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真菌活性成分结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102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描述了活性成分结合物,其包括一种式(Ⅰ)肟醚衍生物(肟菌酯)和丙森锌,以及它们作为杀真菌剂的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杀真菌活性成分结合物的制作方法杀真菌活性成分结合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括一种已知的肝醚衍生 物和一种已知的双-硫代氨曱酸盐,该结合物非常适用于防治植物致病真菌。已知通用名为將菌酯(trifloxystrobin)的肝类衍生物2-[( -{[(01-甲基-3-三氟曱基-苯甲基)亚氨基氧}-对-甲苯基]-乙醛酸甲酯-O-曱基肟具有杀真 菌性能(参见EP-A-0 460 575)。该化合物的活性良好,但有时在寸氐施用率 时不令人满意。该化合物的制备也已知于EP-A-0 460 575中。此外还已知通用名为丙森锌的双-硫代氨曱酸盐[[(l-甲基-l,2-乙二基) 双[二硫代氨基曱酸(carbamodithioato)]p-)]锌均聚物具有杀真菌性能 (参见GB 00935981)。该化合物的活性良好,但有时在低施用率时不令人 满意。该化合物的制备也已知。此外,还已知肝菌酯通常可与多种杀真菌剂结合(例如WO 97/00012、 WO 97/00013)。在一个较长的列表中,其中提及的一种可能 的;昆合纟且分为丙森锌(Research Disclosure 41512 1998, pp. 1437-1439)。由于现在对杀真菌剂的环境要求和经济要求持续提高,例如对活性 谦、毒性、选择性、施用率、残余物组成和有利的制备可行性的要求, 此外还由于在例如耐药性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因此,开发在某些方面优 于现有杀真菌剂的新的杀真菌剂是持续的任务。本专利技术提供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在某些方面至少达到上述目的。已发现所述新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很好的杀真菌性能,该结合 物包括式(1)的2-[(1-{[(01-甲基-3-三氟曱基-苯曱基)亚氨基]氧}-对-甲苯基-乙醛酸曱酯-O-曱基肟(I)(肟菌酯)和-乙二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2-)]锌均聚(丙森锌)令人惊奇地,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的杀真菌活性比各个活性化合物的活性的加和明显更高。换言之,存在无法预测的、真实存在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活性的增补。当活性化合物以特定的重量比存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时,协同效应特别明显。但是,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的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优选的混合比例是肝菌酯与丙森锌以1:12至1:19的比例存在。 特别优选的混合比例是肟菌酯与丙森锌以1:14至1:19的比例存在。 极特别优选的混合比例是肟菌酯与丙森锌以1:16至1:18的比例存在。一个极特别优选的混合比例为肟菌酯与丙森锌以1:17.5的比例存在。上述活性化合物肝菌酯和丙森锌是市售的。购买信息以及必要时的 合成信息可见C.D.S.tomlin,《农药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 13版,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 Farnham 2003和其中引证的文 献。式(I)活性化合物是已知的(例如参见EP-A-460 575)。从式(I)活性化合物的结构式中明显可看出该化合物可以E或Z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因此,化合物(I)可以不同异构体的混合物或以一种单一 异构体的形式存在。优选式(I)化合物以E异构体存在。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有效的杀微生物活性,并且可在作 物保护和材料保护中用于防治不想要的微生物,如真菌和细菌。在作物保护中可采用杀真菌剂例如用于防治根肿菌纲 (Plasmodiophoromycetes)、 卵菌纲(Oomycetes)、 壶菌纲 (Chytridiomycetes)、接合菌纲(Zygomycetes)、子嚢菌纲(Ascomycetes)、 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及半知菌纲(Deuteromycetes)。(2)式(II)的[[(1-甲基-1,2 物(参见GB 00935981)。Zn2+杀细菌剂可在作物保护中例如用于防治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才艮瘤菌考牛(Rhizobiaceae)、肠軒菌科 (Enterobacteriaceae)、棒杆菌科(Corynebacteriaceae)以及链霉菌科 (Streptomycetaceae)。本专利技术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具有非常好的杀真菌性能,并可被用于 防治植物致病真菌,如根肿菌纲、卵菌纲、壶菌纲、接合菌纲、子嚢菌 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等。作为实例可以非限制的方式提出以下归入上述大类的一些导致真 菌病害和细菌病害的病原体由白粉病病原体引起的病害,所述病原体例如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菌种,例如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 s);叉丝单嚢壳属(Podosphaera)菌种,例如白叉丝单嚢壳 (Podosphaera leucotricha);单嚢壳属(Sphaerotheca)菌种,例如凤仙花单嚢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j钩丝壳属(Uncinula)菌种,例如葡萄钩丝壳(Uncinula necator);由锈病病原体引起的病害,所述病原体例如 股锈菌属(Gymnosporangium)菌种,例如Gymnosporangium sabinae;驼孢锈属(Hemileia)菌种,例如咖啡驼孢锈菌(Hemileia vastatrix)j层锈菌属(Phakopsora)菌种,例如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hizi)和山马埴层錄菌(Phakopsora meibomiae);柄锈菌属(Puccinia)菌种,例如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单胞锈菌属(Uromyces)菌种,例如疣顶单胞锈菌(Uromyces appendiculatus);由卵菌纲(Oomycetene)类病原体引起的病害,所述病原体例如盘霜霉属(Bremia)菌种,例如莴苣盘霜霉(Bremia lactucae);霜霉属(Peronospora)菌种,例如豌豆霜霉(Peronospora pisi) 或十字花科霜霉(P. brassicae);疫霉属(Phytophthora)菌种,例如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j轴霜霉属(Plasmopara)菌种,例如葡萄生轴霜霉(Plasmopara viticola) ,假霜霉属(Pseudoperonospora)菌种,例如草假霜霉 (Pseudoperonospora humul i)或古巴假霜霉(Pseudoperonospora cubens i s);腐霉属(Pythium)菌种,例如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認);由例如以下病原体引起的叶斑病和叶萎缩病病害, 链格孢属(Alternaria)菌种,例如早疫病链格孢(Alternaria solani)j尾孢属(Cercospora)菌种,例如泰菜生尾孢(Cercospora bet icola)jCla(Uosporum菌种,例如Cladiosporium cucumerin認; 旋孢腔菌属(Cochliobolus)菌种,例如禾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sat ivus)(分生孢子形式Drechslera, Syn: Helminthosporium);炭疽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括一种式(Ⅰ)化合物 *** (Ⅰ) 和 (2)式(Ⅱ)化合物 *** (Ⅱ) Zn↑[2+] (丙森锌)。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12-3 102005057837.31.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包括一种式(I)化合物和(2)式(II)化合物2. 权利要求l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活性化合物结 合物中,式(I)活性化合物与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12至1:19。3. 权利要求1至2中一项或多项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式(I)活性化合物与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为 1:14至1:19。4. 权利要求1至3中一项或多项的活性化合物结合物,其特征在于, 在活性化合物结合物中,式(I)活性化合物与式(II)活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为 1:16至1:18。5. 防治植物致病性真菌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I豪斯尔哈恩P达蒙A威森伯格U瓦克亨多夫诺伊曼
申请(专利权)人:拜尔农作物科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