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志强专利>正文

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14474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发电系统,其包含有:一发电塔,其底端内部具有一蓄水部;二发电单元,其包含有一动力轮,其连结带动一发电机;一链条,其具有多个盛水部,该链条绕设于该二动力轮;一储水槽,其具有一出水管,该储水槽设置在该发电塔顶端,且其出水管对应该链条的盛水部;多个免动力扬水器,其各具有一入水部、一排水部及一送水部,各该免动力扬水器由高到低排列,且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的高度低于该发电塔的底端,各该免动力扬水器的送水部与该储水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水配合相关结构设计使水位差的动能巨量化进行发电后,再将水送回高处,达到循环发电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力发电机械,特别涉及一种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电是现代文明的世界里一种不可或缺的能源,无论是工商业或者日常生活中,都 需利用电来促进各产业的发展以及使生活更为舒适、便利,因此电的取得格外的重要。目前电的产生可通过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来取得,虽然以风力、水力及太阳能作 为发电的方式,不仅环保、节省石油能源的消耗,风力、水力及太阳能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因此,目前,通过该风力、水力或者太阳能等发电的规模是在不断的增长,然而,由于风 力发电、水力发电或者太阳能发电所需的设备成本太高,必须靠补贴电价,才能维持盈亏平 衡,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发电系统,其能够以较低的设备成本取得电,这是本技术亟 欲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技术的研发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其主要是利用较低的设备成本便 可取得电。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系统,其主要是利用免动力扬水器无须 使用外部动力便能将水输送到高处的特点,利用水配合相关结构设计使水位差的动能巨量 化进行发电后,用多个免动力扬水器将部分的水送回高处,便能达到发电且水能循环使用 的目的。因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发电系统,其包含有一 发电塔,其底端内部具有一蓄水部;二发电单元,其包含有一动力轮,其连结带动一发电机, 该二发电单元呈上下排列的组设置在该发电塔内部,且该动力轮转动后使该发电机产生电 能;一链条,其具有多个盛水部,该链条绕设于该二动力轮;一储水槽,其具有一出水管,该 储水槽设置在该发电塔顶端,且其出水管对应该链条的盛水部,当该出水管输出水给盛水 部时,该链条则带动该二动力轮转动;多个免动力扬水器,其各具有一入水部、一排水部及 一送水部,各该免动力扬水器由高到低排列,且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的高度低于该发电塔 的底端,各该免动力扬水器的送水部与该储水槽连通,其中,该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的入水 部连通到该发电塔的蓄水部,且每相邻的免动力扬水器,较高的免动力扬水器排水部与较 低的免动力扬水器入水部连通。由上述可知,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仅通 过该发电塔、该发电单元、该链条、该储水槽以及多个免动力扬水器的组成便可产生电力, 因此本技术所需的设备成本比现有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或者是太阳能发电所需的设 备成本更低。此外,该免动力扬水器可将部分的水送回该储水槽内,便能将大部分的水循环 送回该发电塔的顶部,以便继续发电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抽水马达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电系统,其主要由一发电塔10、二 发电单元20、一链条30、一储水槽40、多个免动力扬水器50组成,其中该发电塔10,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底端内部具有一蓄水部 12,且该容置空间11内具有一纵向设置的聚水管13。该二发电单元20,各发电单元20由一动力轮21连结带动一发电机22所构成,该 二发电单元20呈上下排列的组设置于该发电塔10的容置空间11,且较低的发电单元20高 于该发电塔10的蓄水部12,其意味着较低的动力轮21与发电机22皆高于该发电塔10的 蓄水部12,该动力轮21转动后可利用其惯性运动而驱动该发电机22产生电能,且通过导线 (图上未示)可将产生的电能传到储电单元作储电的作用,或作其它供电的用途。值得一提的是,该动力轮21也可以通过一差速器来连结带动该发电机22,使转动 一圈的动力轮21驱动该发电机22产生二圈以上的转动,以提升产生电能的效率。该链条30,其具有多个盛水部31,该链条30绕设于该二动力轮21,且部分的链条 30以及盛水部31位于该聚水管13内,其意味着该聚水管13套在部分的链条30外,且各盛 水部能够通过。