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454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口服中药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苦地丁、黄芩、金银花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苦地丁为主药强化了抗菌消炎作用,疗效确切,成本低廉,为临床治疗急性咽炎提供新的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咽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医药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
技术介绍
急性咽炎为咽部粘膜的急性感染,中医称之为“喉痹”,一年四季皆有发病,为临床上常见的咽部疾病。主要因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或病毒所感染。诱因为气候的急剧变化,疲劳,烟酒过度;或长期受化学气体、粉尘等刺激;或因患鼻窦炎等,使机体抵抗力减弱,细菌或病毒乘虚侵入而致病。并发病较多,直接蔓延或经淋巴和血循环感染,常见者有中耳炎、鼻窦炎、颈淋巴结炎,败血症、关节炎和心肾并发症。西医治疗急性咽炎多以使用抗生素为主要手段,如以青霉素为首选,其它如红霉素、庆大霉素或氯霉素等,此类药物治疗细菌感染者疗效较好,但均有一定副作用。中医对咽喉疾病具有独到认识和独特治疗方法,目前已有的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制剂较多,这些中药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存在着抗菌消炎作用不强、疗效不确切、成本高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避免已有技术的不足和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本专利技术以苦地丁为主药强化了抗菌消炎作用,疗效确切,成本低廉,为临床治疗急性咽炎提供新的产品。本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咽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苦地丁、金银花、黄芩。为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还与原料药牛蒡子、桔梗相组合。为了获得最佳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还与原料药玄参、甘草相组合。本专利技术选择上述原料药进行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有效治疗急性咽炎。本专利技术药物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咽炎(风热证喉痹)。症见咽痛,吞咽不利,口微渴,发热,微恶寒,咽部稍红或鲜红水肿,悬壅垂红肿,咽后壁滤泡增生,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本专利技术由苦地丁、黄芩、金银花三味药组成。其中苦地丁性味苦、寒,重在清热解毒,以消咽肿而止疼痛,此为君药。黄芩苦、寒之品,清热解毒,泻肺火而消咽肿疼痛;金银花甘、寒之剂,清热解毒,凉散外感风热,治喉痹肿痛,该二药共为臣药,以加强君药苦地丁的清热解毒之力,而收利咽止痛之功效。上述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咽炎,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还与牛蒡子、桔梗、玄参、甘草组合。其中牛蒡子性味辛、苦,寒,辛以宣肺利咽,寒以解毒清热,为疏散外感风热,治疗咽喉肿痛之习用药物;桔梗味苦、辛,性平,宣肺利咽而治咽痛、音哑,牛蒡子、桔梗二药既可助苦地丁、金银花、黄芩以清热解毒,又具宣肺利咽之效,为佐药;玄参性味甘、苦、咸,微寒,解毒泻火,凉血滋阴,佐以玄参,既可解毒泻火,又具《时病论》治外感风热,予以清热保津之意,以防止热盛伤津。甘草味甘,性平,具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功效,与桔梗为伍,是为甘桔汤,乃宣肺利咽、解毒止痛之名方,桔梗甘草共为使药(桔梗为佐使药)。本品诸药为伍具清热解毒,宣肺利咽,消肿止痛之功能。主治急性咽炎(风热证喉痹)。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其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专利技术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苦地丁40~55份、金银花8~11份、黄芩8~11份。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分重量份还可以是苦地丁40~55份、金银花8~11份、黄芩8~11份、牛蒡子18~11份、桔梗8~11份。本专利技术药物进一步各组分的重量份为苦地丁40~55份、金银花8~11份、黄芩8~11份、牛蒡子8~11份、桔梗8~11份、玄参8~11份。本专利技术药物进一步各组分的重量份还可以为苦地丁40~55份、金银花8~11份、黄芩8~11份、牛蒡子8~11份、桔梗8~11份、玄参8~11份、甘草4~6份。更为优选的重量份范围为苦地丁48~50份、金银花9~10份、黄芩9~10份、牛蒡子9~10份、桔梗9~10份、玄参9~10份、甘草4~5份。本专利技术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常规内服制剂,如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药效学实验和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实施例处方苦地丁1000g,金银花200g,黄芩200g,牛蒡子200g,桔梗200g,玄参200g,甘草100g。生产工艺将桔梗、甘草粉成细粉。黄芩共加17倍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过滤,用盐酸调pH值沉出黄芩甙,减压烘干,粉成细粉。苦地丁、金银花、牛蒡子、玄参及剩余甘草共加18倍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放冷,加乙醇醇沉,搅匀,静置,滤取乙醇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加入上述细粉,一步制粒,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质量标准本药为薄膜衣片,外观为光滑的淡黄色,除去薄膜衣为棕褐色,气微,味苦、微甜。功效为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宣肺利咽,消肿止痛。主治急性咽炎(风热证)。口服用量一次2片,重度患者一次3片,一日3次。处方药材均收载于中国药典,针对所用药材建立了绿原酸、甘草次酸、苦地丁、桔梗4项薄层鉴别方法。采用高压液相法测定成品的黄芩甙含量,同时进行了样品的提取方法、测定条件、标准品线性关系考察、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回收率等方法学研究,通过对多批样品进行含量测定,最终规定黄芩甙的含量每片不低于12.00mg。药效学实验本专利技术药效学研究,经多种实验动物模型和检测手段证实,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杆菌、白色念珠菌、梭状杆菌、枯草杆菌、卡它布拉汉氏菌,溶血性B链球菌等,均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能降低小鼠肺炎病毒所致小鼠肺指数增高和死亡率;对吸附霍乱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有显著的降低作用;能显著地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显著减少醋酸引起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对甲醛致痛有保护作用;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临床试验本药的临床观察分II、III期两阶段进行,II采用双盲法,II、III期临床均多中心随机分组进行。本品为口服药物,每次服用2片,重症服用3片,每天3次,一个疗程5天。II期临床100例本品组,100例万通炎康片对照组,5家临床试验单位。III期临床300例本品组,100例对照组,5家临床试验单位。符合急性咽炎诊断标准及中医风热证辨证标准者;年龄在18~65岁之间;急性起病,病程在2天内;根据本品所治疗疾病的特点,采取门诊病例为主,门诊病例应严格控制可变因素。疾病轻重分级标准采用见症积分法计算积分,以积分多少作为病情轻重分级标准。疗效判定分为临床痊愈、临床显效、临床有效、临床无效四级。对临床试验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跟踪观察记录,随访,并及时进行处理,进行客观评价。认真记录临床试验结果,填写临床观察表,由临床负责单位汇总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本药II期临床试验总结,试验目的是评价本药治疗急性咽炎风热证的有效性、安全性。试验设计为平行对照、分层区组随机、多中心试验。受试人群为符合急性咽炎诊断及中医风热证辨证。治疗方案,本药,口服,每次2片,一日3次。重度患者每次3片,一日3次。疗程5天。万通炎康片,口服,每次2片,一日3次。重度患者每次3片,一日3次。疗程5天。主要疗效指标,咽痛、咽干灼热、咽粘膜悬雍垂红肿。次要疗效指标,发热、咽后壁淋巴滤泡、咽侧索红肿、恶风等,咽拭子培养,血白细胞总数。安全性指标,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苦地丁、金银花、黄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原料药制成苦地丁、金银花、黄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重量份是苦地丁40~55份、金银花8~11份、黄芩8~11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牛蒡子、桔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的重量份是苦地丁40~55份、金银花8~11份、黄芩8~11份、牛蒡子18~11份、桔梗8~11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服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玄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性咽炎的中药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庭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