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部跟走式耕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具有:多个耕耘齿(120),这些耕耘齿被设置在主体(58)的前面;以及左、右驱动轮(11、11)。耕耘齿包括:设置在主体宽度中部的多个向前转动的齿(121,122)设置在所述向前转动的齿的横向外侧的多个反向转动的齿(123)。从侧面看,这些反向转动的齿被设置在相同的相位,以便同时挖入土壤。(*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部跟走式耕耘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后部跟走式耕耘机(walk-behind cultivator)的改进。
技术介绍
普通的后部跟走式耕耘机是通过设置在转动轴上的一些耕耘齿的转动来进行工作的,并且与这些耕耘齿一起被推进。那些耕耘机被称作前齿式(front-tine)耕耘机。然而,近年来,已经研发了一种前转式(front-rotary)耕耘机,即后部跟走式耕耘机,这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在设有驱动轮的主体前面设有一些耕耘齿。由于把耕耘齿设置在主体的前面,因此,这种前转式耕耘机有利于在畦头(headland)进行耕耘,并在操作期间允许操作者向前方看,从而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因此,这种耕耘机倍受关注(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3015821,日本技术公开No.昭-56-97903)。措辞“畦头”是指当耕耘机对矩形土地进行耕耘时剩下的那些未被耕耘到的区域。例如,当耕耘机平行于矩形土地的一侧边来回移动地进行耕耘时,为了在矩形土地的两端进行转向或进行类似操作,需要临时停止工作,从而会使一些区域未被耕耘到,这些未被耕耘到的区域就是所述的“畦头”。在日本专利No.3015821中公开的一种耕耘机被称作向下切割式(down-cut)耕耘机,这种耕耘机设有一些耕耘齿,这些耕耘齿从耕耘机的行进方向的前上方朝向土地转动,并且主要被用于破碎土壤。在日本技术公开No.昭-56-97903中公开的一种耕耘机被称作向上切割式(up-cut)耕耘机,这种耕耘机设有一些耕耘齿,这些耕耘齿从耕耘-->机的行进方向的后上方朝向土地转动,这种耕耘机主要被用于对土地进行除草。作为这种前转式耕耘机的一个例子,下面将参照图16来描述在日本专利No.3015821中公开的这种前转式耕耘机。图16所示的前转式耕耘机200是一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这种耕耘机在一主体202下部设有一传动箱203,在主体202上安装一台发动机201,传动箱203与一后部变速箱(rear mission case)204及一前部转动外壳205被模制成一个整体,一对左、右驱动轮207,207被安装在从变速箱204的后部突出的一轮轴206上,一转动副轴(countershaft)208被设置在变速箱204的前面,多个的耕耘齿210被安装在从转动外壳205的前部突出的一转动轴209上,在转动外壳205内一条链带213在转动副轴208的一驱动链轮211与转动轴209的一从动链轮212之间运行。发动机201是一种水平式发动机,该发动机具有向侧向突出的一输出轴214。一条皮带218在安装于输出轴214上的一驱动皮带轮215和安装于从变速箱204突出的一输入轴216上的一从动皮带轮217之间运行,从而把发动机201的动力传递到传动装置。发动机201的动力能通过轮轴206驱动左、右驱动轮207,207,并且能通过转动副轴208、链带213及转动轴209驱动所述的耕耘齿210。前转式耕耘机200的耕耘齿210在横跨主体202(横跨图面两侧)的宽度上被设置成四行。所有这些耕耘齿210都随着转动轴209沿一个方向进行转动,从而进行耕耘操作。附图标记219表示用作一主离合器的一张力辊,附图标记220表示一个手柄杆。利用所述的耕耘齿210进行耕耘会造成所谓的折断现象(或跳跃现象),在这种折断现象中,耕耘反作用力会使这些耕耘齿210向上弹起。所造成的这种折断现象会降低耕耘机200行进的直线性,从而会导致耕耘操作不充-->分,不能良好地对土地进行耕耘。当耕耘机200重量较轻的情况下,这种不良趋势显得尤为明显。在上述这种传统技术中,发动机201被设置在后轮轴206与前部转动轴209之间,使这种耕耘机200的重心向前偏移,从而使发动机的一部分重力作用在耕耘齿210上。结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耕耘齿210挖入地面Gr21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折断现象的发生。然而,仅采用这种结构,会使制耕耘齿210的挖掘程度以及对折断现象的防止上受到限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可以把发动机201或诸如平衡重(counterweight)的重荷载安装在耕耘齿210的前面或上面,以便增大作用在耕耘齿210上的重量分布。