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谷日红专利>正文

治疗风湿类风湿及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616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及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是多种成分的粉状或膏状混合物,该组合物的成分及重量份数为:麝香3~15,天麻10~30,红花12~30,防风10~30,独活10~30,乳香10~30,薄荷10~18,没药12~30,泽泻12~20,组合物中还含有总量为10~30重量份数的辅助成分黄柏、郁金、三棱、羌活、生石膏、桑叶、猪苓,并可用黄酒作药引调成膏状物使用,解决了治疗风湿类风湿及各种慢性疼痛疾病问题,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无副作用、疗效好和应用广泛等优点,可使各关节的风寒湿热症排出体外,治疗风湿病、类风湿病、颈椎病、腰间盘、肩周炎、甘性坐骨神经痛和骨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为9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及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风湿、类风湿及其引起的疼痛性疾病困扰着人类,严重危害了全世界人们的健康,甚至因合并症死亡,而且不易治愈。现有的各种外敷药物及各种各样的口服药物,在临床上均效果甚微。现有的西药应用多种封闭疗法,或者用口服毒性严重的药物来控制疼痛,但类风湿骨骼变形相继存在,仍给类风湿及慢性疼痛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副作用,疗效好,治愈率高和治疗时间短的治疗风湿类风湿及各种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研制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及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是多种成份的粉状或膏状混合物,该组合物的成份及重量份数为麝香3~15,天麻10~30,红花12~30,防风10~30,独活10~30,乳香10~30,薄荷10~18,没药12~30,泽泻12~20。将各成份充分混合成细粉状物或加医用蒸馏水制成糊状物外敷于患处,最好是外包纱布即可。6~7小时更换一次,6天为一疗程,一般1~3疗程可以痊愈。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各成份的药理作用简述如下麝香(Moschus),又名当门子,元寸香,林麝麝香含有麝香酮、麝香吡啶、雄性激素、胆甾醇及胆甾醇酯,马麝麝香含有胆甾醇及胆甾醇酯,原麝麝香主要含有麝香酮、麝香吡啶、羟基麝香吡啶A、羟基麝香吡啶B等大分子环酮遗迹其它酮类,其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精。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功能,可用于跌打损伤、压伤、痈疽恶疮等症。天麻(Rhizoma Gaastrodiae),又名赤箭,定风草跟等,含天麻苷、天麻醚苷、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4-羟苄基甲醚、香草醇、柠檬酸甲酯、琥珀酸、棕榈酸、β-谷甾醇等,并含有天麻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其性平,味甘、辛。归肝经。具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功能,以祛风止痛力强著称。红花(Flos Garthami),又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红花含有红花黄素,红花苷,红花素,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等,另含有酮和脂肪油即红花油,其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功能。常用于跌打损伤之瘀血作痛,红花具有散瘀止痛消肿之功。防风(RadixSaposhnikoviae),又名铜芸,回草,屏风,含有挥发油,油内含辛醛,β-甜没药烯,壬醛,7-锌烯4-醇,己醛,花侧柏烯和β-按叶醇等。其味辛,甘,性温。归膀胱、肺、脾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功能。可用于风寒湿痹,肌肉关节疼痛,能消疮治疹,用于痈疮肿毒。独活(Radix Angelicae Biserrata),又名独滑,川独活,香独活,含挥发性成份甲氧基欧芹素,百里香酚,雪松烯,香豆素类独活醇,葎草烯,佛手苷内酯等,其味辛,苦,性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祛风湿,止痛,解表功能。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体外试验证明,独活煎剂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乳香(Olibanum),又名乳头香,天泽香,浴香等,含有树脂(游离乳香脂酸、乳香树脂烃等)60%~70%,树胶(阿拉伯杂多糖酸钙镁等)27%~35%,挥发油(消旋柠檬烯等)3%~8%。其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等功能,可用于风湿痹痛,跌打伤痛和痈疽诸症。薄荷(HerbaMenthae),又名升阳菜,仁丹草等,含有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含薄荷醇,薄荷酮,还含乙酸薄荷酮、莰烯、柠檬烯、蒎烯、树脂、鞣质、迷达香酸、咖啡酸和多种游离氨基酸等,其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和疏肝解郁功能,可用于风热雍盛之咽喉肿痛和头痛目赤等。