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3392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它公开了该药的内芯层辅料的混合物及外包层辅料的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药后外包层迅速崩解,活性成分即进行制酸、止痛、解痉;进药十分钟后内芯片才逐渐崩解,活性成分即对起抗溃疡及促进胃粘膜创伤面愈合与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用抗胃溃疡病药,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溃疡病的双层片药。
技术介绍
维生素U对胃粘膜溃疡面有促进愈合作用,所以应用在治疗胃病的维生素U已沿用了较长的时期。单一有效成分的维生素U虽有促进胃粘膜溃疡面愈合作用,但效果不理想,主要是不能快速缓解及中止胃的疼痛。为之,就有一种新一代的胃药研究出来,这就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国家药品标准WS-10001-(HD-0364)-2002“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该药可以制酸、止痛,且促进胃粘膜溃疡面的愈合。它分内芯层片、外包层片(外包层)的剂型,内、外包层有效成分的药设计合理,其每种有效成分的药物重量也完全符合人的生理、生物利用度、血液中的滞留时间等,均符合国家药品的各项规定。这种药怎样才能实现其应有的疗效,本
的技术人员都知道辅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药典上没有公开辅料的详细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它具有先制酸、止痛,后修复溃疡面的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含内芯层片有维生素U,甘草酸,外包层片有颠茄流浸膏,碱式碳酸铋,珍珠层粉,氢氧化铝,叶绿素铜钠活性成分,本专利技术特别是内芯层辅料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气相二氧化硅,羧甲淀粉钠。外包层辅料有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聚维酮K-30,聚维酮K-90D,乙醇,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气相二氧化硅。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每片外包层活性成分碱式碳酸铋100mg,氢氧化铝75mg,珍珠层粉100mg,叶绿素铜钠1.0mg,颠茄流浸膏0.0026mg。每片内芯层活性成分维生素U25mg,甘草酸12.5mg。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每片外包层辅料微晶纤维素47.5~52.5mg,乳糖63.36~70.04mg,预胶化淀粉47.5~52.5mg,聚维酮K-30为12.64~13.96mg,聚维酮K-90D为6.36~7.05mg,乙醇192.56~212.84ml,羧甲淀粉钠13.65~15.12mg,硬脂酸镁3.18~3.52mg,气相二氧化硅1.37~1.51mg。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每片外包层辅料微晶纤维素50mg,乳糖66.7mg,预胶化淀粉50mg,聚维酮K-30为13.3mg,聚维酮K-90D为6.7mg,乙醇202.7ml,羧甲淀粉钠14.4mg,硬脂酸镁3.35mg,气相二氧化硅1.44mg。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每片内芯层辅料微晶纤维素25.93~28.67mg,硬脂酸镁0.79~0.87mg。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每片内芯层辅料微晶纤维素27.3mg,硬脂酸镁0.83mg,气相二氧化硅0.5mg,羧甲淀粉钠4mg。本专利技术所指药物的作用是在溃疡面上先制酸,只有制酸后才能减少或消除强酸性的胃液对胃粘膜溃疡面的刺激,才能缓解及止住疼痛和解痉,尔后再在溃疡面上设置上一层保护膜,以保护溃疡面在较长时间内不受胃液刺激,同时给以溃疡面止血,抑制炎症,促进溃疡面自身愈合。为此将这种药片设计成有外包层,内芯层,正如国家药品标准上公开的一样,在外包层内活性成分的碱式碳酸铋,氢氧化铝,来制酸,颠茄流浸膏止痛、解痉。外包层进入胃后要求迅速崩解,以及迅速起作用。在内芯层中活性成分有维生素U,甘草酸,作用于溃疡组织有抗溃疡及促进胃粘膜创伤面愈合与再生的作用。内芯层进入胃内后,要求是在外包层药物充分对溃疡面起到制酸、止痛作用后,内芯层才崩解,药物才起作用,这也就是要求外包层及内芯层的崩解不能同时,而是要有一个时间段。根据生理,药理,有效成分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个时间段是在药片进入胃后的十分钟后,内芯层才逐渐崩解,这时维生素U才在胃内移动到十二指肠球部位置,开始对溃疡面的修复治疗作用。外包层进入胃五分钟后即迅速崩解,在十分钟内药物充分作用完毕。本专利技术内芯片所采用维生素U,其分子式为C6H14INO2S,也即是一个含碘的维生素U,它遇水即会分解。本专利技术根据以上提到的“时间段”的十分钟,及维生素U遇水分解的这二个问题,这二个问题也即是影响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能否达到其疗效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保证其疗效,采用什么措施去解决,这是从现有技术中找不到答案,也无法导出的。