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枫杨醌(英文名Pterocaryquinone)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从东京枫杨Pterocarya tonkinesis(Franch.)Dode.中提取的全新化学骨架结构类型的醌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类物质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肿瘤细胞杀伤剂、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剂或抗肿瘤剂的用途。
技术介绍
醌类化合物主要有苯醌、萘醌、蒽醌和菲醌四种类型,而且迄今已知的醌类化合物也为数甚多(参见文献姚新生主编,天然药物化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关于醌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也有很多报道,如有文献(宫宝安等,丹参醌化合物结构特征与抗氧化活性,生物物理学报,2001,17(2),383-388)曾报道丹参醌具有抗氧化活性,还有文献(蒋英丽等,新疆紫草素诱导人大肠癌细胞的凋亡,癌症,2001,20(12),1355-1358)曾报道新疆紫草素具有诱导人大肠癌细胞的凋亡作用。但以上这些文献所报道的所有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本专利技术的枫杨醌类化合物完全不同,尤其是骨架结构截然不同。关于本专利技术的枫杨醌类化合物尤其是关 ...
【技术保护点】
式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类: *** 式Ⅰ 其中,R↓[1]、R↓[2]、R↓[3]为羟基或氢;R↓[4]为羟基、C↓[1]-C↓[6]烷基、C↓[1]-C↓[6]烷氨基、氨基或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承彬,刘红兵,蔡兵,顾谦群,赵庆春,管华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