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连小强专利>正文

原木门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837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原木门扇,属于木质门扇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原木门扇,其由门边竖、横档和门堵板通过榫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门边竖和所述横档仅在它们的拼接处未覆盖油漆层,所述门堵板的表面全部覆盖油漆层。该原木门扇既能克服传统的原木门扇易膨胀或收缩导致产生裂痕的缺点,又克服了易脱胶不牢固的缺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质门扇。
技术介绍
原木门扇通常都采用榫接框架结构。传统的原木门扇制作方法大体经过木作加工 制成门边竖、横档及门堵板;将门边竖、横档及门堵板拼装成门毛坯;对门毛坯进行修整; 整体油漆等四道连续流程。尽管正常的原木材料都经过脱脂烘干,然后进行木作加工,但是 这样制作出来的原木门扇经过四季交替,随着原木门扇木料含水率的变化,容易导致门边 竖和横档及门堵板膨胀或收缩,进而漆面产生裂痕,影响原木门扇的整体美观。公开号为CN 1657735A、名称为“一种原木门扇及其制作方法”公开日为2005年8 月M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出了 一种原木门扇,门立枋和横档及门堵板全部采用榫接 构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块门立枋和横档及门堵板分别进行了全封密的油漆;全 封密油漆过的门立枋和横档及门堵板榫接处涂有粘合剂,胶合拼装成门扇。该原木门扇的 榫接处油漆后再涂粘合剂,由于油漆与粘合剂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粘合力不牢的缘故,导 致该原木门扇产生易脱胶不牢固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制门实践,专利技术了一种原木门扇,该原 木门扇既能克服传统的原木门扇易膨胀或收缩导致产生裂痕的缺点,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 所述的专利提出的原木门扇的拼接处具有的易脱胶不牢固的缺点。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原木门扇,门边竖、横档和门堵板通过榫接形成框架结构,所述门边竖和所述 横档仅在它们的拼接处未覆盖油漆层,所述门堵板的表面全部覆盖油漆层。所述的榫接形 成框架结构是指在门边竖及横档上设置榫槽,通过该榫槽围合门堵板上与所述榫槽相适应 的周缘而实现榫接形成整体框架。而门边竖与横档的拼接处未覆盖油漆层的目的是为了在 拼接处涂上粘合剂后获得较强的粘合力,而该拼接处的粘合力对于原木门扇的牢固性非常 关键。上述的原木门扇中,所述门边竖与所述横档的拼接处优选设置对应的横向木栓 孔,所述木栓孔内设有木栓。设置木栓与木栓孔可以使得门边竖与横档之间的拼接更牢固, 因而整体的原木门扇框架更牢固。所述木栓和木栓孔的这种连接也可称为木钉榫接或木牙 榫接,属于木工中榫接的一种。上述的原木门扇中,所述原木门扇的表面各门边竖、横档及门堵板的拼接处预留 工艺收缩缝。预留的工艺收缩缝可以将原木门扇的膨胀或收缩限制在收缩缝处,因此使其 不影响整体的美感。上述的原木门扇中,优选在门边竖和/或横档的榫槽内设有弹性垫片,该弹性垫 片优选为采用橡胶垫片。通过在所述凹槽内设置弹性垫片如橡胶垫片,可以使得本技术的原木门扇安装起来更容易,安装后的原木门扇更牢固,即使本技术的原木门扇发 生一定的膨胀或收缩,也可以通过设置的弹性垫片如橡胶垫片来缓冲,使得本技术的 原木门扇不因此而变形或裂开。本技术在木作加工制成门边竖、横档及门堵板后,在门边竖和横档榫接处贴 上胶纸,再分别进行油漆,然后将胶纸撕掉,再在无油漆的榫接处涂上粘合剂,然后拼装成 本技术的原木门扇。通过这种制作方法制作的原木门扇完全能够克服传统原木门扇易 膨胀或收缩的缺点,同时,在油漆前先在榫接处贴上胶纸,使得后续步骤中所涂的粘合剂直 接与木料粘合,因而保持了较强的粘合力,因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所述专利的原木门扇具 有的粘合力不足导致的原木门扇不牢固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木门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A处放大后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B处放大后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配合附图以一个具体实施例并结 合它的制作过程详加说明。第一道流程,木作先进行木作加工制成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上横档3、中横档 4、下横档5,第一门堵板6、第二门堵板7,如图1所示。其中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内侧 的榫头中央开有一道榫槽,该榫槽的两条边棱作有内倒角,以形成门边竖与门堵板拼接处 的预留工艺收缩缝,具体情形将在后面说明。上横档3、中横档4及下横档5的立端面向内 凹,其形状与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内侧榫头相配合,特别是立端面内凹部的中央伸出一 道榫头,该榫头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内侧榫头中央的榫槽相配合。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 2内侧的榫槽中,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拼接处都设置对应的横向木栓孔,请参考图 1-2。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立端面的两条边棱作有外倒角,以形成横档与门堵板 拼接处的预留工艺收缩缝,具体情形将在后面说明。上横档3、下横档5的内侧横端面及中 横档4的上下横端面做成如上述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内侧那样的榫头,不再赘述。第一 门堵板6、第二门堵板7的周缘做成向内收拢的阶梯状,中央为外凸的榫头,其榫头的厚度 与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榫槽相配合,请参考图3。第二道流程,油漆在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与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拼 接处贴上胶纸,然后对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与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和第一门堵板 6、第二门堵板7分别进行整体油漆。等油漆完全干燥后,将拼接处的胶纸撕掉,再进行第三道流程,拼装将上述油漆 过的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木栓孔中打入木栓8,再在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 之间分别拼接第一门堵板6、第二门堵板7,组成拼接好的横档及门堵板组件。最后使上述 油漆过的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上的各横向木栓孔与拼接好的横档及门堵板组件上各横 档对应的木栓8对齐,将上述撕去胶纸的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2与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 档5的各拼接处涂上粘合剂,胶合拼装成原木门扇,如图1所示。在原木门扇表面左门边竖41、右门边竖2与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拼接处,前面提到的上横档3、中横档4、下 横档5的立端面的两条边棱的外倒角,构成预留工艺收缩缝9,如图2所示。同理可以理解 图3中示出的预留工艺收缩缝1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在左门边竖1、右门 边竖2的榫槽内设有橡胶垫片11,可以使得第一门堵板6、第二门堵板7与左门边竖1、右门 边竖2之间的拼接有一弹性缓冲,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门堵板6、第二门堵板7 的木材纹理为木材的导管为竖直方向,与左门边竖1、右门边竖的长度方向平行。若门堵板 的木材纹理为木材的导管水平方向,则宜在上横档3、中横档4、下横档5的榫槽内设置橡胶 垫片11。拼装完成,粘合剂固化后,本技术的原木门扇便制作完成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依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涵盖的范 围。权利要求1.一种原木门扇,门边竖、横档和门堵板通过榫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 边竖和所述横档仅在它们的拼接处未覆盖油漆层,所述门堵板的表面全部覆盖油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竖与所述横档的拼接处设 置对应的横向木栓孔,所述木栓孔内设有木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原木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木门扇的表面各门边竖、 横档及门堵板的拼接处预留工艺收缩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处的榫槽内设有弹性垫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原木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木门扇,门边竖、横档和门堵板通过榫接形成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边竖和所述横档仅在它们的拼接处未覆盖油漆层,所述门堵板的表面全部覆盖油漆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连小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