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管角螺网笼吊养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69486 阅读:3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角螺网笼吊养养殖方法。该方法利用直径为45~50cm的笼盘(1)和网目大小为0.5~1.5cm的聚乙烯网(2)构成的单层笼型的养殖笼具,吊养平均壳高30~40mm、平均体重2~3g的管角螺苗,每笼放养螺苗10~50只;将管角螺苗种装入养殖笼具后,挂入吊养池0.7~1.4m水层,笼间距为0.2~1m,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对网笼进行清洁,养成至收获。本发明专利技术最大程度地改善管角螺的生活环境,减少自身排泄物、残饵等污染而引起的病害发生,以及自相残食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管角螺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可减少投饵量、投饵次数和劳动强度。

Hemifusus tuba cage hanging breed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Hemifusus tuba cage hanging breeding method. The diameter is 45 ~ 50cm cage disc (1) and polyethylene net mesh size of 0.5 ~ 1.5cm (2) a single cage aquaculture cage, hanging average shell height 30 ~ 40mm, 2 ~ 3G, the average weight of Hemifusus tuba seedlings, each cage seedlings of 10 ~ 50. Only the seed into the breeding; Hemifusus tuba cage, hanging hang into the pool of 0.7 ~ 1.4m layer, the cage spacing is 0.2 ~ 1m, every 10 days of feeding shelled fresh oysters 1 times, each time before feeding on the net cage cleaning, develop to harvest. The present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 Hemifusus tuba living environment, reduce their excreta, bait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disease, and cannibalism of food,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rate of Hemifusus tuba, and can reduce the feeding amount, feeding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lab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水产养殖
,涉及贝类人工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管角螺 养殖的网笼吊养方法。
技术介绍
管角螺Hemifusus tuba(Gmelin)俗称“角螺、响螺”,是生活在潮下带浅海水深 11 42m的软泥和泥沙质的底栖肉食性贝类,从浙江以南都有分布,在两广以南沿海较为 常见,是浅海较大型的经济腹足类,成贝壳高12 20cm(约150 300g),最大壳高30cm(体 重500g以上),壳质坚厚,壳表面被有黄褐色或淡棕色细密而短生茸毛壳皮,其肉质味道鲜 美,营养丰富,商品价格昂贵,属名贵海鲜,深受人们喜爱,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贝类,畅 销国内外及港澳市场。到目前管角螺规格为1 2只/kg,市场收购价为380 400元,规 格为4 6只/kg的商品贝收购价为120 140元,经济价值极为可观,产品供不应求,是 出口创汇率较高的鲜活海产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管角螺的研究报道主要包括形态结构、生态习性、繁殖生物 学、人工育苗、人工增养殖技术以及生活史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生物学的研究。如公开 号为CN101496500A公开了一种管角螺养殖技术,该技术是利用面积为20m2的养殖池,在其 底部铺设布满通孔的水泥板,水泥板距离池底的高度为20cm,使池底与水泥板之间形成空 间;然后在水泥快上分别铺网布和细砂,进水管直通池底,池底有一排水孔,排水孔一端通 池外,池内的一端接有一条70cm高与水面垂直的塑料水管作为排水管;螺苗开始放养密度 为400 500粒/m2,随着个体的长大而逐渐减疏,后期养殖密度为30 40个/m2。综观上 述报道中,管角螺在养殖过程中使用网笼吊养技术均无涉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管角螺生活环境容易受自身排泄物、残饵等污染而引起管 角螺病害发生,以及自相残食的现象发生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管角螺养殖网笼吊养 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包括以下步骤①养殖笼具的制备养殖笼具由笼盘、聚乙烯网构成;②螺苗的放养养殖笼经彻底清洗、消毒后开始放养管角螺苗,将放有螺苗的养殖 笼放入吊养池塘0. 7 1. 4m水层,笼间距为0. 2 Im ;③日常管理在管角螺养成期间,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清 除牡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外附着生物,然后再投入足量带壳的鲜活牡蛎。所述笼盘包括上圈,下圈、支撑杆、固定杆,支撑杆均勻分散焊接在上圈与下圈之 间,固定杆焊接在下圈上。所述养殖笼具是单层笼型,笼目大小0. 5 1. 5cm ;所述笼盘的直径为45 50cm。所述管角螺苗的平均壳高30 40mm、平均体重2 3g。所述吊养池塘的水深为1. 5 2m。所述管角螺苗放养密度是每笼放养10 50个螺苗。所述聚乙烯网有网眼。