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艾滋病中药,它能促使艾滋病毒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快速回升,恢复免疫系统功能,并能抑制病毒的复制,杀死艾滋病毒,从而可增强病人体质,改善病人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甚至有个案病例艾滋病毒抗体检测转阴。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费用低廉,易被多数病人接受。(*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艾滋病的药品,特别是一种治疗病艾滋病中药。
技术介绍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性疾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后差,死亡率很高。目前,对艾滋病尚无有效地预防疫苗和特效的治疗药物。但是,当前在世界上普遍采用一种由多种药物联合治疗艾滋病的所谓“鸡尾酒疗法”,以此来使艾滋病人体内的病毒下降,延长病人的生命,并不能得到根治。而且在我国采用“鸡尾酒疗法”中的多种药物系进口药物,还需长期服用,这样,不但药费昂贵,且药物的毒副反应较大,使绝大多数病人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艾滋病中药,它能够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可促使艾滋病毒感染者体内的免疫细胞快速回升,恢复免疫系统功能,抑制病毒的复制,杀死病毒,并且毒副作用甚微。本专利技术是将姜石(又名料姜石)、炒石灰、血余炭、党参、当归、黄芪、甘草,分别进行加工制成粉后,再均匀混合制成速溶颗粒,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该组合物中按重量配比计算如下姜石6-12g,炒石灰0.6-0.8g,血余炭0.1-0.2g,党参0.6-0.8g,当归0.2-0.3g;黄芪0.4-0.6g,甘草0.1-0.2g。该配方中的姜石采自大地地面,市场上尚无销售。在姜石中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铝、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三氧化硫以及钼和铀。其功能可止血消炎,利痰杀菌、降低水中亚硝胺含量、杀灭霉菌与真菌毒素(见《癌瘤中医防治研究》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出版)。当姜石所含放射性的铀进入艾滋病毒感染者体内后,铀粒子发出的射线会杀死本性活跃,生命力旺盛的艾滋病毒。而周围组织的活性较为迟钝,接受铀射线十分微弱,短时间内容易自行修复,不会造成损伤。而石灰市场上有售,它具有燥湿杀虫、蚀恶肉之功能。血余炭具有和中解毒、益精养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党参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生津,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当归具有和血养血之功能,可增强免疫力。黄芪具有补气升阳、滋肾补脾之功能,可增强免疫力。甘草具有调和、解毒之功效。总之,上述诸成分配合具有和中解毒,益精养气,和血养血,补气升阳,滋肾补脾的功能,可增强免疫力,抑制病毒复制,进而杀死病毒的综合功效,可达到驱邪扶正之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由天然中药制成,它集解毒,益精养气,和血养血、补气升阳、滋肾补脾、增强免疫力,杀灭病毒等多种效能。当本药物进入病人体内后,由于艾滋病病毒在免疫细胞内复制活跃,可能会对铀粒子产生较强的亲和力,这样铀粒子发出的射线就会将病毒抑制杀死,由于排毒反应明显,致使病人体内的病毒迅速减少。同时,该药中在以血余炭为主的其他成份的协同作用下,能促使免疫细胞快速回升,使CD4细胞在原来被破坏的基础上回升350-600,重新健全免疫系统,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另外,对于免疫细胞功能异常,但尚不属于艾滋病晚期患者,且尚无服用过其他抗病毒药物的病人,服用本药品30-80天后,能使其免疫系统功能恢复正常。从而可增强病人的体质,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甚至有个案病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转阴。并且,该药物无明显毒副反应,费用低廉,易被多数病人接受。但该药物对艾滋病晚期患者效果欠佳。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6g,炒石灰粉0.6g,血余炭粉0.1g,党参粉0.6g,当归粉0.2g,黄芪粉0.4g,甘草粉0.1g。上述各成分中的姜石粉为自制粉,即将从大地上采集的姜石洗净、粉碎、过医用筛子而制成。炒石灰粉为自制粉,系将从市场上购买的石灰,粉碎,炒成牙黄色,过医用筛子制成。其他各成分均系从市场上购买后,经粉碎,过医用筛子而制成。