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夹层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9221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和正负电极柱,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层构成的电池芯片安装于壳体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与正负电极柱连接,电池芯片中有中空夹层弹簧夹,该中空夹层弹簧夹由两个绝缘板和绝缘板中间的弹簧构成,中空夹层弹簧夹将所述电极芯片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叠层单元,解决生产过程中干燥除湿和电池芯片出现气泡的难题,以及使用过程的散热问题,使电池具有良好的质量一致性和较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是用于机动车的大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动力电池一般有外壳、盖板、电极柱和电池芯片构成,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层构成的电池芯片安装于壳体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与电极柱电连接,盖板与外壳之间应该无缝连接以防止电池液渗漏。由于锂离子动力电池需要较大的单体功率,电池芯片为一个实体,因此电池芯片需要较大的厚度,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和放电的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不断发热,在不能充分散热的情况下,电池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在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在灌注电解液之前,应该对电池内部除水除湿,传统生产方法是采用真空炉进行高温烘烤,烘烤时间一般需要70小时,经冷却后仍然有少量水分湿气残留在电池内部,影响电池的质量及使用寿命。灌注电解液时,在电池开一个注液小孔,电解液从注液小孔注入电池,自上而下淋注在电极片的侧面表层,气泡难以上升除去,尽管成型后进行抽真空时电池中的气泡部分抽除后,但仍然有部分气泡残留在电极片上,使该部位无法吸收到电解液,也影响电池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良好的质量一致性和较长使用寿命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夹层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和正负电极柱,由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层构成的电池芯片安装于壳体中,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与正负电极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片中有中空夹层弹簧夹,该中空夹层弹簧夹由两个绝缘板和绝缘板中间的弹簧构成,中空夹层弹簧夹将所述电极芯片分隔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叠层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廷勇林中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