经养殖实践证明,笼盘直径约为48cm,每笼放养20只螺苗,养殖效果最佳。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最大程度地改善管角螺的生活环境,减少自身排泄物、残饵等污染而引起的病 害发生,以及自相残食的现象,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管角螺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2)减少投饵量、投饵次数和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管角螺养殖笼具的透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管角螺养殖笼具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管角螺养殖笼盘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管角螺养殖笼盘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管角螺养殖笼具放置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笼盘1、聚乙烯网2、网眼3、上圈4、下圈5、支撑杆6、固定杆7、笼间距8。如图所示,笼具由笼盘1、聚乙烯网2构成,聚乙烯网2上有网眼3,所述的笼盘1 包括上圈4,下圈5、支撑杆6、固定杆7,支撑杆6均勻分散焊接在上圈4与下圈5之间,固 定杆7焊接在下圈5上。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利用直径规格为45cm,单层笼型,笼目大小0. 5cm的养殖笼进行管角螺 吊养。将养殖笼固定绑在养殖虾塘浮绠上,浮绠东西向长60m,池水深1. 5m。养殖笼在0. 7m 深的水层,笼间距0.2m。每个笼放养平均壳高30mm、平均体重2g的管角螺苗10只。管角 螺吊养期间,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清除牡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 外附着生物,然后投入足量带壳的鲜活牡蛎。平时每次投喂都对笼具进行一次简单清除,防 止附着藻类堵塞网眼,养成期间不再倒笼。只要笼子透水,笼子周围有点附着物,形成一个 小生态环境,对管角螺生长是有好处的,因此没有必要倒笼。养成期间,在平时加强网笼检 查,及时缝合网笼缺口,防止管角螺从网笼破损处或缝合处逃逸。实施例2 利用直径规格为48cm,单层笼型,笼目大小Icm的养殖笼进行管角螺吊 养。将养殖笼固定绑在养殖虾塘浮绠上,浮绠东西向长65m,池水深1.8m。养殖笼在Im深 的水层,笼间距0.5m。每个笼放养平均壳高34mm、平均体重2. 5g的管角螺苗20只。管角 螺吊养期间,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清除牡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 外附着生物,然后投入足量带壳的鲜活牡蛎。平时每次投喂都对笼子进行一次简单清除,防 止附着藻类堵塞网眼,养成期间不再倒笼。只要笼子透水,笼子周围有点附着物,形成一个 小生态环境,对管角螺生长是有好处的,因此没有必要倒笼。养成期间,在平时加强网笼检 查,及时缝合网笼缺口,防止管角螺从网笼破损处或缝合处逃逸。实施例3 利用直径规格为50cm,单层笼型,笼目大小1. 5cm的养殖笼进行管角螺吊养。将养殖笼固定绑在养殖虾塘浮绠上,浮绠东西向长70m,池水深2m。养殖笼在1. 4m 深的水层,笼间距lm。每个笼放养平均壳高40mm、平均体重3g的管角螺苗50只。管角螺 吊养期间,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清除牡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外 附着生物,然后投入足量带壳的鲜活牡蛎。平时每次投喂都对笼子进行一次简单清除,防止 附着藻类堵塞网眼,养成期间不再倒笼。只要笼子透水,笼子周围有点附着物,形成一个小 生态环境,对管角螺生长是有好处的,因此没有必要倒笼。养成期间,在平时加强网笼检查, 及时缝合网笼缺口,防止管角螺从网笼破损处或缝合处逃逸。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养殖笼具的制备养殖笼具由笼盘(1)、聚乙烯网( 构成;②螺苗的放养将养殖笼经彻底清洗、消毒后开始投放管角螺苗,再将放有螺苗的养殖 笼放入吊养池塘0. 7 1. 4m水层,笼间距(8)为0. 2 Im ;③日常管理在管角螺养成期间,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清除牡 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外附着生物,然后再投入足量带壳的鲜活牡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笼盘(1)包括上圈 ,下圈(5)、支撑杆(6)、固定杆(7),支撑杆(6)均勻分散焊接在上圈(4)与下圈(5)之间,固定杆(7)焊接在下圈(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笼具是单层 笼型,笼目大小0. 5 1. 5cm ;所述笼盘(1)的直径为45 5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角螺苗的平均 壳高30 40mm、平均体重2 3g。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养池塘的水深 为L 5 2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角螺苗的放养 密度是每笼放养10 50个螺苗。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网(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角螺网笼吊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养殖笼具的制备:养殖笼具由笼盘(1)、聚乙烯网(2)构成;②螺苗的放养:将养殖笼经彻底清洗、消毒后开始投放管角螺苗,再将放有螺苗的养殖笼放入吊养池塘0.7~1.4m水层,笼间距(8)为0.2~1m;③日常管理:在管角螺养成期间,每10天投喂带壳的鲜活牡蛎1次,每次投喂前清除牡蛎空壳及污物,清理笼内外附着生物,然后再投入足量带壳的鲜活牡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英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