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殷茜专利>正文

一种智力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8495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力玩具。一种智力玩具,包括底座、左立柱、右立柱、左绳、右绳、活动绳、至少3根连杆和将相邻连杆连接在一起的多组连接绳,左绳、右绳、活动绳和连接绳的均为两端连为一体的封闭绳;左立柱和右立柱纵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活动绳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的底座上;所述连杆上部设置上孔,下部设置下孔,分为左连杆、右连杆和中间连杆,左连杆垂直安装在左立柱上,右连杆垂直安装在右立柱上,中间连杆通过连接绳设在左连杆和右连杆之间;左绳一端绕在左连杆的上孔处,另一端穿过上孔套在左立柱上,右绳一端绕在右连杆的下孔处,另一端穿过下孔并绕过右立柱外侧套在右连杆上部。该智力玩具的优点:结构新颖,可玩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n intelligence to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ce toy. An intelligent toy, comprising a base, Zuo Lizhu, Zuo Sheng, right, right column rope, rope, activities at least 3 connecting rods and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adjacent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pe connected together, left and right rope rope, rope and rope connecting activities are connected to the closed ends of rope;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s fixed on the base and the activities of the rope between Zuo Lizhu and the right column on the base; the connecting rod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hole,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divided into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is vertically installed in the Zuo Lizhu on the left, the right connecting rod vertically installed in the right column, between the middle the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connecting rope is arranged in the left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connecting rod connecting rod; the rope around the hole on the left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hole on the cover in Zuo Lizhu, right end of rope around the hole in the lower right of the connecting rod,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hole and arou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right column is sleev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ight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structure and strong play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力玩具
技术介绍
智力玩具大多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手脑并用,特别能培养儿童思考能力和动手 能力,同时也适合成人消磨闲暇时光,因此深受消费者的喜欢。目前市场上的智力玩具种类 很少,因为缺少一定的难度,使得很多玩具算不上真正的“智力玩具”从而导致可玩性偏低。 有的智力玩具其结构玩法也已经过时,尤其是解绳类智力玩具市场上少之又少,迫切需要 有新意的智力玩具面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丰富智力玩具的种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玩性高,结构新 颖的智力玩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力玩具,包括底座、左立柱、右立柱、左绳、右绳、活动绳、至少3根连杆和将 相邻连杆连接在一起的多组连接绳,左绳、右绳、活动绳和连接绳的均为两端连为一体的封 闭绳;左立柱和右立柱纵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活动绳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的底座 上;所述连杆上设置2个通孔,分别是其上部的上孔和其下部的下孔,连杆分为左连杆、右 连杆和中间连杆,左连杆垂直安装在左立柱上,右连杆垂直安装在右立柱上,中间连杆通过 连接绳设在左连杆和右连杆之间;左绳一端绕在左连杆的上孔处,另一端穿过上孔套在左 立柱上,右绳一端绕在右连杆的下孔处,另一端穿过下孔并绕过右立柱外侧套在右连杆上 部。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绳和连杆的连接方式均为连接绳一端套在连杆上,另一端穿 过通孔套在与其相邻的连杆上。作为优选,所述相邻连杆连接在一起的每组连接绳分为相互独立的上连接绳和下 连接绳。作为优选,所述最右侧的上连接绳右端套在右连杆上,左端穿过右连杆的上孔套 在与其相邻的中间连杆上,套在右连杆上部的右绳处于右连杆上孔的内侧;最左侧的上连 接绳右端套在中间连杆上,左端穿过中间连杆的上孔套在左连杆上,套在左连杆上的位置 处于左连杆上孔的内侧。