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模块及背光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597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光源模块及其背光模块。该光源模块包含一电路板及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封装单元及一导电支架。该封装单元包含一绝缘体、嵌入该绝缘体的一散热支架、以及设置于该散热支架上且被该绝缘体包覆的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该发光二极管芯片包含二电极,该散热支架与该二电极绝缘,该绝缘体其上定义一出光面。该导电支架设置于该绝缘体的外侧面,且与该散热支架连接并突出于该出光面。藉此,该突出的导电支架亦与该二电极绝缘,故能发挥静电放电防护的功能,进而避免该发光二极管意外损毁且延长其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源模块及背光模块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光源模块及具有该光源模块的背光模块,尤指一种具有抗静电放 电(anti-electrostatic discharge)结构的光源模块及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由于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体积小及寿命长等优点,因此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有光源需求的电子装置中,例如照明灯具、具有光学指示功能的家 电用品、计算机及通信产品等等,并且随着发光二极管发光技术发展,其发光功率及发光稳 定性大幅提升,发光二极管已成为未来光源的主流。目前市面上已有许多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IXD)的背光模块 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其光源,然而发光二极管的运作亦与一般半导体电子组件一样,易受 到静电放电的影响,甚至损毁。针对此问题,已有现有光源模块利用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与发光二极管并联,使得突发的静电流能经由此旁路通过,以达到保护发光二极管 的功效。然而,利用齐纳二极管的解决方案仍有其局限,除了整个发光组件需留有齐纳二极 管的配置空间外,所使用的齐纳二极管其容通能力也限制了发光二极管受保护的程度。因此,目前的静电放电保护措施的保护能力仍有限制,且增加发光组件的制造成 本及制程困难度,故有需要提出一种发光二极管结构,能在不过度增加发光二极管制程负 担下,突破现有齐纳二极管的组件规格限制,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利用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支架延伸出导 电支架,突出于发光二极管的绝缘体,用以导引外来静电,避免发光二极管内的发光二极管 芯片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块包含一电路板及一发光二极管。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电路板 上并包含一封装单元及一导电支架。该封装单元包含一绝缘体、嵌入该绝缘体的一散热支 架、以及设置于该散热支架上且被该绝缘体包覆的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该发光二极管芯片 包含二电极,该散热支架与该二电极绝缘,该绝缘体其上定义一出光面,其中该发光二极管 芯片发射的光线自该出光面射出该封装单元。该导电支架设置于该绝缘体的外侧面,且与 该散热支架连接并突出于该出光面。藉此,放电至该发光二极管的外部静电将经由该导电支架被导引出,使得该发光 二极管芯片不会被该外部静电电击而造成损坏。此外,于实作上,该导电支架与该散热支架 可一体成形,故相对于现有一般的发光二极管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的制程负担及成 本实质上均未增加;相对于现有附有齐纳二极管的发光二极管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 无需齐纳二极管,故其制程更是能相对稳定且其成本更是相对低廉。明显地,本专利技术的光源 模块除具有成本降低、制程简化的优点之外,尚能突破现有齐纳二极管的组件规格限制而 提供静电放电防护,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块,故亦能避 免该光源模块内的发光二极管芯片受到电击,进而提供稳定的背光。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包含一电路板、一导光构件及一发光二极管。该导光构件具有 一入光面及一第一出光面。该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包含一封装单元及一导电 支架。该封装单元包含一绝缘体、嵌入该绝缘体的一散热支架、以及设置于该散热支架上且 被该绝缘体包覆的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该发光二极管芯片包含二电极,该散热支架与该二 电极绝缘,该绝缘体其上定义一第二出光面,该第二出光面朝向该入光面,其中该发光二极 管芯片发射的光线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该封装单元并穿过该入光面进入该导光构件。该导 电支架设置于该绝缘体邻近该导光构件的外侧面,且与该散热支架连接并突出于该第二出 光面。同样地,放电至该发光二极管的外部静电将经由该导电支架被导引出,使得该发光二 极管芯片不会被该外部静电电击而造成损坏。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模块的其它优点亦如前述,不 另赘述。简言之,相对于该发光二极管的外部静电可能来自与该背光模块组装的其它电子 组件,亦可能来自该导光构件,此外部静电可能于产品组装时产生或是于运作时产生,但此 外部静电皆能被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块或背光模块的导电支架导引,使得该发光二极管芯片免 于电击,而仍能保持正常运作,进而提供稳定的发光及延长使用寿命。因此,相对现有技术 而言,本专利技术的光源模块及背光模块均有成本降低、制程简化的优点,且能突破现有齐纳二 极管的组件规格限制而提供静电放电防护,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上的问题。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 解。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一光源模块的示意图。图2为图1光源模块的俯视图。图3为图1光源模块沿X-X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1光源模块沿Y-Y线的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光源模块的剖面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一光源模块的剖面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光源模块的剖面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光源模块的剖面图。图9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一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0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背光模块的剖面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一背光模块的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3光源模块5、7、9背光模块12电路板14发光二极管16散热体18金属壳体20导线22导光构件24多层光学膜26 5反光构件122第一表面126导电通孔128电路142封装单元146第二导电支架222入光面1282焊垫1424散热支架1428发光二极管芯片1432封胶1436方向2241422142614301434202,2041438、1440124 127130144第二表面 导电柱 接地电极 第一导电支架 端 出光面 绝缘体 电极支架 胶体 出光面 高度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第1至图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一光源模块1的示意 图,图2为图1光源模块1的俯视图,图3为图1光源模块1沿X-X线的剖面图,图4为图1 光源模块1沿Y-Y线的剖面图。光源模块1包含一电路板12及设置于电路板12上的多个 发光二极管14。每一个发光二极管14包含一封装单元142、一第一导电支架144及一第二 导电支架146。封装单元142包含一绝缘体1422、嵌入绝缘体1422的一散热支架14M及二 电极支架1426、以及一发光二极管芯片1428,其中绝缘体1422包含一胶体1430及一封胶 1432,胶体1430系与散热支架1似4及电极支架1似6射出成形,胶体1430形成杯状容置空 间,散热支架1似4与该二电极绝缘且与电极支架1似6隔离,发光二极管芯片14 设置于 散热支架1似4上,发光二极管芯片14 包含二电极(未标示于图中)分别与该二电极支 架14 以打线的方式电连接,透明的封胶1432被填入杯状胶体1430内,使得发光二极管 芯片1似8被绝缘体1422包覆。绝缘体1422其上定义一出光面1434,此出光面1434相当 于封装单元142之外表面,若封胶1432填满胶体1430,则出光面1434相当于封胶1432表 面;若胶体1430仍相对封胶1432突出,则出光面1434相当于胶体1430突出部分形成的假 想面。发光二极管芯片14 发射的光线(以带箭头虚线表示于图3及图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模块,其包含:一电路板;以及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电路板上,该发光二极管包含:一封装单元,包含一绝缘体、嵌入该绝缘体的一散热支架、以及设置于该散热支架上且被该绝缘体包覆的一发光二极管芯片,该发光二极管芯片包含二电极,该散热支架与该二电极绝缘,该绝缘体其上定义一出光面;以及一第一导电支架,设置于该绝缘体的外侧面,且与该散热支架连接并突出于该出光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承勋林苏逸陈政传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