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0712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它将金葱粉制作到烫金材料的转移层上,消费者可用指甲抠刮的简单动作检测金葱粉的真实性;金葱粉的分布特征信息还被采集记录;承印物制造厂家利用现有烫金工艺与设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就可烫印生产出具有防伪功能的承印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承印物制造厂家节省专用设备的巨额投资、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Nails can be used to scrape the bronzing mark of green onion powd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ngernail scrape glitter powder bronzing logo, it will glitter powder production to transfer layer gilding material on the authenticity of consumers available fingernails scraping simple action detection glitter powder; distribution of glitter powder is also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recording; substrate manufacturers use the existing the stamp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the use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to produce the substrate with anti fake function; the invention can save the substrate and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s make huge investment, simplify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烫金材料领域,具体是关于在转移层内设置易于破坏性检测金葱粉的烫金标识。
技术介绍
《百度百科》关于“烫金材料”的技术说明如下按照材料类型可分为电化铝烫金, 色箔烫金,色片烫金,金属箔烫金和其他烫金箔烫金。电化铝箔是一种在薄膜片基上真空蒸镀一层金属箔而制成的烫金材料。第一层是基膜层,也称为片基层、载体层,它起支承其它各层的作用,厚度为12 25μ的聚酯薄膜或涤纶等。第二层是隔离层(亦称脱离层),烫金时便于基膜与电化铝箔分离。第三层是染色层(也是保护层或墨层),提供多种颜色效果,同时保护铝层。第四层是镀铝层,反射光线,呈现金属光泽。第五层是热熔胶层,其作用是将镀铝层等各层粘到纸张等承印物上。电化铝箔主要以金和银色为多,也有其它各种色彩的, 具有华丽美观、色泽鲜艳、使用方便等特点,适于在纸张、塑料、皮革、涂布面料、有机玻璃、 塑料等材料上进行烫金,是现代烫金最常用的一种材料。第二层至第五层所构成的若干层, 由于烫金后被转移到了承印物上,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转移层,转移层的厚度非常薄, 通常为2 5 μ m。现行烫金材料的转移层绝对不允许有任何颗粒杂质等异物,否则就是废品,无法烫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反其道而行之,提供一种在转移层内设置易于破坏性检测的、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特殊烫金标识。本专利技术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包括基膜层(1)和转移层(15);转移层 (15)包括脱离层(2)或/和油墨层(3)、热熔胶层(5),其特征在于转移层(15)增设有面积小于标识面积的金葱粉层),金葱粉层0')边沿(8)到标识边沿(10)的间距H为 0. 3 18mm ;标识边沿(10)上无金葱粉(7)残留(即被清除干净了)。为了保证金葱粉(7)能够很容易地被消费者用指甲刮掉,从而便于消费者检验其金葱粉(7)是否真的存在,以区别于印刷模仿的假金葱粉(即墨迹)。可进一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在热熔胶层(5)外面印设粘合剂层(4);粘合剂层(4)的面积小于热熔胶层 (5)的面积;金葱粉(7)的一面(被热压)粘附在转移层(15)上,具体可粘附在粘合剂层 (4)上,另一面暴露在外面;金葱粉(7)的厚度D、与转移层(15)的厚度Y之间的关系为 15Y彡D彡0. 3Y。这里所述转移层(15)的厚度Y是指无金葱粉区域(12)的厚度;也只有当15Y彡D彡0. 3Y时,标识上的金葱粉(7)才具有凸起的手感,才便于指甲刮掉检验。这样一来,本专利技术标识被烫印转移到承印物(11)上之后,其金葱粉(7)就会凸起于标识表面, 从而便于消费者用手摸到(即具有手感)、便于消费者很容易地用指甲将其刮出,以检验其金葱粉(7)的真实性。为了控制金葱粉(7)的分布密度和均勻度,粘合剂层(4)最好由一些分散的粘合剂点或/和线(6)构成;金葱粉(7)随机粘贴在粘合剂点或/和线(6)上。为了防止金葱粉(7)被粘合剂粘结的太牢固而不易被刮掉,最好在其表面包裹一层防粘涂层(13),例如硅油层等。