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缝式燃烧器和聚热式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13947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包括燃气与空气混和的第一预混室,所述第一预混室包括用于燃气和空气进入的第一燃气入口,所述第一燃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所述第一预混室还包括预混后的燃气燃烧的多个燃烧口,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和外层燃烧口,所述内层燃烧口和所述外层燃烧口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的夹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和外层燃烧口,所述内层燃烧口和所述外层燃烧口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的夹缝,在燃烧时,燃烧通过所述内层燃烧口和夹缝进行燃烧,燃烧更加均匀,燃烧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和换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缝式燃烧器和能聚热的 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广泛应用于加热装置中。燃烧器作为加热装置的重要设备,广 泛在燃气换热装置中应用。现有的燃烧器通常多采用将受热面直接对着燃烧口,这种燃烧 器加热直接,但对于受热物体来说极易出现受热不均勻的问题。同时,燃烧器燃烧过程中, 直接使用燃气进行燃烧,燃气与空气没有充分混和,不能有效地利用燃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构建一种管缝式燃烧器,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气混 和不充分,不能有效利用燃气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包括燃气 与空气混和的第一预混室,所述第一预混室包括用于燃气和空气进入的第一燃气入口,所 述第一燃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所述第一预混室还包括预混后的燃气燃烧的多个燃 烧口,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和外层燃烧口,所述内层燃烧口和所述外层燃烧口之间 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的夹缝。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还包括燃气与空气混和的第 二预混室,所述第二预混室设置燃气和空气进入的第二燃气入口,所述第二预混室设置连 接所述第一燃气入口的第一出口。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还包括向所述第二燃气入口 输送燃气的燃气喷嘴,所述第二燃气入口开放,所述燃气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二燃气入口外。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建一种聚热式换热装置,包括管缝式燃烧器、容纳预 加热物质的换热容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容器的底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换热容器底部设置聚热组件,所述聚热组 件位于所述换热容器和所述管缝式燃烧器之间,所述聚热组件贴在所述换热容器底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聚热组件受热面设置成凹凸形状。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换热容器底部设置多个吸热管,所述吸热 管设置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的上方。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聚热式换热装置中所述换热容器侧壁设置 与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连通的空腔。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余热回收组件,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 余热吸收腔和输送管道,所述余热吸收腔设置在所述换热容器侧壁中的所述空腔上部,所 述输送管道连接所述余热吸收腔和所述换热容器侧壁中空腔的下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和外层燃烧口,所述内层燃烧口和所述外层燃烧口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的夹缝,在燃烧时,燃烧通过所述内层燃烧口和夹缝进行燃烧,燃烧更加均勻,燃烧效果更好。本 技术还构建一种聚热式换热装置,所述聚热式换热装置将管缝式燃烧器应用在所述换 热容器的底部,在所述换热容器的底部设置聚热组件,所述聚热组件位于所述换热容器和 所述管缝式燃烧器之间,所述聚热组件贴在所述换热容器底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管缝式燃烧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管缝式燃烧器的优选方式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聚热式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带聚热组件的换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聚热组件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聚热式换热装置的吸热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聚热式换热装置的优选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管缝式 燃烧器包括燃气与空气混和的第一预混室1,所述第一预混室1包括用于燃气和空气进入 的第一燃气入口 12,所述第一燃气入口 12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1,所述第一预混室1还包 括预混后的燃气燃烧的多个燃烧口,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 11和外层燃烧口 14,所述 内层燃烧口 11和所述外层燃烧口 14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1的夹缝1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燃气和空气从第一燃气入口 12 进入所述第一预混室1预混,在第一预混室1预混后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和气通过燃烧口在 燃烧口出口燃烧。本技术中,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 11和外层燃烧口 14,所述内 层燃烧口 11和所述外层燃烧口 14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1的夹缝13,由此,在第一 预混室1预混后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和气通过所述内层燃烧口 11及所述内层燃烧口 11和所 述外层燃烧口 14之间的夹缝13在出口燃烧。本技术的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 11和外层燃烧口 14,所 述内层燃烧口 11和所述外层燃烧口 14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1的夹缝13。在燃烧 时,燃烧通过内层燃烧口 11和夹缝13进行燃烧,燃烧更加均勻,燃烧效果更好。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还包括燃气与空 气混和的第二预混室2,所述第二预混室2设置燃气和空气进入的第二燃气入口 21,所述第 二预混室2设置连接所述第一燃气入口 12的第一出口 2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还包括向所述第二燃气入口 21输送燃气的燃气喷嘴3,所述第二燃气入 口 21开放,所述燃气喷嘴3设置在所述第二燃气入口 21外。如图2所示,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实施过程使用时,燃气喷嘴3喷的燃气 在所述第二燃气入口 21处与空气一起进入所述第二预混室2,在所述第二预混室2预混后 的燃气的空气的混和气在第一出口 22处再次与空气一起进入第一预混室1,在第一预混室 1预混后的燃气和空气的混和气所述内层燃烧口 11及所述内层燃烧口 11和所述外层燃烧 口 14之间的夹缝13在出口燃烧。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构建一种聚热式换热装置,包括管缝 式燃烧器、容纳预加热物质的换热容器5,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设置在所述换热容器5的底 部。本技术聚热式换热装置,采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在燃烧时,燃烧均勻,加热效果 好。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换热容器5底部设置聚热组件 6,所述聚热组件6位于所述换热容器5和所述管缝式燃烧器之间,所述聚热组件6贴在所 述换热容器5底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热组件6采用聚热效果好的铸铁 制作而成,所述聚热组件6制作成与换热容器5底部相似的形状以配合与换热容器5底部 的 接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所述聚热组件6贴在所述换热容器5底部,换热容器5能更 加均勻地受热。同时,通常在关断燃气后,换热容器5仍能利用聚热组件6汇聚的热量加热 一段时间,充分利用了热能。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聚热组件6受 热面设置成凹凸形状。这样为了增加聚热组件6的受热面积,增加换热效果。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换热容器5底部设置多个吸热管 51,所述吸热管51设置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的上方,所述吸收管51吸收所述管缝式燃烧器 燃烧喷出的火焰。通过设置吸热管51,能更好地导引燃气燃烧的火焰。如图7所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聚热式换热装置中所述换热容 器5侧壁设置与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连通的空腔52。本技术的实施中,通过在所述换热 容器5侧壁设置与所述管缝式燃烧器连通的空腔52,所述空腔52吸收所述管缝式燃烧器的 热量,更能充分利用热能,更加节约能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缝式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构建一种管缝式燃烧器,所述管缝式燃烧器包括燃气与空气混和的第一预混室,所述第一预混室包括用于燃气和空气进入的第一燃气入口,所述第一燃气入口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所述第一预混室还包括预混后的燃气燃烧的多个燃烧口,所述燃烧口包括内层燃烧口和外层燃烧口,所述内层燃烧口和所述外层燃烧口之间形成连接所述第一预混室的夹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燃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