作为优选,所述最右侧的下连接绳左端套在左连杆上,左端穿过左连杆的下孔套 在与其相邻的中间连杆上;最右侧的下连接绳左端套在中间连杆上,右端穿过中间连杆的 下孔套在右连杆上,套在右连杆上的位置处于右连杆下孔的内侧。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连杆是2根。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绳尺寸长度相同,左立柱和右立柱形状相同,相邻连杆之间的 距离相同,使得玩具更美观且制造方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玩具,使得其能够在仅调整活动绳 位置关系且不损坏上述结构部件,通过活动绳穿梭回绕最终取出活动绳。该智力玩具的优 点结构新颖,可玩性强,从而也丰富了解绳类智力玩具的种类。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一。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二。图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三。图5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四。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玩法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 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智力玩具,包括底座1、左立柱2、右立柱3、左绳4、右绳 5、活动绳6、4根连杆7和将相邻连杆7连接在一起的6组连接绳8,左绳4、右绳5、活动绳 6和连接绳8的均为两端连为一体的封闭绳;将相邻连杆7连接在一起的每组连接绳8分 为相互独立的3组上连接绳和3组下连接绳。左立柱2和右立柱3纵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 1上,活动绳6套在左立柱2和右立柱3之间的底座1上;目的是为了使套在底座1上方的 那部分活动绳6被封闭,即被其上方是连杆7和连接绳8的组件,右方的右立柱3,下方的底 座1,左方的左立柱2封闭。所述每根连杆7上均设置2个通孔,分别是其上部的上孔和其 下部的下孔,4根连杆7分为左连杆71、右连杆72和2根中间连杆73,左连杆71垂直安装 在左立柱2上,右连杆72垂直安装在右立柱3上,2根中间连杆73通过连接绳8设在左连 杆71和右连杆72之间,连接绳8均不能和与其相连的连杆7脱离,连接绳8和连杆7的连 接方式均为连接绳8 —端套在连杆7上,另一端穿过通孔套在与其相邻连杆7通孔内侧的 杆部上,即如图1所示这样连接方式,使得每组连接绳8均不能脱出连杆7,目的是为了将连 杆7和连接绳8与左右立柱共同构成相对封闭的组件,用于封闭套在底座1上的活动绳6。 左绳4 一端绕在左连杆71的上孔处且不能脱出,另一端穿过上孔套在左立柱2上且不能脱 出,右绳5 —端绕在右连杆72的下孔处且不能脱出,另一端穿过下孔并绕过右立柱3外侧 套在右连杆72上部且不能脱出。如图1所示,最右侧的上连接绳右端套在右连杆72上,左 端穿过右连杆72的上孔套在与其相邻的中间连杆73上,套在右连杆72上部的右绳5处于 右连杆72上孔的内侧;最左侧的上连接绳右端套在中间连杆73上,左端穿过中间连杆73 的上孔套在左连杆71上,套在左连杆71上的位置处于左连杆71上孔的内侧。最左侧的下 连接绳左端套在左连杆71上,左端穿过左连杆的下孔套在与其相邻的中间连杆73上;最右 侧的下连接绳左端套在中间连杆73上,右端穿过中间连杆73的下孔套在右连杆72上,套 在右连杆72上的位置处于右连杆72下孔的内侧。连接绳8尺寸长度相同,左立柱2和右 立柱3形状相同,相邻连杆7之间的距离相同,使得玩具更美观且制造方便。如图1-6所示的是该智力玩具玩法的具体步骤,最终是在仅调整活动绳6位置关4系且不损坏上述结构部件,通过活动绳6穿梭回绕实现完全取出上述套在底座1上且被上 方的连杆7和连接绳8的组件,右方的右立柱3,下方的底座1,左方的左立柱2相对封闭的 活动绳6。该具体步骤是(1)将活动绳6的一端按照如图1中的A箭头所示的路径方向从 下而上穿过套在左立柱2上的左绳4,再绕过左立柱2顶部后往下再次穿过左绳4,形成如 图2所示的位置状态;( 将活动绳6的一端按照如图2中的B箭头所示的路径方向先穿过 最左侧的那组上连接绳,再从下往上穿过左绳4,然后绕过左立柱2顶部,再往下穿过左绳 4,最后再从最左侧的那组上连接绳外侧穿回其内,形成如图3所示的位置状态;C3)将活动 绳6的一端按照如图3中的C箭头所示的路径方向从内往外依次穿过用于连接两根中间连 杆73的那组上连接绳和其相邻的最左侧那组上连接绳,再绕过左立柱2顶部,再从下往上 穿过左绳4,然后回绕过左立柱2顶部再从上往下穿过左绳4,最后再从外往内穿过最左侧 那组上连接绳,形成如图4所示的位置状态;(4)将活动绳6的一端按照如图4中的D箭头 所示的路径方向绕过左立柱2的顶部再从上往下穿过左绳4,再往回绕过左立柱2顶部,再 从外往内穿过用于连接两根中间连杆73的那组上连接绳,形成如图5所示的位置状态;(5) 将活动绳6的一端按照如图5中的E箭头所示的路径方向穿过最左侧的那组下连接绳,再 穿过用于连接两根中间连杆73的那组上连接绳,然后绕过左立柱2顶部,由下往上穿过左 绳4,再绕过左立柱2顶部,由上往下回穿过左绳4,最后顺着E箭头由内往外穿过最左侧的 上连接绳,形成如图5所示的位置状态;(6)将活动绳6的一端按照如图6中的F箭头所示 的路径方向穿过左绳4,再往上绕过左立柱2的顶部后,再从上往下穿过左绳4,然后往回绕 过左立柱2的顶部,最后再从外往内穿过依次最左侧的上连接绳和用于连接两根中间连杆 73的那组上连接绳,将活动绳6完全取出。 因为上述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力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左立柱、右立柱、左绳、右绳、活动绳、至少3根连杆和将相邻连杆连接在一起的多组连接绳,左绳、右绳、活动绳和连接绳的均为两端连为一体的封闭绳;左立柱和右立柱纵向平行的固定在底座上,活动绳套在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的底座上;所述连杆上设置2个通孔,分别是其上部的上孔和其下部的下孔,连杆分为左连杆、右连杆和中间连杆,左连杆垂直安装在左立柱上,右连杆垂直安装在右立柱上,中间连杆通过连接绳设在左连杆和右连杆之间;左绳一端绕在左连杆的上孔处,另一端穿过上孔套在左立柱上,右绳一端绕在右连杆的下孔处,另一端穿过下孔并绕过右立柱外侧套在右连杆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茜
申请(专利权)人:殷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