实施例2 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7g,炒石灰粉0.7g,血余炭粉0.1g,党参粉0.7g,当归粉0.2g,黄芪粉0.3g,甘草粉0.1g。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8g,炒石灰粉0.6g,血余炭粉0.2g,党参粉0.6g,当归粉0.3g,黄芪粉0.5g,甘草粉0.1g。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9g,炒石灰粉0.8g,血余炭粉0.1g,党参粉0.7g,当归粉0.2g,黄芪粉0.4g,甘草粉0.1g。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10g,炒石灰粉0.6g,血余炭粉0.1g,党参粉0.6g,当归粉0.2g,黄芪粉0.4g,甘草粉0.1g。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11g,炒石灰粉0.7g,血余炭粉0.2g,党参粉0.8g,当归粉0.3g,黄芪粉0.6g,甘草粉0.2g。其他同实施例1。实施例7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配方均匀混合制成的,并按规定服用剂量装成小袋。姜石粉12g,炒石灰粉0.8g,血余炭粉0.2g,党参粉0.8g,当归粉0.3g,黄芪粉0.6g,甘草粉0.2g。其他同实施例1。试验例1、临床疗效观察采用本专利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进行疗效观察病例28例,其中无症状潜伏期病例8例,大都是夫妻间因对方带有艾滋病病毒所感染,免疫功能基本正常。相关综合征期病例15例,均系在发病5-6年前因卖血所感染,免疫功能损害明显,出现了各种症状,如疲倦无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发烧、消瘦、颈部、腋下淋巴结肿大、口腔糜烂、腹泻等。采用本专利技术治疗30-80天后,对无症状潜伏期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可延缓发病期四年以上;对相关综合征期的病人,可使免疫功能逐渐恢复,使CD4细胞在原来水平上提升350-600,且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延长病人生命至少4年,且个案病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转阴,能够从事正常工作。但对艾滋病晚期患者治疗效果不佳。2、典型病例举例(1)患者,女,31岁,病例号01,该患者1995年因性关系感染艾滋病毒。2000年3月发病时,主要症状表现为盗汗、恶心、呕吐、内热、烦燥、乏力、面部常呈猪肝色,且有灼热感,体重下降。2000年6月6日到河南省性病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检查,为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于当年6月8日开始服用本专利技术药物治疗,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1袋,每袋12g,用温开水或酒送下。服药两天后,上肢出现片状米粒大的水泡,奇痒难忍,水泡破溃后痒止。随着患者服药时间的延长,其水泡逐渐减少,而饭量逐渐增加,体重逐渐上升,服药30天后,临床症状消失,患者体重增加2公斤,且精力充沛,面部红润。因无症状而停止服药。由于患者不同意复查,尚无法证实其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是否转阴。随访患者,近四年来,无不适感觉,现常年在外打工。(2)患者,女,50岁,病例号05,该患者1995年因被卖血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丈夫所感染。于2000年4月开始感到头部沉重有挤压感,腹泻、消瘦、乏力。2000年6月15日经河南省性病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检查,其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随后服用本药物治疗,每日3次,每次1袋,每袋12g,用温开水或酒送下,服药3天后出现药物反应,每次服药大约2小时后,开始水泻一次,治疗25天后,患者腹泻停止,其精神及体力逐渐恢复正常,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艾滋病中药,由姜石、炒石灰、血余炭、党参、当归、黄芪,甘草组成,该组合物中按重量配比计算如下,姜石6-12g,炒石灰0.6-0.8g,血余炭0.1-0.2g,党参0.6-0.8g,当归0.2-0.3g,黄芪0.4-0.6g,甘草0.1-0.2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艾滋病中药,由姜石、炒石灰、血余炭、党参、当归、黄芪,甘草组成,该组合物中按重量配比计算如下,姜石6-12g,炒石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兴,
申请(专利权)人:王太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