为解决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多种辅料的合理搭配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外包层辅料选择可遇水迅速崩解的混合物,包括成型剂的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的混合物,水溶性粘合剂的聚维酮K-30,聚维酮K-90D、乙醇的混合物,润滑剂的硬脂酸镁,助流剂的气相二氧化硅,崩解剂采用可迅速吸水膨胀300倍以上的羧甲淀粉钠。它们在药片外包层中为总活性成分药物的百分比为成型剂为60%,粘合剂为7.2%,崩解剂为0.05%。由于以上的搭配及其含量,保证了外包层进入胃后五分钟即迅速崩解,活性成分药物即开始起作用。本专利技术的内芯层一定要在进药十分钟后才逐渐崩解,从辅料搭配上,采用单一成分的成型剂的微晶纤维素,润滑剂的硬脂酸镁,助流剂的气相二氧化硅,崩解剂的羧甲淀粉钠。它们在内芯层中为活性成分药物的百分比为成型剂为7.28%。崩解剂为1.45%。从以上可以看出,内芯层辅料的水溶性比外包层辅料差,这有利于保护内芯层中维生素U按进药十分钟后才起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维生素U其含量为90~110%,碱式碳酸铋其含量为72~88%。本专利技术的辅料粘合剂,虽然也可采用包含有白糖、淀粉、水的糖浆,但难以控制片子的崩解时间,往往需要20分钟以上的崩解时间。于是通过反复实验,最后确定采用既有粘合作用又有崩解剂作用的聚维酮K-30、聚维酮K-90D,并配合崩解剂羧甲淀粉钠解决了粘合问题,并确保了崩解速率。本专利技术的润滑剂的硬脂酸镁、助流剂的气相二氧化硅,因是疏水性物质,虽然在制造工艺中为压片不可缺少的物质,但稍加大其比例,就严重影响了崩解速率,使崩解困难。本专利技术的成型剂的微晶纤维素,如减少其比例,则难于压片,如加大其比例,则内芯层体积增大,外包层难于将其包藏于内。本专利技术辅料如更换成其他的新成分,还要考虑一个维生素U的问题,因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含碘维生素U,因此有些辅料对其有破坏作用,比如水解、遇淀粉变色等。因此辅料成分的确定,以及其各自在组合物中的比例均要通过大量科学实验的具体结果才能得出。本专利技术根据国家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临床条件进行的临床,显效率达95%,有效率达90%,但是如换成内芯层在进药十分钟内就迅速崩解完的试验样组,显效率为80%,有效率70%。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进药后,外包层迅速崩解,活性成分即进行制酸、止痛,解痉,进药后十分钟内芯片才逐渐崩解,活性成分即起抗溃疡及促进胃粘膜创伤面愈合与再生。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其组成是内芯层维生素U25mg,甘草酸12.5mg,微晶纤维素27.3mg,硬脂酸镁0.83mg。外包层碱式碳酸铋100mg,氢氧化铝75mg,珍珠层粉100mg,叶绿素铜钠1.0mg,颠茄流浸膏0.0026mg,微晶纤维素50mg,乳糖66.7mg,预胶化淀粉50mg,聚维酮K-30为13.3mg,聚维酮K-90D为6.7mg,乙醇202.7ml,羧甲淀粉钠14.4mg,硬脂酸镁3.35mg,气相二氧化硅1.44mg。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是先将内芯层的所有原辅料混合、压片,压片硬度为2kg~4kg。将外包层所有原辅料混合后,加入叶绿素铜钠染色、干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包含内芯层片有维生素U,甘草酸;外包层片有颠茄流浸膏,碱式碳酸铋,珍珠层粉,氢氧化铝,叶绿素铜钠活性成分,其特征是:内芯层辅料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气相二氧化硅,羧甲淀粉钠;外包层辅料有 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聚维酮K-30,聚维酮K-90D,乙醇,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气相二氧化硅。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包含内芯层片有维生素U,甘草酸;外包层片有颠茄流浸膏,碱式碳酸铋,珍珠层粉,氢氧化铝,叶绿素铜钠活性成分,其特征是内芯层辅料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气相二氧化硅,羧甲淀粉钠;外包层辅料有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聚维酮K-30,聚维酮K-90D,乙醇,羧甲淀粉钠,硬脂酸镁,气相二氧化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其特征是每片外包层活性成分碱式碳酸铋100mg,氢氧化铝75mg,珍珠层粉100mg,叶绿素铜钠1.0mg,颠茄流浸膏0.0026m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其特征是每片内芯层活性成分维生素U25mg,甘草酸12.5m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胃溃疡病的复方维U颠茄铋铝片药,其特征是每片外包层辅料微晶纤维素47.5~52.5mg,乳糖63.36~70.04mg,预胶化淀粉47.5~52.5mg,聚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侨光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