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4403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包括变压器,连接变压器的控制器,还包括与控制连接的频率控制电路,频率控制电路包括在控制器的调整驱动频率引脚和电压反馈引脚之间顺次连接电阻(Rf)、第四电阻(Rf-4)和第三电阻(Rf-3),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f-4)和第三电阻(Rf-3)的公共端,集电极连接RI引脚,发射极连接电阻(Rf)和第四电阻(Rf-4)的公共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频率控制电路调整与控制器相关引脚连接电阻的阻值,保证电源系统在额定负载范围内性能不受到影响,并能够在输出超过额定功率的情况下安全的工作,无需对电源的原设计做较大改动,控制简单易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在短时输出高功率的电源。
技术介绍
目前,中小功率供电电源大多采用反激拓扑。参见图1,供电电源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整流电路11、变压器13和输出整流电路15,还包括连接在输入整流电路11和变压器 13之间的控制器12,及与控制器12和变压器13连的功率开关14。输入整流电路11接入交流电,输出整流电路15接连负载。交流电经输入整流电路11整流后,输入变压器13变压调整,再经输出整流电路15 整流后,给负载提供电能。控制器12和功率开关负责控制变压器的输出,起稳定系统工作的作用。参见图2,示出控制器12结构,控制器12具有可以调整驱动频率的RI引脚(或 RT/CT引脚)、反应负载大小的电压反馈FB引脚(或Comp引脚)、及驱动引脚。可以通过改变连接RI引脚的电阻阻值或者电容容值,改变控制器12驱动引脚输出的最高驱动频率,控制器12根据FB引脚电压值的大小,调节驱动频率的占空比。为使电源在轻载时也有比较高的效率,负载变化时,控制器12根据FB引脚电压值的不同,控制输出的驱动频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图3所示,当负载电流值大于12时,控制器12的驱动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包括变压器,连接变压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控制连接的频率控制电路,频率控制电路包括在控制器的调整驱动频率引脚和电压反馈引脚之间顺次连接电阻(Rf)、第四电阻(Rf-4)和第三电阻(Rf-3),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第四电阻(Rf-4)和第三电阻(Rf-3)的公共端,集电极连接RI引脚,发射极连接电阻(Rf)和第四电阻(Rf-4)的公共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兆坤吴泉清应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