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大水域浅水区候鸟栖息和水质净化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05128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大水域浅水区候鸟栖息和水质净化复合系统,其特征是若干生态浮床单元1和沉水植物定植桩2顺着水流方向依次安放在一起,生态浮床单元1的个数是根据当地水域的条件组合。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适应水位大幅变化的水域,并且在大水域的浅水区中可以为鸟类提供落脚的栖息点,所栽种的植物对于水质的净化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营造一种和谐的自然生态景观。

Composite system of migratory bird habitat and water quality purification in large water shallow water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rge area of shallow water habitat for migratory birds and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a plurality of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unit 1 and 2 submerged plants planting pile along the flow direction are put together, the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unit number 1 is based on the local water condition combination. The invention can adapt to water level changes significantly waters, and can provide a habitat for birds settled in shallow water area in the waters, the planted plant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can create a harmonious natural ecological landsc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大水域浅水区候鸟栖息和水质净化复合系统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技术将水生植物或部分陆生植物固定在浮床上,通过植物根系及根系附 着的微生物的吸收及降解作用,达到去除氮、磷等营养物,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 生物浮床具有直接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充分利用水面而无需占用土地等特点;能够在各 种水深条件的水体中应用,且造价低廉,运行管理相对容易。截至目前,生态浮床技术已在 世界范围内成为一项重要的水质改善技术,并已成功地应用在许多湖泊、河流的生态修复、 生态整治工程中。生态浮床技术已成为河湖受污染水体水质改善生态修复中常用的原位处 理技术。目前来说,大部分的浮床技术采用塑料泡沫板作为主体材料以增加浮力,一旦弃 用容易给水体带来二次污染。浮床形状也较为单一,多为简单的方形立式结构,抗水流的冲 击效果较差。种植植物时将泡沫板钻孔再移栽进去,这样一来容易限制植物生长的自由度 和种植的密度。而且目前的浮床系统仅能种植部分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对于引种沉水植 物则缺乏可行性。对于一些大型水域,经常会因为其中的大片的荒原低洼地或者天然湿地吸引很多 鸟类尤其是候鸟群落的栖息,对于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水域浅水区候鸟栖息和水质净化复合系统,其特征是若干生态浮床单元和沉水植物定植桩顺着水流方向依次安放在一起,生态浮床单元的个数是根据当地水域的条件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沛芳王超钱进侯俊敖燕辉彭志诚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