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8342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又称之为心血宁制剂。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物是将葛根的醇提取物和山楂的水或醇提取物按照(50-190)∶(30-180)的重量份比例关系制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是一种新的心血宁制剂。
技术介绍
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是中老年人的常见性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大脑皮层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精神压力日渐增大,发病率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患病率高、死亡率之高占各种疾病之首。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西药治疗中存在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现代研究表明,葛根、山楂都具有明显的扩冠、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损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酯、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其中所含的山楂总黄酮、葛根素等主要有效成分对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均有显著治疗效果,但是传统心血宁制剂都是以山楂、葛根为主药进行配伍,但就其具体用量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并未深入,对于原料的加工均采用水提取制成,因此,改进心血宁制剂的传统制备工艺,进一步确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研究其中有效成分的配比关系,进一步提高其有效成分含量,是提高心血宁临床效果的必须的过程,也是中医药发展的总体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是将葛根的醇提取物和山楂的水或醇提取物按照重量配比(50-190)∶(30-180)的关系制成的,该药物的是通过下述制备方法制成的(1)取葛根粗粉置渗滤缸中,加入乙醇冷浸三天,放出浸液,第二天再加乙醇浸两天,合并两次浸液;或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用乙醇量5-25倍,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淀粉,在80℃烘干,即得;(2)取山楂置夹层锅内加冷水淹过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薄膜浓缩至半量,移至开口锅中,加入浓盐酸(工业)调pH为1,除上清液,取出沉淀物干燥,用水洗至无明显的酸性;或用乙醇为溶剂,溶剂用量5-25倍,热提三次,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回收乙醇,制成干膏,80℃烘干,即得;以(1)、(2)为原料可制备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滴丸剂、注射液。(3)制剂的制备A、取葛根醇提取物50-190份,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份,加入辅料淀粉等,超微粉碎,用乙醇作粘和剂制成颗粒,为心血宁颗粒剂;B、取葛根醇提取物50-190份,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份,加入辅料淀粉等,超微粉碎,用乙醇作粘和剂制成颗粒装入胶囊,制成心血宁胶囊剂;C、取葛根醇提取物50-190份,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份,加入辅料淀粉等,超微粉碎,用乙醇作粘和剂制成颗粒压制成片,包衣,制成心血宁片剂;D、取葛根醇提取物50-190份,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份加入辅料淀粉等,超微粉碎,用聚乙二醇,加热熔融,滴入液体石蜡中制成心血宁滴丸;E、取葛根醇提取物50-190份,山楂或醇水提取物30-180份,加入辅料淀粉等,超微粉碎,用聚乙二醇,加热熔融,制成心血宁软胶囊;F、取葛根醇提取物50-190重量份,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加入明胶(3-5%),在50-55℃,加入5-10%醋酸溶液调PH3.5-4.5加30-40℃水1-3倍,搅匀,冷却,在10℃以下加20%NaOH调PH8-9,加入甲醛溶液,水洗至无甲醛,即得心血宁微囊剂。所制得的心血宁制剂,是通过选取有效成分的最佳有效量及其配比来制成的,同时通过对于制备工艺的改进,进一步明确出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比相同或同类治疗作用的药物,其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现代药理实验证明,该制剂具有八大药理作用(1)改善冠脉循环,缩小心梗范围;(2)对高血脂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3)良好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效应;(4)抗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性疾病;(5)改善心肌缺血、缺氧作用;(6)持续稳定的降压作用(7)心肌收缩力显著加强,防止心室纤颤;(8)抗自由基损伤、抗氧化作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心血宁片与老心血宁片临床疗效比较主要适应症疗效统计表 说明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心血宁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老心血宁片。下述实验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产品的治疗效果一、试验目的心血宁片由山楂、葛根等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证明该制剂具有扩冠、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抗心肌损伤、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酯、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和改善心血瘀阻证冠心病、心绞痛,极其伴随的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经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继续申报中药保护品种,进一步确认其临床疗效性和使用安全性,我院心血管病临床协作组应用心血宁片与复方丹参片对照,进行了310∶100例的系统临床观察,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临床试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二、临床资料本组共收集病例410例,均为符合诊断和纳入病例标准的住院或门诊患者。试验组(心血宁片)310例,其中男性177例,女性133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7岁(年龄≤45岁35例,46~60岁77例,≥61岁198例),平均年龄58.38±8.83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年(病程≤2年者97例,>2~<5年者93例,≥5年者120例),平均病程4.36±2.60年。轻度心绞痛37例,中度心绞痛273例。治疗前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最多30次/周,最少3次,平均为10.75±5.91次/周。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最长15分钟,最短2分钟,平均持续时间9.15±2.34分/次。对照组(复方丹参片)10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3岁(年龄≤45岁4例,46~60岁51例,≥61岁45例),平均年龄58.55±6.98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1年(病程≤2年者29例,>2~<5年者27例,≥5年者44例),平均病程4.63±2.98年。轻度心绞痛19例,中度心绞痛81例。治疗前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最多30次/周,最少4次,平均为11.62±5.41次/周。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最长15分钟,最短2分钟,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7.97±3.42分/次。经统计学处理(采用计数与计量相结合的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除试验组病例心绞痛平均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外,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提示两组病例基本上是均衡的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1、1.2、1.3)。表1.1 试验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均衡性比较性别 年龄(岁)组别例数男女 ≤45 46-60 ≥61 平均年龄试验组 310 177 1333577198 58.38±8.83对照组 100 6238 4 3165 58.55±6.98性别X2=0.56 P>0.05年龄X2=5.329 t=0.1978 P>0.05表1.2试验组与对照组病程、病情均衡性比较病程(年)病情(心绞痛)组别例数≤2 >2~<5 ≥5 平均病程轻 中试验组 3109793120 4.36±2.60 37 273对照组 1002927444.63±3.98 19 81 病程X2=0.981 t=0.8118 P>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    葛根醇提取物按50-190∶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葛根醇提取物按50-190∶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8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其各原料重量配比是葛根醇提取物按80-190∶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1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其各原料重量配比是葛根醇提取物按100-190∶山楂水或醇提取物30-8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中成药是片剂、丸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滴丸剂、微囊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成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步骤制成的(1)取葛根粗粉置渗滤缸中,加入乙醇冷浸三天,放出浸液,第二天再加乙醇浸两天,合并两次浸液;或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用乙醇量5-25倍,滤过;合并三次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淀粉,在80℃烘干,即得;(2)取山楂置夹层锅内加冷水淹过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合并两次滤液,薄膜浓缩至半量,移至开口锅中,加入工业用浓盐酸调pH为1,除上清液,取出沉淀物干燥,用水洗至无明显的酸性;或用乙醇为溶剂,溶剂用量5-25倍,热提三次,滤过;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德芹
申请(专利权)人:鞍山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