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多截面阻抗式双差压长腰内锥的多相流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70114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测量技术领域,涉及基于多截面阻抗式双差压长腰内锥的多相流测量方法,采用的传感器包括锥体节流件、收缩压降差压变送器、永久压损差压变送器,电学敏感传感器,该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采集由锥体节流件产生的两对差压信号;利用电学敏感传感器采集电信号;按照单节流件的双差压模型,计算总质量流量、各相质量流量及各相质量含率;根据差压信号和电信号测量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实现流型的分类、识别与预判,测混合流体介电常数采用电容模型,测混合流体电导率采用电导率模型,计算油气水三相流的过程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受多相流连续相是否导电的影响,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可获取测量信息多等特点。

Multi phase flow measuring method based on multi section impedance type dou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long waist con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luid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method based on multi phase flow type double differential cross section impedance of long waist cone more, the sensor comprises a cone throttling element,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the permanent pressure loss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mitter, electrical sensitive sensor, the measuring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wo of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generated by signal acquisition cone throttle; signal acquisition using sensitive sensor electric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ou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model of single throttle, calculate the total mass flow rate, the mass flow rate and the quality of each phase holdup;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ial pressure signal and electric signal measurement data,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attern recognition and anticipation, measurement of mixed fluid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of the capacitor model, measured the conductivity of fluid mixing by the conductivity model, calculating process parameters of oil gas water three-phase flow. The invention is not influenced by the conduction of multiphase flow continuous phase,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measuring accuracy, high reliability and multiple measuring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融合差压测量原理与电学测量原理 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连续相从导电相到非导电相范围内的多相流各相组分含率、流速及 流量等参数。本专利技术以油/气/水多相流测量为描述对象,但并不仅限于该应用,在其他工 业过程和化学反应中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仍适用。
技术介绍
