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焕寅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祛风活络解毒的药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39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祛风活络解毒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由如下原料制成:    芒硝1500-4500重量份  细辛250-750重量份    吴茱萸120-370重量份  川芎120-370重量份    僵蚕120-370重量份  元胡120-370重量份    大黄120-370重量份  丁香120-370重量份    肉桂120-370重量份  附子120-370重量份    乌梅120-370重量份  白芷120-370重量份    生姜120-370重量份  黑丑120-370重量份    白丑120-370重量份  冰片120-370重量份    血竭300-900重量份  月桂氮酮150-450重量份    聚乙二醇2000-6000重量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祛风活络解毒的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中风病,属现代医学脑血管病范畴,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的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而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中风病中,缺血性中风的比例较高,据流行病学调查,脑血管病18%为脑出血,82%为脑梗塞。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每年中风病发病率为115.8/10万,特别是中风病后的智力障碍与肢体致残,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医学难题;发病后1周内经急救存活的患者中,有73%-86%出现偏瘫,71%-77%有行动困难,47%不能独自坐立,44%有本体感觉障碍,中风病的致残率很高。一般认为急性期减轻脑组织损害的范围及程度是降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中医目前主要是应用平肝熄风、化痰通络、行气活血、开窍醒神等方药。由于给药途径等方面的限制,在急性期难以发挥治疗优势。即使有一些注射剂如脉络宁、清开灵等,但由于其成分复杂,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应用的目的性较差;血栓通(血塞通)注射液等活血化瘀作用较好,但对于导致脑络瘀阻不通的因素影响甚微,临床疗效并未获得显著提高。西医根据近年来脑缺血损伤机理研究结果创制的药物与治疗方案,仍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目前认为能够阻止局部缺血损伤过程的药物NMDA受体拮抗剂(MK-801)、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尼莫地平)等,能够减少缺血性病变的范围,但是不加区别地阻断EAA介导的神经传递、影响一些正常生理功能,包括修复所必须的神经可塑性,可能为预后康复带来了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祛风活络解毒的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选取原料药芒 硝1500-4500重量份细 辛250-750重量份吴茱萸120-370重量份川 芎120-370重量份僵 蚕120-370重量份元 胡120-370重量份大 黄120-370重量份丁 香120-370重量份肉 桂120-370重量份附 子120-370重量份乌 梅120-370重量份白 芷120-370重量份生 姜120-370重量份黑 丑120-370重量份白 丑120-370重量份冰 片120-370重量份血 竭300-90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配比为芒 硝3000重量份 细 辛500重量份吴茱萸250重量份川 芎250重量份 僵 蚕250重量份元 胡250重量份大 黄250重量份 丁 香250重量份肉 桂250重量份附 子250重量份 乌 梅250重量份白 芷250重量份生 姜250重量份 黑 丑250重量份白 丑250重量份冰 片250重量份 血 竭600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还可加入辅料月桂氮酮150-450重量份 聚乙二醇2000-6000重量份,优选比例为月桂氮酮300重量份,聚乙二醇4000重量份。将上述中药粉碎,过80目筛,分装;称取芒硝、细辛及其余14味中药,混合均匀,密封贮存;称取混合粉剂,另加芒硝、血竭,混合均匀;称取聚乙二醇,于锅内加热溶解成液状,离火待凉加入月桂氮酮,并搅拌均匀;将所称药粉加入溶液内,搅拌成固态胶状体后置入模具内压制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软贴膏灭菌后真空包装即得。