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启书专利>正文

一种取果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3051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取果器由:叉形漏斗、内外圆管、固定阀和活动盖组成,它的特点是内圆管的上端设有叉形漏斗,外圆管的另一端设有活动盖。可利用叉形漏斗采摘不同种类的果实,该工具可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但效果却一样,可根据不同爱好的使用者制成各种材料不同、价格不同的取果器,管把可长可短,消除了上树摘果子的难处和危险,提高了劳动效益,制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更适合茶果、红枣、沙枣等小型果实的采摘工具。(*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取果器
〉本技术是一种采摘果子的工具,具体说是一种取果器。<
技术介绍
> 由于农村家庭在秋天的时候,房前屋后和满山遍野的果子全靠人工 用手去摘,特别是大树须攀爬或梯子等,每年在采收茶果(油果)的时候摔死摔伤的不计其 数,由此想到解决在取果的时候不上树的难题,消除了摔死摔伤的危险,提高了工作效益, 就大树而言本取果器是人工取果的8-10倍,是梯子上树取果的6-8倍。〈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内外圆管和叉形漏斗及活动盖所 组成的一种取果工具。使用简单,人人都会没有操作难度,且使用寿命长减轻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内圆管的上端连接叉形漏斗, 漏斗的上端由多个锐角三角形连成,而外圆管的另一端设有活动盖,长短采用圆管套圆管 的伸缩固定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长度,后用固定阀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原材料广(塑、铁、钢材管均可),制作简易,使用寿命 长,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站在地面就可以轻易的把果子摘到,即免除了上树取果摔死摔 伤事故的发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 >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中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①叉形漏斗、②内圆管、③外圆管、④内 外圆管固定阀、⑤活动盖。<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取果器参照附图把①叉形漏斗固定在②内圆管的上端,再把③外圆管套在②内圆管上把 ④内外圆管固定阀固定在外圆管的上端,又把⑤活动盖固定在外圆管的下端,其中叉形漏 斗上端直径8-12cm,下端直径4. 2cm,内圆管直径(内外径)4_4. 2cm。外圆管直径(内外 径)4. 2-4. 4cm,活动盖内外径4. 4-4. 6cm,叉尖长5_8cm内外圆管长100_200cm。权利要求一种取果器,由内外圆管、活动盖、固定阀和叉形漏斗组成,其特征是内圆管的一端连接叉形漏斗,而外圆管的另一端设有活动盖,内外圆管的连接处由固定阀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果器,其特征是叉形漏斗的上端由多个锐角三角形组成。专利摘要一种取果器由叉形漏斗、内外圆管、固定阀和活动盖组成,它的特点是内圆管的上端设有叉形漏斗,外圆管的另一端设有活动盖。可利用叉形漏斗采摘不同种类的果实,该工具可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但效果却一样,可根据不同爱好的使用者制成各种材料不同、价格不同的取果器,管把可长可短,消除了上树摘果子的难处和危险,提高了劳动效益,制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更适合茶果、红枣、沙枣等小型果实的采摘工具。文档编号A01D46/247GK201758575SQ2010201593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刘启书 申请人:刘启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取果器,由内外圆管、活动盖、固定阀和叉形漏斗组成,其特征是:内圆管的一端连接叉形漏斗,而外圆管的另一端设有活动盖,内外圆管的连接处由固定阀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书
申请(专利权)人:刘启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