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介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0241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由灵芝草、茯苓、水蛭、桃仁、牡丹皮、肉苁蓉、山茱萸、巴戟肉、黄芪和沙棘油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滋补肝肾、降血脂清除氧化自由基,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对胃肠道无刺激作用,对肾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一种适用于任何心脑血管病人治标治本的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

技术介绍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目前,我国约有1.1亿人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6000万人患有冠心病,7000万人患有脑梗塞或者脑溢血,40岁以上的人中,约有5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脑出血、心梗、冠心病)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兼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无数家庭带来巨大痛苦。目前市场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太多,均存在治疗时间长,有些药需要终身服用,治愈率低,易复发,对胃肠功能有刺激性作用,它们的作用机理均是针对其病症的治疗,而未对其病因采取调理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中医理论认为,心脑血管病发病的真正原因是元气亏损,心脑血管病不是普通病症,而是人体元气亏损引起的一种自然衰老症状,因此补充元气是唯一出路。为了克服市场已有药物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不足,为了使更多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康复,本专利技术人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中药材中选取了具有活血、化瘀滋补肝肾、降血脂清除氧化自由基功效的中药材,制成本专利技术药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的中药组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种药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药物选取10种中药进行组合,这10种中药由灵芝草、茯苓、水蛭、桃仁、牡丹皮、肉苁蓉、山茱萸、巴戟肉、黄芪和沙棘油组成。本专利技术人经过不断摸索,确定了本专利技术药物各组分的用量范围如下灵芝草10g-150g、茯苓8g-90g、水蛭5g-90g、桃仁10g-120g、牡丹皮6g-80g、巴戟肉12g-100g、肉苁蓉15g-120g、黄芪15g-180g、沙棘油15g-200g、山茱萸15g-150g。其中各组分的优选用量范围是灵芝草20g-120g、茯苓15g-75g、水蛭15g-70g、桃仁25g-100g、牡丹皮15g-70g、巴戟肉20g-80g、肉苁蓉20g-100g、黄芪30g-150g、沙棘油25g-150g、山茱萸20g-120g。其中各组分的最佳用量范围是灵芝草60g-115g、茯苓35g-60g、水蛭45g-70g、桃仁50g-90g、牡丹皮45g-70g、巴戟肉40g-65g、肉苁蓉60g-70g、黄芪65g-120g、沙棘油50g-90g、山茱萸50g-90g。其中各组分的最佳用量是灵芝草100g、茯苓50 g、水蛭65g、桃仁80g、牡丹皮65g、巴戟肉65g、肉苁蓉70g、黄芪90g、沙棘油80g、山茱萸80g。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所述灵芝草、茯苓、水蛭、桃仁、牡丹皮、巴戟肉、肉苁蓉、黄芪、山茱萸,粉碎,然后经180目箩筛选,收集药粉,用钴-60伽玛射线进行辐照灭菌;(2)、将沙棘油混入步骤1中收集的药粉中搅匀,充装胶囊,用钴-60伽玛射线进行辐照灭菌,装瓶。本专利技术药物选用的10种中药灵芝药性微温、味甘,有养血安神、健脾和胃的功效,其主要成分三萜类可抑制胆固醇吸收,并抑制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并因此抑制胆固醇合成,还能降低含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使心脑血管疾病时的血流学障碍得以改善;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宁心安神的功效;水蛭性平、味成苦,有破血逐瘀、降脂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水蛭素能抑制血液中血小板的增生,从而降低全血粘度;桃仁性平、味甘苦,有活血化瘀、滑肠通便的功效,所含杏仁甙、苦杏仁酶等,有抗凝及较弱溶血作用,对血量阻滞、血行障碍有改善作用,能增加脑血流量;