为了便于热压固定金葱粉(7),所述粘合剂层(4)与热熔胶层(5)使用同一种热熔胶。为了准确鉴别真伪,可进一步采取如下措施。油墨层(3 )印有标识序号(9 )或/和条码,金葱粉(7)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被采集下来,结合标识序号(9) 一起存储在接入电话网或/和互联网的计算机信息库中,供大众调阅查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本领域的技术偏见——烫金材料转移层(15)内不能有任何颗粒杂质等异物。这是因为,现行烫金材料的转移层(15)内,若具有尺寸较大、强度较大的颗粒或丝状异物时,烫金加工时必然有一些颗粒或丝状异物会出现在烫金标识的边沿,将标识与其周围连接起来,导致转移层(15)无法完全扯断、无法顺利从基膜层上撕开而转移到承印物上,或者导致烫金标识的边沿被扯裂而出现锯齿状毛刺,或者产生烫印气泡和花斑而导致烫印次品大量增加。换言之,烫金材料内的杂质异物,破坏了烫金材料转移层(15)的烫印特征,使烫金材料无法正常加工使用。本专利技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在烫金材料内添加了金葱粉——粒状或丝状异物,并巧妙地保持了烫金材料的易断性,使烫金工艺免受异物杂质 (金葱粉)的影响,并能够让消费者使用极其简单的动作“指甲刮”来检测金葱粉的真伪,继而判断商品真伪。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指甲刮”的简单动作就可检验印刷仿制的假金葱粉(墨迹),正是这一人人都会、极其简单的检验方法“指甲刮”的创新设计,才使得仿制门槛大大提高,才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极好的防伪效果。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转移层很薄(2 5μπι)很不结实,因此只要用指甲对准金葱粉用力一刮,必然可以刮出。 相反,如果选用现行最薄的薄膜(12 μ m)覆盖保护金葱粉,用指甲对准金葱粉用力刮时,则很难刮出,其原因是薄膜(12 μ m)太厚太结实。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是一种方便易用的通用防伪烫金材料,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承印物制造厂家、利用现有烫金机(只需将刚性烫版更换成柔性烫版)就可在承印物上烫印出防伪标识。承印物制造厂家无需打印标识序号、无需拍摄金葱粉图像,可简化防伪生产工艺、节约防伪投资与成本。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综合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C-D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C-D处转移层(15)被烫印到承印物上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粘合剂层(4)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粘合剂层(4)与金葱粉层(4')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种金葱粉(7)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基膜层(即片基层)、2_脱离层(兼保护层)、3_油墨层、4-粘合剂层、4'-金葱粉层、5-热熔胶层、6-粘合剂点或线、7-金葱粉、8-金葱粉层边沿、9-标识序号、10-标识边沿、11-承印物、12-无金葱粉区域、13-防粘涂层、14-间距H、15-转移层。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制作一枚枚36mmX ^mm的矩形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如图1、图2、图6、图7所示,选择一种25微米厚的、双向拉伸耐高温PET透明薄膜卷料作为基膜层(1),在其一面涂布一层2微米厚的透明分离剂作为脱离层(2)兼保护层。在脱离层(2)上按照预先设定的间距喷印上标识序号(9)。在脱离层(2)上与标识序号(9)对应的位置,再印刷一些间距为3mm的、0. 3mm直径的UV胶点作为粘合剂点(6),并使UV胶点分布在一个个30mmX20mm的矩形范围之内。 标识序号(9)的油墨层(3)与粘合剂点(6)可以是同一层级,它们可共同设置于脱离层(2) 上的不同区域。从市场上采购一种金葱粉成品(本专利技术所述金葱粉包括其类似物),使用金葱粉撒粉机将2mm长、35 μ m厚、0. 2mm宽的片状金色金葱粉(7)条,撒到由粘合剂点(6)构成的粘合剂层(4)上,先烘干UV胶点,以便初步固定住被粘的金葱粉(7)条,然后再用负压强风吸附掉未被粘住的无胶区域多余的金葱粉(7)条,从而制作出金葱粉(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用指甲刮掉金葱粉的烫金标识,包括基膜层(1)和转移层(15);转移层(15)包括脱离层(2)或/和油墨层(3)、热熔胶层(5),其特征在于:转移层(15)增设有面积小于标识面积的金葱粉层(4′),金葱粉层(4′)边沿(8)到标识边沿(10)的间距H为0.3~18mm;标识边沿(10)上无金葱粉(7)残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发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