没药(Myrrha),又名末药,含有树脂(罕没药酸,没药酸,没药尼酸,罕没药酚等)25%~35%,挥发油(丁香油酚,间苯甲酚,枯醛,蒎烯等)2.5%~9%,树胶(水解得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等)57%~65%,其味苦、辛,性平。归肝、心、脾经。具有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功能,用于气血瘀滞所致诸症和痈肿疮疡及无名肿毒。泽泻(Rhizoma Alismatis),又名水泻,禹孙,含有多种四环三萜酮醇衍生物泽泻醇A、B、C和它们的乙酸酯、表泽泻醇A、环氧泽泻烯及钾盐、生物碱、天门冬素和树脂等。其味甘、淡、性寒。归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降血脂功和减肥抗炎作用,本品能甘淡渗利,清热通淋,尤以水湿为患,湿热蕴结者最为适宜。按前述配比的组合物配伍合理彼此增效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成份及重量份数最好是麝香4~6,天麻10~20,红花12~18,防风10~20,独活10~20,乳香10~20,薄荷12~18,没药12~18,泽泻12~18。其配伍更加合理,治疗效果更好且易于掌握用量。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中不论是权利要求1或2的配方,均还含有总量为10~30重量份数的辅助成份黄柏、郁金、三棱、羌活、生石膏、桑叶、猪苓之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所述的各辅助成份的作用简述如下黄柏(Cortex Phellodendri),又名檗皮、黄檗,包括植物黄柏树(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皮和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皮,黄柏树皮含有小檗碱、并含少量黄柏碱、木兰花碱、柠檬苦素、黄柏酮及多种甾醇;黄皮树皮含有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掌叶防己碱、内酯、甾醇。其味甘、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可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烫伤,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郁金(Radix Curcumae),又名黄郁、玉金,含有姜黄素类化合物、姜黄酮、松油烯、姜黄烯、β-蒎烯、按叶素、樟烯、丁香烯、β-榄香烯、莪术醇等。其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作用。可用于血瘀气滞所致诸症;三棱(Rhizoma Sparganii),含有挥发油,其中的主要成份为苯乙醇、对苯二酚、十六酸、去氢木香内酯、β-榄香烯、2-呋喃甲醇等。其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作用。可用于跌打损伤,起活血化瘀作用;羌活(Rhizoma et Radix Notopterygiri),又名羌青,黑药,含有挥发油,其中含有侧柏烯、蒎烯、罗勒烯、松油烯、柠檬烯、松油烯醇、乙酸龙脑脂、欧芹脑等。其味辛、苦、性温。归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作用。常用于风寒湿痹,用治风湿相搏,关节疼痛、身体疼烦等具有性浮升阳,祛风胜湿之功;生石膏(Gypsum Fibrosum),又名细石,寒水石,主要含硫酸钙及有机物、硫化物、铁盐、镁盐等微量元素,其味辛、甘、性寒。归胃、肺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作用。用于外科疮疡,烫伤,湿疹等,生石膏宜于疮痈肿毒急性期,红肿热痛或溃后红肿不消者用生石膏较熟石膏效果佳;桑叶(Folium Mori Albae),又名铁扇子,家桑,桑叶含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精及其苷类、挥发油、氨基酸及小肽、生物碱、有机酸及其化合物。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肺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凉血止血作用。桑叶有降血糖、抗菌作用,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及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是多种成份的粉状或膏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成份及重量份数为:麝香3~15天麻10~30红花12~30防风10~30独活10~3 0乳香10~30薄荷10~18没药12~30泽泻12~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及慢性疼痛的外敷中药组合物,是多种成份的粉状或膏状混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成份及重量份数为麝香 3~15天麻 10~30红花 12~30防风 10~30独活 10~30乳香 10~30薄荷 10~18没药 12~30泽泻 12~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成份及重量份数为麝香 4~6天麻 10~20红花 12~18防风 10~20独活 10~20乳香 10~20薄荷 12~18没药 12~18泽泻 12~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还含有总量为10~30重量份数的辅助成份黄柏、郁金、三棱、羌活、生石膏、桑叶、猪苓之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日红朱晔亮
申请(专利权)人:谷日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