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有清热凉血、凉血退蒸、活血散瘀的功效;肉苁蓉性温、味甘成,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的功效,所含微量生物碱等有明显降压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有补益肝肾、收敛固涩的功效,其主要成分皂甙、苹果酸、酒石酸等有利尿降压作用;巴戟肉性微温,味辛、甘,有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的功效,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黄芪性温、味甘,有诸虚不足、益元气、壮脾胃、活血生血的功效,其所含黄芪多糖能增加免疫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黄芪皂甙甲有降压的作用;沙棘油性温、味酸涩,有活血散瘀、止咳祛痰、消食化滞的功效,其主要成分沙棘黄酮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清除人体内氧化自由基的作用,可抑制胆固醇吸收、改善心肌、提高心肌对缺血的抵抗力,增加冠状流量,改善心肌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减轻动脉硬化程度。本专利技术药物以有补肝肾、益精作用的肉苁蓉、巴戟肉、山茱萸为君药;以有活血化瘀、降脂、降压、清除人体内氧化自由基、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全血粘度功效的灵芝草、水蛭、桃仁、牡丹皮、沙棘油为臣药;以有利水渗湿、健脾益胃、宁心安神、通调水道功效的茯苓为使药;以有益精元功效的黄芪为佐药。市场上目前众多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中无一种治标治本的药物,本药具有滋补肝肾、降低血脂、活血化瘀、改善心肌缺血、软化动脉血管硬化的效果,通过调理内脏滋补肝肾的功能,平衡患者阴阳,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达到治标治本的功效而且本专利技术药物对胃肠道无刺激作用,另对肾功能的改善有明显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以下称“心脑回心胶囊”)所具有的有益效果,该试验例为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疗效试验[试验例]1、一般资料收治患者300例,其中脑中风病人、心脏病人和高血脂病人各100例。2、诊断标准脑中风病人音话不利、半身麻木无力、行足困难。心脏病病人(各种冠心病)心悸、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多梦。高血脂病人眩晕、头痛。3、治疗方法口服,一日三次,一次三粒至五粒或遵医嘱,空服,一个月为一疗程。4、疗效评定标准脑中风病人的各种症状消失为治愈。心脏病病人的心电图、心动图检查正常为治愈。高血脂病人经血液化验,血脂降至正常值为治愈。5、治疗结果300名患者服用心脑回心胶囊三个月,治疗结果如下早期脑中风病人,有效率100%、治愈率90.2%;两年以上脑中风病人,有效率100%,治愈率67.8%;心脏病病人,有效率100%,治愈率88.7%;高血压病人,有效率100%,治愈率91.4%。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制备。 (1)、称取灵芝草100g、茯苓50g、水蛭65g、桃仁80g、牡丹皮65g、巴戟肉65g、肉苁蓉70g、黄芪90g、沙棘油80g、山茱萸80g;(2)、将(1)中除沙棘油以外的9种中药粉碎,用180目箩筛选,收集药粉,用钴-60伽玛射线进行辐照灭菌;(3)、将沙棘油混入步骤(2)中的药粉中,充分搅匀,充装胶囊,用钴-60伽玛射线进行辐照灭菌,装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灵芝草10g-150g、茯苓8g-90g、水蛭5g-90g、桃仁10g-120g、牡丹皮6g-80g、巴戟肉12g-100g、肉苁蓉15g-120g、黄芪15g-180g、沙棘油15g-200g、山茱萸15g-150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组成灵芝草10g-150g、茯苓8g-90g、水蛭5g-90g、桃仁10g-120g、牡丹皮6g-80g、巴戟肉12g-100g、肉苁蓉15g-120g、黄芪15g-180g、沙棘油15g-200g、山茱萸15g-150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灵芝草20g-120g、茯苓15g-75g、水蛭15g-70g、桃仁25g-100g、牡丹皮15g-70g、巴戟肉20g-80g、肉苁蓉20g-100g、黄芪30g-150g、沙棘油25g-150g、山茱萸20g-12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中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灵芝草60g-115g、茯苓35g-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介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介晓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