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番茄红素的新用途,由于番茄红素能明显缓解海马锥体细胞的缺血坏死情况,对防止神经元变性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又能显著提高CA1区HP阳性细胞的数目,而HP蛋白的增强可以促进铁从细胞内向细胞外的释放,减少细胞内铁的含量,从而减轻由于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因此可用于防治脑缺血损伤,应用于制备防治脑缺血损伤的药物。(*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番茄红素的用途,尤其涉及番茄红素在制药领域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番茄红素是胡罗卜素的异体,其分子式为C40H56。相对分子质量为536.85。番茄红素是天然的植物色素和强力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抑制脂质、蛋白质、酶、DNA的氧化损伤。最新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天然胡萝卜素类中最有效的单线态氧自由基捕获剂。其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比β-胡萝卜素强2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还可以防止前列腺癌、乳腺癌及消化道(包括结肠、直肠及胃)癌等的发生。因而番茄红素可以在抗癌药物的制备中得到应用,还可在制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抗紫外线辐射,美容护肤,延缓衰老的药物中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番茄红素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用途。实际上,本专利技术涉及番茄红素在制备防治脑缺血损伤药物中的应用。为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质,下面利用线栓法MCAO模型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尼氏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实验观察大鼠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番茄红素对海马CA1区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证明番茄红素对脑缺血损伤的预防作用,即在制备防治脑缺血损伤药物中的应用。1、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分为(1)番茄红素组(2)色拉油组(3)试验对照组(4)空白对照组。每组三只200-220g Wistar雄性健康大鼠。番茄红素组,每日灌色拉油兑的番茄红素,大约2ml/200g;(浓度为1.5g/L)色拉油组,灌相同体积的色拉油,两组均灌胃一个月后做缺血再灌注模型;试验对照组做缺血再灌注模型但不灌胃。制备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参照zea Longa等建立的方法①插线的制备单股尼龙线每段5cm,用火柴将尼龙线端烫成圆头,而后浸泡在75%酒精液中备用。②MCAO模型制作所有大鼠均选择左侧MCA区,3%戊巴比妥钠1ml·kg-1麻醉,大鼠仰卧位固定,颈正中开口,暴露左侧颈总动脉(CCA)和颈外动脉(ECA),在ECA发出约0.8cm处结扎。结扎CCA,在其上做一楔形切口,将尼龙线自切口处轻轻插入CCA内、颈外动脉分叉部进入颈内动脉(ICA)向前推进,直到ICA叉部阻断流入大脑中动脉(MCA)。该外距CCA分叉部约17mm尼龙线,残端留1cm长于皮外。缺血0.5h后,将尼龙线轻轻抽出即可使动脉恢复再通,实现再灌注。待清醒后,观察现象右前肢瘫痪,与左前肢交叉成剪刀状,行走时向右侧转圈,将大鼠灌流后断头取脑,左大脑局部有白斑。表明模型制作成功。作尼氏染色和ABC免疫组化染色尼氏染色尼氏液中染色6min→70%酒精5s→80%酒精5min→90%酒精5min→95%酒精5min→100%酒精I 5min→100%酒精II 5min→二甲苯I透明5min4→中性树胶封片。观察ABC免疫组化染色0.01M磷酸盐缓冲液PBS(PH7.4)清洗切片3次,5min/次。0.3%甲醇过氧化氢室温下孵育30min。微波修复5min,低火,自然冷却。0.01M PBS清洗3次,5min次。正常血清在37℃温箱,湿盒内孵育60min。用滤纸将血清吸干后,加入一抗1∶500(免疫大鼠HP),4℃冰箱湿盒内过夜。取出湿盒,室温下复温(约0.5-1h)PBS清洗3次,5min/次。用滤纸将PBS吸干后,加入羊抗兔生物素化二抗的工作液于37℃温箱、湿盒内孵育60min。PBS清洗3次,5min/次。用滤纸将PBS吸干后,加入VECTASTAINElite ABC试剂,于37℃温箱、湿盒内孵育60min。取出湿盒,PBS清洗切片3次,5min/次。DAB显色,自来水流水充分冲洗。梯度酒精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冷冻切片在做切片前一天,流水充分冲洗。将材料从固定液中移至30%蔗糖溶液中,4℃保存,待材料沉底后即可做冰冻切片。将冰冻切片机打开后,调至-13℃。将待切组织块调整好切面,置于小塑料盘中,不停加水,直至冻成冰块。切片厚度为6μm,贴于挂好APES胶的载玻片上,放于37℃恒温箱中烤片。准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如切片暂时不用,可冻于-20℃低温冰箱中保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将大鼠脑缺血0.5h,再灌注24h,用4℃的4%聚甲醛固定液进行快速全身灌流固定,取大脑放入4%的甲醛中固定。