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15271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与室内的整体环境协调一致,改变了空调室内机外观上的装饰风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包围住空调器侧部、顶部用以安装前面板的面板体,包围住空调器后部的后壳体以及位于前面并与面板体紧密连接的前面板;所述后壳体、面板体和前面板围成空调器的内腔,换热器、控制元件、风机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呈旋转90°的“U”形结构,空调室内机下部的前、后、底表面包括有一块以上的曲面围成。(*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结构,具体是指一种个性化效果明显的空调室内 机。
技术介绍
通常,空调器是利用空气冷却器、加热器或空气净化器来使房间凉爽、温暖或空气 净化从而使内部环境更适宜的设备。在这种空调器中设置通风装置、空气冷却和加热装置 以及空气净化器,所述通风装置使空气在室内强制循环,吸入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或净 化空气,然后将空气排到室内。现有技术中,人们对空调器不断地进行改进。通常,空调室 内机包括有包围住空调器侧部和后部的后壳体以及位与前面并与后壳体紧密连接的面板 体,所述后壳体和面板体围成空调器的内腔,换热器、控制元件、风机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内 腔中,所述面板体常用螺钉或卡扣方式固定在后壳体上;随着空调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 对空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商家花尽心思,在空调面板上大做文章,于是出现了带彩板的面 板,带有装饰画的面板,以及两层结构的面板。该结构的室内机具有如下缺陷由于空调器 的整体外轮廓及造型结构并没有变化,空调室内机的下部为带有棱角的长方体或多面体结 构,因此上述改进方案对于改善空调器美观性方面并没有起到明显提高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与室内的整体环境协调 一致,改变了空调室内机外观上的装饰风格。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包围住空调器侧部、顶部用以安装前面板的面板体,包 围住空调器后部的后壳体以及位于前面并与面板体紧密连接的前面板;所述后壳体、面板 体和前面板围成空调器的内腔,换热器、控制元件、风机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中,所 述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呈“U”形结构,空调室内机下部的前、后、底表面包括有一块以上的曲 面围成。综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由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呈“U”形结构,空调室 内机下部的前、后表面包括有一块以上的曲面围成;使得空调室内机整体的外轮廓产生了 独特的视觉效果,成为一款个性化特征明显的新机型,对于改善空调器美观性方面起到明 显提高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裙边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前面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后凸台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空调室内机切掉一半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空调室内机去掉前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前面板,2、面板体,10、前面板裙边结构,20、面板体裙边结构,11、第一组合面, 12、第二组合面,13、第三组合面,21、第四组合面,22、第五组合面,23、第六组合面,24、第七 组合面,25、凸台面,26、筋条,27、后凸台,28、侧板,29、后框架,291、开口,22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如图1、2,包括有包围住空调器侧部、顶部 用以安装前面板1的面板体2,包围住空调器后部的后壳体以及位于前面并与面板体2紧密 连接的前面板1 ;所述后壳体、面板体2和前面板1围成空调器的内腔,换热器、控制元件、 风机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呈“U”形结构,空调室内机下 部的前、后、底表面包括有一块以上的曲面围成。所述前面板1从最顶部往下依次包括有第一组合面11、第二组合面12及第三组 合面13 ;所述第一组合面11的截面型线为直线段或者曲率接近于0的弧线;第二组合面12 的截面型线为曲线,由上往下曲线曲率逐渐增大,最大曲率小于或等于0. 025 ;第三组合面 13的截面型线为曲线,由上往下曲线曲率逐渐减小,最小曲率大于0. 0005。所述后壳体安装在面板体2的后部,面板体2的前下部与前面板1的底部紧密拼 接。所述面板体2及后壳体组合由前端部往后依次括有第四组合面21、第五组合面 22、第六组合面23及第七组合面24。所述第四组合面21、第五组合面22、第六组合面23及第七组合面24的截面型线 具有各不相同的曲率。使得空调器底部圆弧过渡结构。如图3,前面板1覆盖在面板体2的前面,所述前面板1的宽度尺寸大于面板体2 的前部的宽度尺寸,因而前面板1和面板体2的结合处至少一侧部形成前面板裙边结构10 ; 如图3、6,面板体2包括有位于后部的后框架29及左、右两侧板28,后框架29至少一侧凸 出侧板28外形成面板体裙边结构20,前面板裙边结构10和面板体裙边结构20相接合形成 “U”形的空调室内机侧部装饰边。优选地,前面板1和面板体2的结合处左右两侧部均形成裙边10 ;面板体2左右 两侧均形成面板体裙边结构20,室内机左右两侧部均具有装饰边。前面板1和后框架29的顶部高于后壳体的顶面。所述前面板裙边结构10的宽度尺寸和面板体裙边结构20的宽度尺寸L2为2至8 毫米,优选为4毫米,所述前面板裙边结构10的高度尺寸Hl和面板体裙边结构20的高度 尺寸H2为3至10毫米,优选为8毫米。如图4、5,面板体2的前下部设置有凸台面25,前面板1的底部放置在所述凸台面 25上,并通过紧固机构将前面板1固定在面板体2上。所述紧固机构为卡口和卡槽连接机构。优选地,所述凸台面25的宽度尺寸与前面板1的厚度尺寸相等。如图6,面板体2背部具有安装后壳体的开口 291,所述开口 291的下缘处,设置有 后凸台27。空调器安装后,所述后凸台27顶住墙面致使后壳体和墙面之间具有排水管和冷 媒连接管的安装空间。所述后凸台27呈横向设置,左右两端具有向上的折弯。所述后凸台27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小于后框架29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如图7、8所示,所述面板体其中一侧设置有缺口 221,所述缺口与前面板裙边结构 10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可以增加空调器的进风量,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最佳方案,左右两 侧均设置有缺口 221,从而形成三面进风结构,顶部进风口为主要进风通道,左右两侧形成 辅助进风通道,提高风量从而提高产品的性能。上述所列具体实现方式为非限制性的,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偏离本实 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进和变化,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前面板1和 面板体2的组合面的半径、曲率变化和组合面的数量变化等。权利要求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包围住空调器侧部、顶部用以安装前面板(1)的面板体(2),包围住空调器后部的后壳体以及位于前面并与面板体(2)紧密连接的前面板(1);所述后壳体、面板体(2)和前面板(1)围成空调器的内腔,换热器、控制元件、风机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呈“U”形结构,空调室内机下部的前、后、底表面包括有一块以上的曲面围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1)从最顶部往 下依次包括有第一组合面(11)、第二组合面(12)及第三组合面(13);所述第一组合面 (11)的截面型线为直线段或者曲率接近于0的弧线;第二组合面(12)的截面型线为曲线, 由上往下曲线曲率逐渐增大,最大曲率小于或等于0.025;第三组合面(13)的截面型线为 曲线,由上往下曲线曲率逐渐减小,最小曲率大于0.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有:包围住空调器侧部、顶部用以安装前面板(1)的面板体(2),包围住空调器后部的后壳体以及位于前面并与面板体(2)紧密连接的前面板(1);所述后壳体、面板体(2)和前面板(1)围成空调器的内腔,换热器、控制元件、风机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呈“U”形结构,空调室内机下部的前、后、底表面包括有一块以上的曲面围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江洪张辉陈绍林吴欢龙李亮黄真杨检群暨文伟孟智黎建曹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