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无磷缓蚀阻垢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6041437 阅读:3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无磷缓蚀阻垢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是依据水源水质不同,由缓蚀剂、阻垢分散剂、稳定剂、荧光示踪剂及去离子水复合配制成不同配方的无磷缓蚀阻垢分散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循环水中投加浓度按补充水量计为50~80mg/L,以荧光强度计投加浓度3~4mg/L,可广泛地适用于硬度加碱度小于1100mg/L,氯离子小于1000mg/L,pH6.8~9.5,浊度小于20NTYU的循环水水质中;特别适用长江中下游水源水质的循环水5倍以上高浓缩倍数运行,阻垢缓蚀性能能够满足GB?50050-2007工业循环水设计规范规定要求,具有易于水解、无磷、环保、抗氯性强,适用于自动加药控制使用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保护
,涉及一种处理循环冷却水的高效无磷 阻垢分散剂及其定制化生产工艺及成套应用技术。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上发达国家已达到80% -90%,水的浓缩倍 率已达到6-8倍。而我国水的利用率平均不到50%,循环冷却水的浓缩倍率绝大多数在2-3 倍的水平,从节能节水来说,这无疑是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了节约水资源需要提供水的重复 利用率,而在水的重复利用过程中会产生结垢、腐蚀、菌藻和粘泥繁殖等问题,一次必须投 加一定量的水质稳定剂,如阻垢缓蚀剂、杀菌灭藻剂。而目前国内循环冷却水处理常用的阻 垢缓蚀剂有聚磷酸盐、磷酸酯、有机磷酸盐和丙烯酸类共聚物等。其中,有机磷酸盐类药剂 以其高效兼有缓蚀与阻垢双重功能而被应用的最为普遍,但由于其含磷量高,排污时会有 大量的磷酸盐排入环境,易造成水系富磷而形成“赤潮”,使水中缺氧,影响水生物的生存。 为此目前我国已对磷的排放作出了严格的控制(废水排放一级标准P<0. 5mg/L,二级标准 P < 1. Omg/L)。因此,从九十年代初一些发达的国家就开始研究水处理剂的无磷和无磷化 处理技术,特别是无磷化处理,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效无磷缓蚀阻垢分散剂,其特征在于该高效无磷缓蚀阻垢分散剂由缓蚀剂、阻垢分散剂、稳定剂、荧光示踪剂及去离子水复合配制成,该产品以质量百分数为基准,其组成为:1%~10%N-月桂酰基氨酸、1%~5%钼或钨酸盐、1%~2%噻唑、1%~10%无水氯化锌、1%~30%丙烯酸-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共聚物及1%~10%聚丙烯酸钠、1%~5%二甲基甲酰胺、1%~10%的示踪剂,余量为去离子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孙轶民曾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大开元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