多相流通常指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流动,包括气液两相流、气固两相 流、液固两相流、液液两相流以及气液液和气液固多相流等。管路内多相流经常出现在动 力、核能、化工、石油、制冷、冶金、管道输送、宇航、医药、食品等现代工程领域与设备中,如 不实现对其流动过程参数的准确测量就无法保证有关设备的可靠设计和安全运行。多相流 在自然界和工业过程中存在的广泛性和应用的重要性使其在国民经济和日常生活中占有 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动力工业及石化工业迅速发展,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促使多 相流领域研究工作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给予极大关注的前沿学科。由于多相流各相间存在界面效应和相对速度,相界面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随机变 化,致使多相流的流动特性远比单相流复杂,特征参数也比单相流多。目前油气水三相流测 量方法可以分为两方面1、将多相流视作气液两相流进行流量的测量。2、对多相流中各相 组分含率的测量。其中将多相流视作气液两相流测量流量的方法主要有相关法、容积法、 节流法、涡轮式检测法、激光多普勒法、PIV粒子成像测速法、热线热膜风速仪、过程层析成 像技术、核磁共振法以及科里奥利法等,这几种方法应用范围广泛,但需其他辅助测量手段 (如密度计等)测量含气率。相含率的测量方法有两种,一是间接法,即通过实验回归或理 论推导得出以气液两相介质的物性参数和工艺参数为函数的相含率计算式;二是测量装置 直接测量法,如电磁波检测法、电导法、电容法、热学法、微波法、Y组分表法和核磁共振法 等。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用测量装置直接测量法确定相含率。应用传统的单相流测量仪表与两相流辅助参数测量手段相结合是解决管道内多 相流过程参数测量问题的一种主要思路。差压式流量计,如孔板、文丘里管、喷嘴和内锥式 流量计等,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工业在线流量测量仪表,在多相流过程参数测量领域的 研究也比较普遍。其中内锥式流量计将流体节流收缩到管道中心轴线附近的概念从根本上 改变为利用同轴安装在管道中心的锥体将流体逐渐节流收缩到管道内壁,通过测量锥体前 后差压确定流体流量。内锥流量计能在更短的直管段条件下,以更宽的量程比对洁净或脏 污流体实现更准确、更有效的流量测量,但是其自身结构特点也存在一些缺点在锥体尾部 存在漩涡区造成此处取压信号存在脉动,使测量精度和重复性降低,且整体压损较大,如根 据多相流的流动特征对内锥式流量计做结构变形,如内文丘里管、纺锤体流量计和梭式流 量计等,能有效提高其在多相流测量中的精度和稳定性。基于电学敏感原理的多相流测量 方法已有较好的理论和应用基础,通过测量管道内流体的电学参数(电阻抗、介电常数等) 变化实现多相流各相组分含率的测量,该方法根据测量参数的不同而分为电容式、电导式5等模态。如果采用多模态传感器与多工作模式(激励测量策略)组合方法,利用各模态的测 量优势,通过组合优化可实现多相流过程参数的综合提取,及流动信息的全面准确地获得。专利CN99257650. 4、CN200420093532. 6、CN200420061026. 9 分别公布了一种用于 节流装置的异型文丘里管、纺锤体流量计、梭式流量计,均为克服内锥流量计一些不足而设 计的。异型文丘里管相对内锥流量计在腰部,增加等直径段,形成环形流通空间,有助于改 善流出系数的稳定性,但是将动能转化为势能的出口圆锥形扩散段短而角度大,流体通过 锥体后分离而产生漩涡,永久压损相对内锥流量计并无明显改善。纺锤体流量计和梭式流 量计十分接近,仅在外形轮廓上有所区别纺锤体流量计的节流件是流线型的纺锤体,而梭 式流量计的节流件是由前锥体、中间等直径段体和后锥体组成的梭形体,节流件沿管道轴 线安装,中间具有一段足够长的等直径段,与管道内壁之间形成均勻的环形通道。这两种变 形体在流出系数稳定性,抗扰流性及低压损性均优于内锥流量计,但是节流件过长G倍于 管道内径),在管径较大时显得比较笨重,并且测量多相流过程参数相对单一,需要配合其 他流量计才能完成过程参数的测量。专利CN86207384、CN200810151346. 6, CN03234526. 7 分别公布了文丘里管节流装置与孔板节流装置组合、内锥节流装置与文丘里管节流装置组合、双内锥节流装置组合及 英国Solartron公司提出的“混合器+双文丘里管”湿气测量装置,采用双差压法测量气液 两相含率及流量,即两种同类或不同类的节流装置组合测量气液两相流过程参数。利用均 相流模型,对不同流量系数的节流装置上得到的差压信号进行处理,获得气相质量含率,然 后由混合流体总的质量流量计算得到混合流体中气液分相流量,同时对气液流量进行温度 和压力补偿。该组合方法只适用于测量混合较均勻的两相流体,并且两个节流装置组装在 一起不能保证空间上的一致性,因此两相流在流动过程中流型和过程参数很难保持一致, 容易违背组合式测量的前提条件——两相流体流过每个组成部分时其基本参数不变的原 则,即存在原理性误差。专利US 5485743、US 5130661、US 6857323、US 6940286、CN99209502. 6、 CN200680055193. 4等公布了采用过程层析成像技术测量多相流过程参数。过程层析成像 由获取被测物场信息的敏感器空间阵列、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图像重建与物场参数提取 单元组成,敏感器阵列在一定的工作模式下依次在测量空间内建立敏感场,通过数据采集 及处理单元对反映不同敏感区域内被检测物场介质分布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然后使用 图像算法重建出反映介质分布的图像,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的信息处理方法提取所需的参 数。然而层析成像技术在实时性、测量精度和图像质量等方面尚未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且 多相流的快速变化特性与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的复杂性冲突,可能会导致计算结果存在 较大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测量多相流过程参 数,并根据各传感器自身特点实现传感器间的信号互补及冗余,实现测量最优化的多相流 测量方法。