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草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87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以夏至草为资源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夏至草根、茎、叶或全株为原料,阴干粉碎并烘干后获得夏至草干粉,配以质量为10倍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减压浓缩干燥后获得提取物干样,用极性不同的溶剂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选取石油醚萃取浸膏用丙酮溶解,即可配成所需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由此构筑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杀虫综合防治效果好,生产中无环境污染,低残留,对作物无害,对人畜安全,是一种无公害植物源杀虫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夏至草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植物源农药
,专用 于夏至草开发为植物源杀虫剂。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保护呼声的日益提高,高毒性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的负 面影响己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药的 研制与使用将严格受到环境和生态的制约,植物源农药因其具有无公害、作用方式独特、与 环境兼容性好以及开发费用低等优点,所以利用中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新农药一直是 我国农药化学及农药毒理学研究的热点。夏至草,又称灯笼棵、白花夏枯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 省,生于沟边路旁、田埂或农舍附近,高15-35cm,茎直立方柱形分支,被倒生细毛。叶对生 有长柄,被细毛,叶片轮廓近圆形,直径1.5-2cm,掌状3深裂,裂片有2深裂或有钝裂齿,两 面均密生细毛,下面叶脉凸起。春夏开花,轮伞花序腋生,有花6-10朵,无梗或有短梗,花 期3-4月,果期5-6月。夏至草适应性强,各种环境都适宜生长,全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 原料易得,产量稳定,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夏至草在医学中研究的较多,主要用于妇科 药的辆制。目前在农药领域,研究夏至草杀虫活性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取并分离 纯化夏至草杀虫有效成分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研究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安全、经济且无公害的天然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 备方法,二是开发利用夏至草这一植物资源。技术方案夏至草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该植物源杀虫剂是通过以下方法 制备而成(1) 粉碎夏至草洗净后阴干,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夏至草干粉;(2) 提取称量制备好的干粉,配以质量10倍左右的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酸乙 酉旨、丙酮、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得各溶剂粗提取液;(3) 浓縮利用活性跟踪确定最佳提取溶剂,然后将最佳溶剂提取液在旋转蒸发器内 减压浓縮至稠膏状,获得膏状提取物;(4) 萃取将膏状提取物用IO倍水热溶,然后用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极性不同的浸膏,再利用活性跟踪确定最佳萃取溶剂。 将最佳萃取物用适量丙酮溶解即获得所需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上述制备方法中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最佳萃取溶剂为石油醚。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夏至草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1) 以分布规模大的夏至草为原料,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 简单,适合于各种规模生产。(2) 杀虫综合效果好。实验证明,本药剂对小菜蛾、棉蚜均有理想的防治效果。(3) 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提取纯度较高(4) 生产中无环境污染,低残留,对作物无害,对人畜安全,是一种无公害植物源杀 虫剂,可用于有机食品的生产。(5) 充分开发了分布广的夏至草这一植物资源。具体实施例方式采用冷浸法提取、旋转蒸发浓縮、液液萃取。 (1)原料处理采集新鲜的夏至草,洗净后阴干并放至恒温烘箱内于5(TC下烘至材料 发脆,用多功能粉碎机将其粉碎,并通过40目筛制成干粉,密封于塑料袋中备用;(2) 提取准确称取干粉20g或根据需要称取,分别用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酸 乙酯、丙酮、乙醇等6种极性不同的溶剂于25r下浸泡4一5d/次,连续浸提3次,合并3 次滤液备用;(3) 浓縮将提取液在旋转蒸发器内减压浓縮至稠膏状,获得膏状提取物,按lg干 粉/mL浓度将各提取物用丙酮稀释,得不同溶剂粗提液,置于4t:冰箱中保存备用,测定杀虫 生物活性;(4) 萃取通过杀虫生物测定选定好最佳提取溶剂后,用该溶剂用上述方法大量提取, 得最佳溶剂提取物浸膏,将此干样加入10倍量的蒸馏水,热溶,装入分液漏斗中,采用液一 液分配法,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各萃取3次。最后将这些萃取液和剩余水溶液减 压浓縮至稠膏状,并称重,得极性不同的浸膏。将最佳萃取物用适量丙酮溶解即得所需浓度 的植物源杀虫剂。选择最佳提取溶剂的实施例见实施例1、 2、 3;选择最佳萃取溶剂的实施例见实施例4。 实施例l各粗提液对小菜蛾试虫的触杀作用甘蓝叶适量放入养虫盒中,取2龄小菜蛾试虫30头,置于浸虫罩中,分别浸入极性不同 的溶剂粗提液中,6秒后取出,虫体晾干后置于甘蓝叶上饲喂,分别用试虫浸入对应浓度的 丙酮水溶液中作为对照,重复3次,记录24、 48小时试虫死亡率。由结果(见表1)可得6种溶剂提取液中,石油醚、苯、三氯甲烷提取液杀虫活性较差, 均在10%以下,而丙酮、乙醇、乙酸乙酯提取液活性较好,尤以乙醇提取液最好,48h试虫死 亡率达到86. 7%。表l不同溶剂粗提液(333mg干粉/mL)对小菜蛾的触杀作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施例2各粗提液对小菜蛾试虫的拒食作用用打孔器将新鲜的甘蓝叶片打成直径为3厘米的叶碟,再放入lOOmg/mL供试提取样品的 丙酮溶液中浸8秒即取出,待叶碟晾干后,将其放入直径9厘米的培养皿中(内垫滤纸,加 少量蒸馏水保湿),每个培养皿放入3片处理叶碟(对照为5片),接入2头饥饿2小时的2 龄小菜蛾试虫。每处理重复10次,24、 48小时用方格纸测算叶碟面积,计算拒食率(%)。由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在供试浓度下各提取液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均不高,但丙酮、乙 醇粗提液48h拒食率仍达到60%以上。表2不同溶剂提取液对小菜蛾的拒食作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实施例3各粗提液对蚜虫的触杀作用采用载蜒叶片浸渍法。于温室用营养液培育棉苗,每杯两株,于子叶期每株接无翅成蚵 数头,待两真叶期自然繁殖近百头,剔除小龄若蚜,仅剩3龄若蚜及无翅成蚜,将供试提取 液用0.1%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该溶液对提取物有乳化作用)稀释成不同浓度,取出棉 苗在药液中浸蘸5秒钟,用吸水纸吸去叶缘多余药液,立即计数茎叶上的蚜虫数为处理前虫 口基数,每杯为一重复,每处理重复3次,以用0. 1%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稀释后的丙酮 溶液为对照,于处理后24、 48h记录存活蚜虫数,计算蚜虫死亡率(%)。各溶剂粗提液对棉蚜均有很好的触杀效果(结果见表3)。丙酮、乙醇粗提液在50mg/mL 浓度下,蚜虫48h死亡率均在8(m以上,但乙醇粗提液活性稍好于丙酮提取液。表3 6种溶剂提取液对蚜虫的触杀作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实施例4各萃取液对小菜蛾的触杀作用通过以上实验选择出夏至草最佳提取溶剂为乙醇后,用乙醇大量提取有效成分,然后采用液液分配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三:种溶剂萃取物,小菜蛾触杀活性测定方法同上。由表4可以看出,夏至草有效成分最佳萃取溶剂为石油醚。各萃取物在低浓度(12.5mg/mL)时,石油醚萃取液活性明显高于另两种萃取液,而当浓度达到25、 50mg/mL时,石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夏至草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物源杀虫剂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1)粉碎:夏至草洗净后阴干,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夏至草干粉; (2)提取:称量制备好的干粉,配以质量为10倍的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得提取液; (3)浓缩:将提取液在旋转蒸发器内减压浓缩至稠膏状,获得膏状提取物; (4)萃取:浸膏用10倍水热溶,采用液-液分配法选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得极性不同的浸膏; (5)称取浸膏用丙酮溶解,即可配成所需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

【技术特征摘要】
1、夏至草开发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植物源杀虫剂是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成(1)粉碎夏至草洗净后阴干,烘干粉碎后过40目筛,获得夏至草干粉;(2)提取称量制备好的干粉,配以质量为10倍的石油醚、苯、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得提取液;(3)浓缩将提取液在旋转蒸发器内减压浓缩至稠膏状,获得膏状提取物;(4)萃取浸膏用10倍水热溶,采用液-液分配法选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高兴祥高宗军张宏军张佳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