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多策略图像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34671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感知框架下的多策略图像融合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图像融合方法计算量大,时间复杂度高、存储空间大的问题,其实现过程是:输入原图像A和B,并将其分为大小为C×C的局部图像X1和X2;分别对X1和X2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系数矩阵y1和y2;采用傅里叶系数低频全采的变密度观测模型,分别对y1和y2进行观测,得到观测向量f1和f2;根据f1和f2计算谐波系数H1和H2,以及频谱匹配度S;选取阈值T,计算加权系数;通过对加权系数、阈值和频谱匹配度的比较,计算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对观测向量f进行Split?Bregman重构算法迭代20次,最后得到所需融合图像。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的融合方法相比具有计算复杂度低,融合效果好的优点,可用于视频跟踪、目标识别和计算机视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特别涉及图像的融合,可用于视频跟踪、目标识别 和计算机视觉。
技术介绍
图像融合是一种信息处理技术,即对多幅图像进行处理,以获得改善后的新图像。 图像融合技术是研究如何加工、协同地利用多幅图像,并使不同图像信息相互补充,以获得 对同一事物或目标地更客观、更本质认识的图像信息综合处理技术。由于可见光成像系统 的聚焦范围有限和传感器的差异,因此在同一个场景中,聚焦良好的物体可呈现清晰的像, 该物体前后一定距离外的所有目标都将呈现不同程度的模糊,而要得到一幅所有目标都清 晰的像;由于传感器的差异造成的图像分辨率的差异,要想得到理想的视觉效果这都需要 对图像进行融合。如何把从各种不同的传感器得到的图像融合起来,以便更充分地利用这 些图像成为图像处理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传统的融合方法主要有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像素级图像融合 是在严格配准的条件下,对多源图像直接进行图像融合处理,缺点是需要的数据量大,处理 速度慢,实时性差。特征级图像融合是通过检测图像中的边缘、纹理和方向等特征信息提取 细节特征再进行融合操作,融合效果比像素级融合有明显提高,缺点是实时性差。决策级融 合是从图像中挖掘语义信息,再进行融合操作,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容错性,缺点是 预处理代价高,信息损失最多。上述融合方法都是通过对图像的所有系数进行处理来进行图像融合,虽然具有到 一定的融合效果,但还存在以下的不足(1)融合图像的数据量大,这导致图像存贮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图像的压缩和传 输;(2)图像融合中数据的计算复杂度高,这使得图像融合过程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多策略图 像融合方法,以减少图像传输数据量,降低图像融合的计算复杂度。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充分利用了图像的压缩感知理论,结合局部傅立 叶域谐波的融合策略,通过少量的观测向量来进行图像融合,具体步骤如下(1)分别输入原图像A和原图像B,并将原图像A和原图像B分为大小为CXC的 局部图像Xl禾口 X2,CXC取8X8或16X16 ;(2)对局部图像Xl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矩阵yl,对局部图像X2进行 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矩阵y2 ;(3)采用定密度和变密度相结合的观测模型,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l进行观测得到 观测向量Π,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2进行观测得到观测向量f2 ; (4)根据观测向量fl和观测向量f2计算两幅图像的谐波系数扎、H2以及频谱匹 配度S :权利要求1.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框架的多策略图像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输入原图像A和原图像B,并将原图像A和原图像B分为大小为CXC的局部 图像 Xl 禾口 X2,CXC 取 8X8 或 16X16 ;(2)对局部图像Xl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矩阵yl,对局部图像X2进行傅里 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矩阵12 ;(3)采用傅里叶系数低频全采的变密度观测模型,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l进行观测得到 观测向量Π,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2进行观测得到观测向量f2 ;(4)根据观测向量fl和观测向量f2计算两幅图像的谐波系数!^ 以及频谱匹配度S JZZIAJ2H = V ‘=1 J=1_1 ΥΣ\Χ\{ηι,η)\w=l η=\JttlAJ2H = V ‘=1 J=1_‘ΥΣ\Χ2{πι,η)\m=\ n=\2ΣΣΙ·Α,,Μ/2,,,Ι^ _ =1 J=1_ ±Λ.’,Ι2+ ±Α’,Ι21=1 ;=1 i=\ ;=1其中=H1为图像A的谐波系数,Xl (m,η)为局部图像Xl在横坐标为m、纵坐标为η处的 像素值,me ,ne ,C为图像分块大小,Hi,」为观测向量fl在横坐标位置为 i、纵坐标位置为j处的值,i e ,je ,H2为图像B的谐波系数,X2(m,n)为局 部图像X2在横坐标为m、纵坐标为η处的像素值,f2i,j为观测向量f2在横坐标位置为i、 纵坐标位置为j处的值;(5)选取一个阈值Te ,计算最大加权系数Wmax和最小加权系数Wmin Wmax = 0. 5-0. 