少后续工艺污水处理 的压力,从而降低工程投资建设的成本,是非常具有使用和推广价值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进水区1,油污分离区2,过滤区3,过滤装置4,出水口 5,沉淀斜板 6,污泥斗7,挡水隔板I 8,进水口 9,开口 10,挡水隔板II 11,开口 II 1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这种斜板过滤集水井,主要包括进水区1、油污分离区2和过滤区3,进 水区1、油污分离区2和过滤区3依次连通,进水区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 9,进水区9与油污分离区2贯通,进水区1的底部和油污分离区2的底部处于同一斜坡面上,油污分离区2与 过滤区3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 8,进水区1与油污分离区2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I 11,挡水 隔板I 8及挡水隔板II 11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 I 10和开口 II 12,过滤区3内设有沉淀 斜板6,沉淀斜板6由多块相同斜度的板块排布组成,板块之间水不能通过,沉淀斜板6固 定在过滤区3两侧相应的凹槽内。沉淀斜板6的斜坡底部对应处设有污泥斗7,沉淀斜板6 的上部设有过滤装置4,过滤区3的一侧设有出水口 5。沉淀斜板6和过滤装置4的材质均 为乙丙共聚。污水从进水口 9流入进水区1,通过挡水隔板II 11底部的开口 II 12进入油污分 离区2,再通过挡水隔板I 8底部的开口 I 10再进入过滤区3,比重很轻的油脂类物质受到 浮力作用自然上升到池的顶部,污水及水中颗粒较大的污染物则进入过滤区3的沉淀斜板 6进行沉淀,污泥经沉淀后流入污泥斗中,从而得到去除。在过滤区3的上部还设有过滤装 置4,污水通过时一些粒径较大物质会自然阻隔在过滤装置4的下面,从而使污水再得到进 一步的净化。本技术是保证传统集水井正常使用功能和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集 水井的空间资源,即在集水井原有的基础上做构造上改造,使其满足污水处理过程油污分 流、沉淀及过滤的不同需要。从而减少后续污水工序的处理负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 程的投资成本。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斜板过滤集水井,主要包括进水区(1)、油污分离区(2)和过滤区(3),其特征在于进水区(1)、油污分离区(2)和过滤区(3)依次连通,进水区(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9),进水区(1)与油污分离区(2)贯通,油污分离区(2)与过滤区(3)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8),进水区(1)与油污分离区(2)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I(11),挡水隔板I(8)及挡水隔板II(11)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I(10)和开口II(12),过滤区(3)内设有沉淀斜板(6),沉淀斜板(6)的斜坡底部对应处设有污泥斗(7),过滤区(3)的一侧设有出水口(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过滤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斜板(6)由多块相同 斜度的板块排布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斜板过滤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斜板(6)的上部 设有过滤装置(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过滤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斜板(6)和过滤装置 (4)的材质均为乙丙共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板过滤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沉淀斜板(6)固定在过滤 区(3)两侧相应的凹槽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板过滤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区(1)的底部和油污 分离区(2)的底部处于同一斜坡面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斜板过滤集水井,主要包括进水区、油污分离区和过滤区,其特征在于进水区、油污分离区和过滤区依次连通,进水区的顶部设有进水口,进水区与油污分离区贯通,油污分离区与过滤区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进水区与油污分离区之间设有挡水隔板II,挡水隔板I及挡水隔板II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I和开口II,过滤区内设有沉淀斜板,沉淀斜板的斜坡底部对应处设有污泥斗,过滤区的一侧设有出水口。本技术有益的效果是本技术可以有效地利用集水井的剩余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污水处理过程的作用,将原本单一的做贮水的集水井设计成具有及油污分离、沉淀及过滤作用的功能体,从而降低工程投资建设的成本。文档编号C02F1/52GK201660516SQ20102016895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1日专利技术者周黎宏 申请人:东阳市欧德尚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板过滤集水井,主要包括进水区(1)、油污分离区(2)和过滤区(3),其特征在于:进水区(1)、油污分离区(2)和过滤区(3)依次连通,进水区(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9),进水区(1)与油污分离区(2)贯通,油污分离区(2)与过滤区(3)之间设有挡水隔板Ⅰ(8),进水区(1)与油污分离区(2)之间设有挡水隔板Ⅱ(11),挡水隔板Ⅰ(8)及挡水隔板Ⅱ(11)的底部分别设有开口Ⅰ(10)和开口Ⅱ(12),过滤区(3)内设有沉淀斜板(6),沉淀斜板(6)的斜坡底部对应处设有污泥斗(7),过滤区(3)的一侧设有出水口(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黎宏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欧德尚环保节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