本专利技术可实现连续相从导电相到非导电相范围内的多相流过程参数,如分相含 率(截面相含率、质量相含率)、分相流速、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的准确测量,通过分析测量 信号进行流型识别,以优化测量结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的传感器包括锥 体节流件、收缩压降差压变送器、永久压损差压变送器,电学敏感传感器,所述的锥体节流 件为一种长腰内锥节流装置,由前段圆锥体、作为锥体腰部的中段柱状体、后段圆锥体三段 构成,通过支架同轴固定于管道中心,与管道的管壁形成环形流通空间;所述的收缩压降差 压变送器的两个取压孔,一个设置在锥体节流件上游处,另一个设置在环形流通空间处或 锥体尾部;所述的永久压损差压变送器的两取压孔分别设置在锥体节流件上游和下游压力 恢复处;所述的电学敏感传感器包括四组分布在环形流通空间不同截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截面阻抗式双差压长腰内锥的多相流测量方法,采用的传感器包括锥体节流件、收缩压降差压变送器、永久压损差压变送器,电学敏感传感器,所述的锥体节流件为一种长腰内锥节流装置,由前段圆锥体、作为锥体腰部的中段柱状体、后段圆锥体三段构成,通过支架同轴固定于管道中心,与管道的管壁形成环形流通空间;所述的收缩压降差压变送器的两个取压孔,一个设置在锥体节流件上游处,另一个设置在环形流通空间处或锥体尾部;所述的永久压损差压变送器的两取压孔分别设置在锥体节流件上游和下游压力恢复处;所述的电学敏感传感器包括四组分布在环形流通空间不同截面上的电极,该四组电极中有两组电极的结构和空间排列方式均相同,用于检测多相流的电导率,称为电阻电极对,另外两组电极的结构和空间排列方式均相同,用于检测多相流的介电常数,称为电容电极对;每组电极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内电极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外电极构成,内电极固定在锥体腰表面,外电极固定在管道内壁;测量时一次选通位于同一个截面上的一个内电极和其对应的外电极分别作为激励/测量电极与接地电极,该测量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采集由锥体节流件产生的两对差压信号:收缩压降差压信号Δp和永久压损差压信号δp;2)利用电学敏感传感器采集电信号;3)按照下面的单节流件的双差压模型,得到总质量流量、各相质量流量、各相质量含率与相含率之间的关系式:a.根据公式和计算出等效质量流量Wmtp1、Wmtp2,式中,ε为可膨胀性系数,C1为收缩压降Δp为差压信号标定出的流出系数、C2为永久压损δp为差压信号标定出的流出系数,A0为环形流通空间的流通面积,A为管道流通面积,β为流通截面的等效直径比,ρg为气相密度;b.将公式相比,计算L-M参数χ,式中,为两相流乘子,Wmg为气相质量流量,a1,b1,a2,b2为标定试验参数;c.根据公式得到气相质量含率x、液相质量含率1-x与截面含油率αo、截面含水率αw、截面含气率αg之间的关系式,式中,为两相流乘子,ρg为气相密度,ρl为液相密度,αo为截面含油率、αw为截面含水率、αg为截面含气率,ρo为油相密度,ρw为水相密度;d.根据公式得到气相质量流量Wg、液相质量流量Wl、总质量流量Wm与截面含油率αo、截面含水率αw、截面含气率αg之间的关系式;4)根据差压信号和电信号测量数据,进行流型的分类、识别与判断,判断出流体中连续相是导电相还是非导电相;5)根据连续相是否是导电相,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计算油气水三相流的过程参数,如果连续相是非导电相,采用的计算模型如下:a.根据电容电极对采集的电压信号,计算混合流体的介电常数εm;b.已知油相介电常数εo、水相介电常数εw及气相介电常数εg,根据公式(math)??(mrow)?(msqrt)?(msub)?(mi)ϵ(/mi)?(mi)m(/mi)?(/msub)?(/msqrt)?(mo)=(/mo)?(msub)?(mi)φ(/mi)?(mi)g(/mi)?(/msub)?(msqrt)?(msub)?(mi)ϵ(/mi)?(mi)g(/mi)?(/msub)?(/msqrt)?(mo)+(/mo)?(mrow)?(mo)((/mo)?(mn)1(/mn)?(mo)+(/mo)?(msub)?(mi)φ(/mi)?(mi)g(/mi)?(/msub)?(mo))(/mo)?(/mrow)?(mrow)?(mo)((/mo)?(msub)?(mi)φ(/mi)?(mi)w(/mi)?(/msub)?(msqrt)?(msub)?(mi)ϵ(/mi)?(mi)w(/mi)?(/msub)?(/msqrt)?(mo)+(/mo)?(msub)?(mi)φ(/mi)?(mi)o(/mi)?(/msub)?(msqrt)?(msub)?(mi)ϵ(/mi)?(mi)o(/mi)?(/msub)?(/msqrt)?(mo))(/mo)?(/mrow)?(mo),(/mo)?(/mrow)?(/math)(math)??(mrow)?(msub)?(mi)α(/mi)?(mi)o(/mi)?(/msub)?(msub)?(mi)ρ(/mi)?(mi)o(/mi)?(/msub)?(mo)+(/mo)?(msub)?(mi)α(/mi)?(mi)w(/mi)?(/msub)?(msub)?(mi)ρ(/mi)?(mi)w(/mi)?(/msub)?(mo)+(/mo)?(msub)?(mi)α(/mi)?(mi)g(/mi)?(/msub)?(msub)?(mi)ρ(/mi)?(mi)g(/mi)?(/msub)?(mo)=(/...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超魏灿董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