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40461 阅读:3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该方法所得的互联结构解决了树形结构的一些不足,能够达到比树形结构更小的平均跳数、更强的容错保护,以及使用更少的额外交换节点和链路。同时,胖树结构可以看作是多棵单树结构的重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胖树结构,以减小其平均跳数和增强其容错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和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在并行互联网络、多处理器系统、片上网络等领域,树形交换结构以其平均跳数小、寻路方式简便、以及天然的汇聚特性等优势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众所周知的是,树形结构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由于树形结构高度的汇聚特性,使得在接近树根的地方,链路往往需要非常大的容量才能满足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而一旦树形结构中某条链路或者某个节点发生失效,则故障点以下的所有点都会随之失效,当这种情况发生在接近树根节点的地方时,问题尤为严重。为了解决树形结构的这些不足,目前常见的办法是采用胖树结构。然而,胖树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往往需要引入大量额外的交换节点和链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该互连结构减小了树形结构的平均跳数,一定程度上均衡了树形结构的流量,增多了树形结构的容错路径进而提高网络的容错性能。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是这样解决的:提供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①设定存在一个已有的树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从根节点R开始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①设定存在一个已有的树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从根节点R开始由上而下总共具有m层,m大于2,共c个节点,其中根节点R位于第1层;②定义对于第n层的任意两个节点Ni和Nj,n大于2,如果它们各自在第(n-1)层的父节点Pi和Pj(Pi和Pj可能重叠),具有同一个第n-2层的父节点Ri,则称这些节点Ni、Nj、Pi、Pj和Ri属于同一个域Di,记作Ni,Nj,Pi,Pj,Ri属于Di,其中唯一的第n-2层节点Ri称为该域的根,显然,对于任意第n层(n大于2)的所有cn个节点而言,如果n-2层总共有cn-2个节点,则第n层最多能以划分为cn-2个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形拓扑的同层域内互联结构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①设定存在一个已有的树形拓扑结构,该结构从根节点R开始由上而下总共具有m层,m大于2,共c个节点,其中根节点R位于第1层;②定义对于第n层的任意两个节点Ni和Nj,n大于2,如果它们各自在第(n-1)层的父节点Pi和Pj(Pi和Pj可能重叠),具有同一个第n-2层的父节点Ri,则称这些节点Ni、Nj、Pi、Pj和Ri属于同一个域Di,记作Ni,Nj,Pi,Pj,Ri属于Di,其中唯一的第n-2层节点Ri称为该域的根,显然,对于任意第n层(n大于2)的所有cn个节点而言,如果n-2层总共有cn-2个节点,则第n层最多能以划分为cn-2个域,且第n层的任意一个节点Ni属于且仅属于其中的某一个域Di,i=1,2,…,cn-2;③从第3层的节点开始逐层往下对整个树进行域的划分,最终能得到c1+c2+…+cn-2个不同的域,记dmax=c1+c2+…+cn-2,对任意一个域Di,假设它的根Ri在全树的第n层,则需要在第n+1层增加一些同层域内互联节点,使得域Di内的所有第n+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都杨成王京梅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