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永根专利>正文

板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743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板牙,它主要包括板牙体、排屑孔和切削齿,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的切削侧设有排屑锥面,切削齿的另一侧为排屑孔的圆弧面,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至4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板牙,使得板牙在加工螺纹时,在切削力和排屑锥面的共同作用下切屑可自动排出,不产生以往常见的切屑堵塞现象,另外切削齿的负荷能力更强,螺纹的加工效果更好。本板牙可用于自动化生产,可提高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外螺纹加工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板牙
技术介绍
板牙是用来加工外螺纹的一种螺纹刀具,由于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而被 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经过长期大量的生产实践,我们发现传统结构的板牙存在一个很 大的缺陷——排屑困难。用传统的板牙加工外螺纹时,切屑很容易存留在排屑孔里,致使切 屑的唯一出口被堵死,在此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清理,将导致加工出的螺纹牙型变形或无螺 纹,或者引起切削齿的断裂,甚至发生工件被扭曲等问题,这给自动化加工带来了困难。为 了解决排屑困难的难题,人们技术了一种新板牙,其结构如中国专利ZL012084492 “锥 型排屑孔圆板牙”所公开的那样,排屑孔采用锥形,虽能起到一定的排屑效果,但由于锥形 排屑孔两端开口较大,切削齿的两侧都被磨去一部分,势必导致最前端的切削齿变瘦,从而 减小了加工时切削齿的刨丝负荷能力,在使用时切削效果较差,且容易断裂。这给外螺纹的 加工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切屑可顺利排除,切 削齿的刨丝负荷能力强的板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板牙,它主要包括板牙体、排屑孔和切削 齿,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的切削侧设有排屑锥面,切削齿的另一侧为排屑孔的圆弧面, 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至45°。由此,在切削力和排屑锥面的共同作 用下,必然会产生一个沿着排屑锥面向外作用于切屑的作用力,将切屑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20°至45°。经过试验,夹角 在此范围内,可使得切屑沿斜面排出时,不触及其对面的圆弧面,从而可防止受到与圆弧面 接触时的反向作用力的干扰,使得切屑排出更为通畅。由于加工时,起主要作用的便是位于前端的切削齿,尤其是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 齿,作为优选,所述的排屑锥面设置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以及第二个切削齿的侧面,排 屑锥面的顶部位于第二个切削齿的末端,从而可获得良好的排屑、切削效果。传统的观点认为,为了使切屑能更方便地排出,排屑孔做得尽可能大,使切削齿间 的间距大于切削齿的齿宽,由此必然会减小切削齿的宽度,减小其刨丝负荷能力,采用本结 构的板牙,由于其排屑能力的增加,排屑孔的直径相对于现有技术可大大减小,使得切削齿 间的间距小于或等于切削齿的齿宽,在保证正常排屑的同时,又可提高切削齿的刨丝负荷 能力,减少脱牙现象,作为优选,所述切削齿的齿宽与切削齿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1 1 至1.5 1,由于排屑锥面可以加工成切去第一个切削齿齿面的一部分,也可加工成不涉及 切削齿齿面,所以所述的齿宽是指每组切削齿中最宽的那个齿的宽度,所述的切削齿间的 间距是指相邻两个切削齿齿角间的最短距离。采用此方案的板牙,由于切削齿的宽度大于常规的板牙,所以当切削齿因切削而逐渐变钝后,可进行重新打磨,将切削齿磨得锋利,从 而可反复使用,而现有的板牙在切削齿变钝后不能再重复使用。作为优选,所述切削齿的齿角为60°至75°,在加工螺纹时,使得切削齿工作方 式由传统的“刮”变为“刨”,可使螺纹更为光滑,无脱螺纹现象。经过多次试验,所述切削齿 的齿角为68°时,可达到最佳的螺纹加工效果。本技术得到的板牙,使得板牙在加工螺纹时,在切削力和排屑锥面的共同作 用下切屑可自动排出,不产生以往常见的切屑堵塞现象,另外切削齿的负荷能力更强,螺纹 的加工效果更好。本板牙可用于自动化生产,可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板牙,其规格为12mm,它主要包括圆形的板牙体1、 四个排屑孔4和四组切削齿2,在每组切削齿2中,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2的切削侧都设 有排屑锥面3,切削齿2的另一侧为排屑孔4的圆弧面,所述的排屑锥面3的母线与轴线的 夹角为5°,排屑锥面3加工成切去第一个切削齿2齿面的一部分,由此,在切削力和排屑 锥面3的共同作用下,必然会产生一个沿着排屑锥面3向外作用于切屑的作用力,将切屑排 出,使用时排屑更为方便。当然,板牙体1的形状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形状,如正方形,六角形等。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板牙,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的所述的排屑锥面 3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45°。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板牙,其规格为12mm,它主要包括圆形的板牙体1、 四个排屑孔4和四组切削齿2,在每组切削齿2中,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2的切削侧都设 有排屑锥面3,该排屑锥面3设置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2以及第二个切削齿2的侧面, 排屑锥面3的顶部位于第二个切削齿2的末端,切削齿2的另一侧为排屑孔4的圆弧面,所 述的排屑锥面3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30°,所有切削齿2的齿角a都为60°,所述切削 齿2的齿宽b与切削齿间的间距c相等,比值为1 1。实施例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板牙,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所有切削齿2的齿角a 都为68°,所述切削齿2的齿宽b与切削齿间的间距c的比值为1.5 1,排屑锥面3加工成 切去第一个切削齿2齿面的一部分,并保持所有的齿角a相同。权利要求一种板牙,它主要包括板牙体、排屑孔和切削齿,其特征是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的切削侧设有排屑锥面,切削齿的另一侧为排屑孔的圆弧面,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至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牙,其特征是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20° 至 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牙,其特征是所述的排屑锥面设置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 齿以及第二个切削齿的侧面,排屑锥面的顶部位于第二个切削齿的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板牙,其特征是所述切削齿的齿宽与切削齿间的间 距的比值范围为1 1至1.5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牙,其特征是所述切削齿的齿角为60°至7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牙,其特征是所述切削齿的齿角为68°。专利摘要本技术所设计的板牙,它主要包括板牙体、排屑孔和切削齿,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的切削侧设有排屑锥面,切削齿的另一侧为排屑孔的圆弧面,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至45°。本技术得到的板牙,使得板牙在加工螺纹时,在切削力和排屑锥面的共同作用下切屑可自动排出,不产生以往常见的切屑堵塞现象,另外切削齿的负荷能力更强,螺纹的加工效果更好。本板牙可用于自动化生产,可提高加工效率。文档编号B23G5/04GK201768975SQ20102015521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莫永根 申请人:莫永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牙,它主要包括板牙体、排屑孔和切削齿,其特征是在最先进入切削的切削齿的切削侧设有排屑锥面,切削齿的另一侧为排屑孔的圆弧面,所述的排屑锥面的母线与轴线的夹角为5°至4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永根
申请(专利权)人:莫永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