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镇痛活络、软坚散结、清肺止咳、醒脑开窍之功效,对治疗各种疼痛(包括癌症疼痛)、中风偏瘫、风湿、类风湿病、各种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各种炎症性疾病(胃炎、胆囊炎、疔疮脓肿、泌尿系感染等)、各类妇科疾病(痛经、闭经、盆腔炎、带下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及跌打损伤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可制成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如喷雾制剂。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临床治疗2618例,其中颈腰椎骨质增生、腰腿痛2172例,治愈2073例,治愈率96%,中风偏瘫116例,治愈90例,治愈率77%,风湿、类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症220例,治愈200例,治愈率98%,其余110例为疔疮脓肿、静脉炎、脉管炎,疗效为100%。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治疗病人病例列举如下病例一林××、女性、75岁、住浙江省永康市新店乡池宅村。初诊日期2003年3月16日,患者头晕耳鸣,3月16日晚睡眠时发现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说话言语不清,口唇麻木如蚁走感,早晨发现右侧上下肢瘫痪、口眼歪斜,血压160/90mmHg,心律不齐,右上下肢肌张力0级,舌红根部有薄苔,脉虚弦。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肾元虚衰,虚风内动,痰浊上泛。治宜滋肾阴、熄肝火、开窍豁痰。给予本专利技术祛风活络解毒贴膏(软膏型)敷贴涌泉、神阙、督脉刮痧后贴敷至阳、命门、肾俞、关元俞。48小时换药一次,7天后患者上肢肌张力恢复至3级,下肢肌张力恢复IV级,能自理生活。继续服药,贴敷二月已能料理一般家务。病例二应××、女性、76岁,住浙江省永康市芝英街道第三村。初诊日期2003年2月20日。患者患有高血压病史及老慢支、肾炎史。二个月前突发右侧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住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以二月余未效。CT诊断脑梗塞。诊时,患者平卧,不能转侧翻身,躁急气喘,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尿短少且赤,舌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血压180/100mmHg,心律齐,心浊音界扩大,两肺呼吸音粗,可闻散在性湿性啰音,哮鸣音,腹平软,肝大肋下2.5cm,剑下3cm,质中,触痛(+++),右上肢肌张力III级,右下肢肌张力0级。西医诊断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脑梗塞。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痰热腑实,风痰上扰,阴虚阳亢,腑气不畅。治宜育阴潜阳、泻热通腑。给予本专利技术祛风活络解毒膏(软膏型)贴敷神阙、关元、中脘、膻中、至阳、心俞、肾俞、命门、胆囊炎、足三里、条口、太冲、涌泉(双),患者于第四日则见患肢肌张力提高,能屈伸,气喘平复,贴敷月余,患者能下地扶杖行走,上肢肌张力增至IV级,治疗二月后,患者步履稳健、不颤抖,生活能自理。病例三陈××,男性,62岁,农民,住永康市新店乡石下村。患者于2003年3月25日初诊。主诉左侧上下肢瘫痪、麻木、颤抖伴口眼歪斜、流涎、呕吐2天。在当地医院诊为脑梗塞。经用脱水剂,脑血管扩张剂及脑细胞营养剂未效。于25日夜8时许转来我院。查体;痛苦呻吟状,T37℃,P76次/分,R20次/分,BP18/12kpa,左侧上下肢肌张力0级。诊断中风·中经络。辨证属肝肾两虚,气血阻滞,筋脉失养。治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针健侧上肢夺命、曲池透少海、外关透内关、合谷透劳宫,下肢针健侧阳陵泉透阴陵泉、悬钟透三阴交、太冲透涌泉,强刺激泻法。患者给予本专利技术祛风活络解毒贴膏贴敷颈百劳、肩井、肩髃、夺命、外关,下肢贴环跃、环跳、四强、阳陵泉、涌泉。10多分钟后患者自诉左上下肢麻木好转,颤抖消失,情绪稳定。再给予本专利技术祛风活络解毒膏150克自疗贴敷。嘱48小时换药一次,1周后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生活自理。实施例1芒 硝3000g 细 辛500g吴茱萸250g川 芎250g僵 蚕250g 元 胡250g大 黄250g丁 香250g肉 桂250g 附 子250g乌 梅250g白 芷250g生 姜250g 黑 丑250g白 丑250g冰 片250g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焕寅
申请(专利权)人:王焕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