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竭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08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龙血竭软胶囊及制备方法,由药液和囊壳两大部分构成,药液中按重量百分比含有粒度不低于200目的龙血竭10~50%,并含有稀释剂;囊壳中含有明胶和甘油,明胶和甘油的用量按重量比为10∶4~6,其加工工艺:将龙血竭进行超微粉碎200目以上,加入溶剂稀释剂中,充分搅拌、混合、筛滤、脱气,将上述物质用软胶囊包装机制成软胶囊,洗净、干燥、包装即得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使龙血竭微粉在油性稀释剂中形成稳定、均一的混悬体系,具有含量准确、分散性好、生物利用度和吸收率高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外观和稳定性,经临床前实验证明,龙血竭软胶囊较龙血竭硬胶囊具有更好的药用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制造技术,尤其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龙血竭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龙血竭是从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成份,干燥后呈红棕色至深棕色块,易溶于高浓度醇,不溶于水。具有活血化瘀、收敛止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抗菌消炎、敛疮生肌、补血益气等功效。龙血竭制剂类药品疗效确切,得到了广大医患的认可,至今未曾出现不良反应的文献报到。1971年,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在云南南部热带雨林中发现剑叶龙血树后,成功开发出国产血竭,也就是现在的龙血竭。经30多年的开发研究,现已有散剂、胶囊剂、片剂等剂型。现有剂型的加工方法通常是采用常规粉碎方法,粉碎粒度较大,一般在50~100目,然后加工成各种制剂。由于龙血竭溶解性差,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脂类,而人体消化系统又不易将大颗粒龙血竭分解,造成现有剂型的生物利用度较低。随着龙血树资源的日趋减少和国家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研制一种提高龙血竭生物利用度的制剂,减少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必然是一种利国利民的举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的提高龙血竭的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血竭软胶囊,由药液和囊壳两大部份构成,其特征在于药液中按重量百人分比含有粒度不低于200目的龙血竭10~50%,并含有稀释剂;囊壳中含有明胶和甘油,明胶和甘油的用量按重量比为10∶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血竭软胶囊,由药液和囊壳两大部份构成,其特征在于药液中按重量百人分比含有粒度不低于200目的龙血竭10~50%,并含有稀释剂;囊壳中含有明胶和甘油,明胶和甘油的用量按重量比为10∶4~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血竭软胶囊,其特征在于稀释剂是玉米油、大豆油、红花油、花生油、紫苏子油、芝麻油、葵花子油、核桃油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联荣
申请(专利权)人:西双版纳雨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