然而,这使得耕耘机200的重心太偏向前方,从而会使手柄杆220太重。尤其是在向下推手柄杆220使耕耘齿210抬升起来以便使耕耘机200进行转向时,向下压的力增加,会减小可操纵性。仅仅通过使耕耘机200的重心前移,会不恰当地增大操作者的工作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期望有这样一种前转式耕耘机,这种前转式耕耘机在主体的前面设有一些耕耘齿,所述的主体上设有驱动轮,这种耕耘机能防止折断现象的发生,能提高耕耘性能,还能降低操作者的工作负荷。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它具有:一主体;一发动机,被设置在所述的主体上;左、右驱动轮,被设置在所述的主体上,并由所述的发动机驱动;众多的耕耘齿,被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面,并由所述的发动机驱动,所述的耕耘齿包括:众多的向前转动的齿,被设置在所述主体宽度的中部;众多的反向转动的齿,在所述主体的横向方向上被设置在所述的向前转动的齿的外侧,从侧面看,所述的反向转动的齿被设置在相同的相位。-->把耕耘齿中的向前转动的齿设置在主体宽度的中部,把反向转动的齿设置在向前转动的齿的横向外侧,从而允许向前转动的齿可以从耕耘机的行进方向的前上方朝土地(向前)转动,并且允许反向转动的齿从耕耘机的行进方向的后上方朝土地(反向)转动。作用在向前转动的齿上的耕耘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朝向这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移动方向的前上方的,也就是说,与向前转动的齿的转动方向相反。作用在反向转动的齿上的耕耘反作用力的方向是朝向这种后步跟走式耕耘机移动方向的后方的,也就是说,与反向转动的齿的转动方向相反。于是,所述的作用在向前转动的齿上的反作用力和作用在反向转动的齿上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如果所有的耕耘齿都是向前转动的齿,那么,耕耘反作用力就会较大,这就难以防止因耕耘反作用力而发生的折断现象。在本专利技术中,由反向转动的齿进行耕耘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由向前转动的齿进行耕耘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于是,就可以地防止因耕耘反作用力而发生的折断现象。随着耕耘机的推进,位于主体宽度中部的向前转动的齿就能向前转动,并挖入土地,从而进行耕耘操作,这样,就朝耕耘机主体后侧挖出被耕耘的泥土。从侧视图看,把反向转动的齿设置在相同的相位,这样,随着后部跟走式耕耘机的推进,可以使设置在向前转动的齿的横向外侧的反向转动的齿进行反向转动,以便同时挖入土地,朝耕耘机主体前侧挖出被耕耘的土壤。与其它不同的挖掘方式相比,反向转动的齿同时挖入土地,这样也能增大挖掘程度。于是,就增大了反向转动的齿的耕耘深度,提高了耕耘性能。反向转动的齿同时挖入土地,这能使作用于反向转动的齿上的耕耘反作用力大致相等。这种大致相等的耕耘反作用力可以防止折断现象不稳定地发生,并且可以防止发生俯仰现象(在这种现象中,耕耘机象跷跷板一样-->来回摆动)。这就防止耕耘机发生蛇形前进,增大移动的直线性和可操纵性,并且提高了工作性能,加快了耕耘操作。甚至在耕耘机的重量较轻时,也无需通过把发动机或一个重的荷载例如一个平衡重放置在耕耘齿的前面或上面,来增大作用在耕耘齿上的重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包括: 一主体(58); 一发动机(20),设置在所述的主体上; 左、右驱动轮(11、11),设置在所述的主体上,并由所述的发动机驱动; 多个的耕耘齿(120),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面,并由所述的发动机驱动,所述的耕耘齿包括: 多个向前转动的齿(121,122),设置在所述主体宽度的中部; 多个反向转动的齿(123),在所述主体的横向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的向前转动的齿的外侧,从侧面看,所述的反向转动的齿设置在相同的相位。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1-16 008013/2002;JP 2002-10-25 311020/20021、一种后部跟走式耕耘机,包括:一主体(58);一发动机(20),设置在所述的主体上;左、右驱动轮(11、11),设置在所述的主体上,并由所述的发动机驱动;多个的耕耘齿(120),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前面,并由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冈政敏小林秀明太田能司神原史吉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