取出固定大脑,常规脱水,透明,取背侧海马(bregma-3~-3.8mm)常规4μm连续冠状切片。光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组织结构变化。利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采集图像,分析单位面积内神经元数量和hp阳性细胞数量。进行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实验表明,脑缺血后神经损伤较明显的部位是海马CA1区及齿状回,CA2区和CA3区受损不明显。CA1区神经元对缺血如此敏感,可能与脑缺血时有大量具有神经毒性的兴奋性递质谷氨酸从突触前膜大量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从而触发了细胞凋亡,引起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膜有核膜境界不清,及细胞缺失严重等现象的发生。通过尼氏染色实验发现,脑缺血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数目总体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番茄红素组伤侧神经元虽然也有大部分锥体细胞丢失,但较之色拉油组明显要轻,提示番茄红素能明显缓解海马锥体细胞的缺血坏死情况,对防止神经元变性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众所周知HP蛋白是肠上皮细胞释放铁所必需的亚铁氧化酶。它的亚铁氧化酶的活性,可以促进铁的释放。经免疫组化实验发现HP蛋白在大鼠正常海马CA1区也有大量表达,但在缺血区HP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弱,可能引起海马CA1区铁代谢紊乱,加重细胞损伤。此外,脑缺血再灌注期间大量产生的氧自由基是导致神经组织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番茄红素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而且实验发现,番茄红素的确能显著提高再灌注早期CA1区HP阳性细胞的数目。HP蛋白表达的增强可以促进铁从胞内向胞外的释放,减少胞内铁的含量,从而减轻由于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所以说番茄红素可能是通过增强HP蛋白表达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结论番茄红素能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性神经症状及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程度。番茄红素能通过提高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的HP蛋白表达的增强而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以上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发掘了番茄红素新的医疗用途,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领域,预示着很好的药用前景。(2)番茄红素能明显缓解海马锥体细胞的缺血坏死情况,对防止神经元变性损伤起到了保护作用。从而能防治脑缺血损伤。(3)本专利技术番茄红素来源丰富,可做成口服剂型,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不同实验组单位面积神经元数量分析(个/单位面积)图2为空白组尼氏染色(200×)照片图3为实验对照组尼氏染色(200×)照片图4为色拉油组尼氏染色(200×)照片图5为番茄红素组尼氏染色(200×)照片图6为实验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200×)照片图7为色拉油组免疫组化染色(200×)照片图8为番茄红素组免疫组化染色(200×)照片图I为不同实验组单位面积HP阳性细胞数量分析(个/单位面积)图1中*P<0.05表明差异显著**P<0.01表明差异极显著如图2所示,正常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层可分3~5层,结构清晰,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分布均匀,核仁清晰,规律排布,胞体大,突起细长,染色深而均匀。与图3所示实验对照组相比,缺血的一侧比正常的一侧相比锥体细胞排列散乱,胞体小,突起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番茄红素在制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番茄红素在制备防治脑缺血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番茄红素在制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番茄红素在制备防治脑缺血损伤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番茄红素在制药中应用,其特征在于是以番茄红素与不饱和磷脂乳化制成软胶囊药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彦忠,段相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