5 X (I-S)/(I-T)W =I-Wminmax其中S为步骤中得到的频谱匹配度;(6)根据步骤⑷中所得到的谐波系数H”H2和频谱匹配度S,以及步骤(5)中所得到 的最大加权系数Wmax和最小加权系数Wmin,计算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 若S彡T且Hl彡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 = WmaxXfl+WminXf2 ; 若S彡T且Hl < 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 = WminXfl+WmaxXf2 ; 若S < T且Hl彡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 = Π ; 若S < T且Hl < Η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 = f2 ;其中T为阈值,T e ,fl为步骤(3)中得到的图像A的观测向量,f2为步骤(3) 中得到的图像B的观测向量;(7)根据步骤(6)中所得到的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进行基于Wavelet-Curvelet框架 的Split Bregman重构算法迭代20次,最后得到所需要的融合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中步骤(3)所述 的按照傅里叶系数低频全采的变密度采样的模型,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l进行观测得到观 测向量fl,按如下步骤进行(2a)设定采样模型是取值仅为0或1的矩阵,将值为1的点作为采样点,根据输入图像 A的大小设定矩阵B 若输入图像A的大小为mXm,则设矩阵B的大小为mXm且取值全为 0,将坐标值为(0. 5Xm,0. 5Xm)的点a作为圆心,以0. 3X0. 3Xm为半径的圆,将圆内所有 点都作为采样点,将矩阵B中这些位置上的点值设为1 ;(2b)按照^^的采样密度对步骤Oa)圆外的采样点随机选取,取到的点值设为1,未 K取到的点值设为0,其中r为圆外任取一点b到圆心a的距离长度,R是以圆心a为起点通 过点b,以图像边缘为终点的线段长度;(2c)重复步骤Qa)和步骤Ob) ζ次,取ζ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观测模型M,其中ζ 取值为500到1000 ;(2d)用步骤Qc)中得到的观测模型M分别点乘步骤⑵中得到的傅里叶系数矩阵yl 得到观测向量f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中步骤(3)所述 的按照傅里叶系数低频全采的变密度采样的模型,对傅里叶系数矩阵12进行观测得到观 测向量f2,按如下步骤进行(3a)设定采样模型是取值仅为0或1的矩阵,将值为1的点作为采样点,根据输入图像 A的大小设定矩阵B 若输入图像A的大小为mXm,则设矩阵B的大小为mXm且取值全为 0,将坐标值为(0. 5Xm,0. 5Xm)的点a作为圆心,以0. 3X0. 3Xm为半径的圆,将圆内所有 点都作为采样点,将矩阵B中这些位置上的点值设为1 ;(3b)按照^^的采样密度对步骤(3a)圆外的采样点随机选取,取到的点值设为1,未 K取到的点值设为0,其中r为圆外任取一点b到圆心a的距离长度,R是以圆心a为起点通 过点b,以图像边缘为终点的线段长度;(3c)重复步骤(3a)和步骤(3b) ζ次,取ζ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观测模型M,其中ζ 取值为500到1000 ;(3d)用步骤(3c)中得到的观测模型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框架的多策略图像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分别输入原图像A和原图像B,并将原图像A和原图像B分为大小为C×C的局部图像X1和X2,C×C取8×8或16×16;(2)对局部图像X1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矩阵y1,对局部图像X2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傅里叶系数矩阵y2;(3)采用傅里叶系数低频全采的变密度观测模型,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1进行观测得到观测向量f1,对傅里叶系数矩阵y2进行观测得到观测向量f2;(4)根据观测向量f1和观测向量f2计算两幅图像的谐波系数H1、H2以及频谱匹配度S:***其中:H↓[1]为图像A的谐波系数,X1(m,n)为局部图像X1在横坐标为m、纵坐标为n处的像素值,m∈[1,C],n∈[1,C],C为图像分块大小,f1↓[i,j]为观测向量f1在横坐标位置为i、纵坐标位置为j处的值,i∈[1,C],j∈[1,C],H2为图像B的谐波系数,X2(m,n)为局部图像X2在横坐标为m、纵坐标为n处的像素值,f2↓[i,j]为观测向量f2在横坐标位置为i、纵坐标位置为j处的值;(5)选取一个阈值T∈[0.6,1],计算最大加权系数W↓[max]和最小加权系数W↓[min]:W↓[max]=0.5-0.5×(1-S)/(1-T)W↓[min]=1-W↓[max]其中S为步骤(4)中得到的频谱匹配度;(6)根据步骤(4)中所得到的谐波系数H↓[1]、H↓[2]和频谱匹配度S,以及步骤(5)中所得到的最大加权系数W↓[max]和最小加权系数W↓[min],计算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若S≥T且H1≥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W↓[max]×f1+W↓[min]×f2;若S≥T且H1<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W↓[min]×f1+W↓[max]×f2;若S<T且H1≥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f1;若S<T且H1<H2,则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f2;其中T为阈值,T∈[0.6,1],f1为步骤(3)中得到的图像A的观测向量,f2为步骤(3)中得到的图像B的观测向量;(7)根据步骤(6)中所得到的融合后的观测向量f,进行基于Wavelet-Curvelet框架的SplitBregman重构算法迭代20次,最后得到所需要的融合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芳焦李成王爽刘子僖戚玉涛侯彪马文萍尚荣华郝红侠朱亚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