该储水槽40,其具有一出水管41,该储水槽40设于该发电塔10顶端,且其出水管 41位于该容置空间11内并对应该链条30的盛水部31,当该出水管41输出水给盛水部31 时,该链条30则带动该二动力轮21转动。该免动力扬水器50,其各具有一入水部51、一排水部52及一送水部53,该免动力 扬水器50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以该免动力扬水器50是水锤泵为例。各该 免动力扬水器50由高到低排列,且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高度低于该发电塔10的底 端,其意味着低于该蓄水部12,各该免动力扬水器50的送水部53通过管件61与该储水槽 40连通,其中,该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入水部51通过管件62连通到该发电塔10的蓄 水部12,以便承接蓄水部12内的水,且每相邻的免动力扬水器50,较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 的排水部52与较低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入水部51连通,而其连通的方式可通过管件63、 64及水槽65来达到,其意味着每相邻的免动力扬水器50,其较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排水 部52通过管件63将水引流到水槽65,而较低的免动力扬水器50入水部51通过管件64连 通到该水槽65的底端内部,以承接该水槽65内的水。以上所述即本技术实施例各主要构件的结构及其组态说明。至于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方式及其功效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当该发电塔10顶部储水槽40内的水由其出水管41流到该链条30右侧的各盛水 部31时,该链条30右边则承受一向下的重量,而通过地心引力将带动该链条30按顺时针 的方向转动,转动后的链条30则带动该二发电单元20的动力轮21转动,转动后的动力轮 21则驱动该发电机22,以产生电能供使用或储存。值得一提的是,该聚水管13能够让流下 的水集中在其内的各盛水部31内,以提升水用在发电的使用率。当水流到该发电塔10的蓄水部12时,水会流经该管件62以及入水部51而流入位 于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内,此时,利用该免动力扬水器50的特性而能将部分流入的水, 由该送水部53流经该管件61而送回该储水槽40内,而其余的水则由该最高的免动力扬水 器50排水部52流经该管件63、水槽65、另一管件61,最后流入相邻免动力扬水器50的入 水部51内,如此各该免动力扬水器50不停将部分的水送回该储水槽40内,便能将大部分 的水循环送回该发电塔10的顶部,以继续发电使用。据此,本技术仅透过发电塔10、发电单元20、链条30、储水槽40以及多个免动 力扬水器50的组成便可产生电力,因此本技术所需的设备成本势必比现有的风力发 电、水力发电或者太阳能发电所需的设备成本更低,而具有产业竞争力。另外,本技术的发电系统还可在最低的免动力扬水器50排水部52连接一个 抽水马达69,该抽水马达69将水抽回该储水槽40或水槽65内。此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 是在最低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排水部52处的水槽65透过管件66连接该抽水马达69,以 该二发电单元20产生的电能部分供给该抽水马达69作动,便能将最低的免动力扬水器50 所流出的水抽流经管件67回最高的水槽65内,以重复循环利用,另外,亦可将水经过管件 68重新抽回该发电塔10顶部的储水槽40内,让该发电系统达到完全循环还能产生电能的 效果。最后,如上述运行,虽仅述及使用水供给运行,但其它如油等液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发电塔(10),其底端内部具有一蓄水部(12);  二发电单元(20),其包含有一动力轮(21),其连结带动一发电机(22),该二发电单元(20)呈上下排列的组设于该发电塔(10)内部,且该动力轮(21)转动后使该发电机(22)产生电能;  一链条(30),其具有多个盛水部(31),该链条(30)绕设于该二动力轮(21)上:  一储水槽(40),其具有一出水管(41),该储水槽(40)设于该发电塔(10)顶端,且其出水管(41)对应该链条(30)的盛水部(31),当该出水管(41)输出水给盛水部(31)时,该链条(30)则带动该二动力轮(21)转动;  多个免动力扬水器(50),其各具有一入水部(51)、一排水部(52)及一送水部(53),各该免动力扬水器(50)由高到低排列,且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高度低于该发电塔(10)的底端,各该免动力扬水器(50)的送水部(53)与该储水槽(40)连通,其中,该最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入水部(51)连通到该发电塔(10)的蓄水部(12),且每相邻的免动力扬水器(50),较高的免动力扬水器(50)的排水部(52)与较低的免动力扬水器(50)入水部(51)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周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