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4156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涉及电泳显示技术,解决了现有的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开口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隔离墙的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驱动电极板一端的厚度,使得隔离墙相比于现有的纵切面形状为矩形的隔离墙,缩小了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隔离墙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微型杯的开口尺寸。开口尺寸的增加使得观察侧电极板一侧光线通过部分的面积随之增加,进而增加了显示器的开口率。因此能有效提高显示器的反射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报刊、杂志、图书及大型户外广告平面印刷广告等多个方面。(*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泳显示技术,尤其涉及微型杯电泳显示器
技术介绍
电泳显示(electrophoretic display)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目前,使用该技 术制作的显示器有两种微胶囊型电泳显示器和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微胶囊电泳显示器是将电泳液封装在粒径50 150 μ m的微胶囊内,在透明电极 板上进行单层涂布制得的。图1为现有微胶囊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如图1所 示,微胶囊并排紧密排列在两电极板间,带电微粒分散在电泳液中。微型杯电泳显示器是将带电微粒分散在染色的绝缘溶剂中构成胶体电泳液,然后 将胶体电泳液封装在特制的微型杯中,最后将微型杯阵列设置在两电极板间制得的。图2为现有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微型杯电泳显 示器主要包括观察侧电极板22、驱动电极板21及微型杯阵列23。微型杯阵列23形成在观 察侧电极板22上。观察侧电极板22由透明材料制成,使得浮在胶体电泳液25表面的带电 微粒沈的颜色的能透过该观察侧电极板22显示。驱动电极板21通过粘着层M粘贴在微 型杯阵列23上侧。微型杯阵列23的相邻微型杯间通过不透明的隔离墙28相互隔离,且隔 离墙观的纵切面形状为矩形,微型杯中填充有胶体电泳液25。微型杯的上部具有密封层 27,用于将胶体电泳液25封装在微型杯内。在实现上述电泳显示器的过程中,技术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 问题开口率是电泳显示器显示性能的重要参数,是指电泳显示器上光线通过部分的面 积和每一个像素整体的面积之间的比例,开口率越高,光线通过的效率越高,因此,电泳显 示器的反射率越高。由于微胶囊电泳显示器中的微胶囊并排紧密排列,微胶囊间间隙小,因此,开口率 较高,反射率能达到40%左右。而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相邻微型杯间存在隔离墙,且隔离墙 不透明,因此,开口率较微胶囊电泳显示器低,使得反射率仅能达到30 %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可提高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开口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观察侧电极板和驱动电极板,以及位于 所述观察侧电极板和驱动电极板之间的微型杯阵列和分隔所述微型杯阵列中相邻微型杯 的隔离墙;所述隔离墙的靠近所述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所述驱动电极板一端 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隔离墙的纵切面形状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与所述观察侧电极板相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杯电泳显示器,通过使隔离墙的靠近观察侧电极板 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驱动电极板一端的厚度,使得隔离墙相比于现有的纵切面形状为矩形 的隔离墙,缩小了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隔离墙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微型杯的开口尺寸。 开口尺寸的增加使得观察侧电极板一侧光线通过部分的面积随之增加,进而增加了显示器 的开口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 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微胶囊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图5A 5E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制备方法的流程纵切面示意 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观察侧电极板 和驱动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观察侧电极板和驱动电极板之间的微型杯阵列和分隔所述微 型杯阵列中相邻微型杯的隔离墙;所述隔离墙的靠近所述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 近所述驱动电极板一端的厚度。由于隔离墙的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驱动电极板一端的厚度,使 得隔离墙相比于现有的纵切面形状为矩形的隔离墙,缩小了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隔离 墙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微型杯的开口尺寸。开口尺寸的增加使得观察侧电极板一侧光线通 过部分的面积随之增加,进而增加了显示器的开口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图3为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该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 观察侧电极板31和驱动电极板32,以及位于观察侧电极板31和驱动电极板32之间的微型 杯阵列33和分隔微型杯阵列中相邻微型杯的隔离墙35。观察侧电极板31通过粘着层34 粘贴在微型杯阵列33上侧。隔离墙35的靠近观察侧电极板31 —端的厚度dl小于靠近驱 动电极板32 —端的厚度d2。在本实施例中,隔离墙35的靠近驱动电极板32 —端的厚度d2可以是与现有微型杯电泳显示器中的隔离墙厚度d相当,即d2的大小可以在5um到20um之间取值,其具体数 值可以根据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不同型号来确定。当然,上述d2也可以稍微大于d。需要说明的是图3中示出的隔离墙35的纵切面形状为等腰梯形,但纵切面形状 并不限于此,其它任何能满足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驱动电极板一端厚度 的纵切面形状,都能用于实现本技术,且梯形上底面两端的尖角也可以是弧形角。由于本实施例隔离墙的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驱动电极板一端 的厚度,相比于现有的纵切面形状为矩形的隔离墙,本实施例缩小了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 端的隔离墙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微型杯的开口尺寸。开口尺寸的增加使得观察侧电极板一 侧光线通过部分的面积随之增加,进而增加了显示器的开口率。实施例2图4为另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部分纵切面示意图,该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 的观察侧电极板41和驱动电极板42,以及位于观察侧电极板41和驱动电极板42之间的微 型杯阵列43和分隔微型杯阵列中相邻微型杯的隔离墙45。观察侧电极板41通过粘着层 44粘贴在微型杯阵列43上侧。隔离墙45的纵切面形状为三角形,该三角形的顶角a与观 察侧电极板41相对。在本实施例中,隔离墙45的靠近驱动电极板42 —端的厚度d3可以是与现有微型 杯电泳显示器中的隔离墙厚度d相当,即d3的大小可以在5um到20um之间取值,其具体数 值可以根据微型杯电泳显示器的不同型号来确定。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示出的隔离墙45的纵切面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但纵切面形 状并不限于此,可以为等边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也可以为不规则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角 不一定为图4所示的尖角,也可以是弧形角。由于本实施例隔离墙的纵切面形状为三角形,相比于现有的纵切面形状为矩形的 隔离墙,本实施例缩小了靠近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隔离墙的厚度,从而增加了微型杯的开 口尺寸。开口尺寸的增加使得观察侧电极板一侧光线通过部分的面积随之增加,进而增加 了显示器的开口率。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可以用下述的方法制备,下面参照 图5A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杯电泳显示器,包括:相对设置的观察侧电极板和驱动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观察侧电极板和驱动电极板之间的微型杯阵列和分隔所述微型杯阵列中相邻微型杯的隔离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墙的靠近所述观察侧电极板一端的厚度小于靠近所述驱动电极板一端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