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树龙专利>正文

互拉锚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02270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拉锚固件,它包括一锚固件体,其特征是:从锚固件体上突出,设置有至少2个支腿,支腿与需衬里的设备本体有序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应多种工况条件,稳固衬里结构,提高衬里强度,增加衬里抗冲刷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安装时间,减少人力消耗和其它辅助消耗,降低安装成本,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衬里结构,是一种适用于炼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隔热、耐磨设备衬里的骨架支撑结构锚固件。
技术介绍
衬里骨架支撑结构锚固件,是用来稳固衬里,使隔热、耐磨衬里层具有整体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以确保设备、管道器壁在设计工艺条件下安全稳定工作。以炼油催化裂化装置(FCC)反—再系统为例,该系统衬里骨架支撑为传统的龟甲网结构。龟甲网制造时,以薄板冲压成条状,再将这些板条铆成整块,整块一般为1.5米×1.25米,厚度为25毫米,刚性较强;整块龟甲网上的网孔成多边形,相邻两孔间的挡板留有铆制时形成的小孔,小孔可将衬里连成整体。龟甲网因其结构特点表现出以下缺点拼接焊缝多,影响整体平整和强度;在小直径和变截面部位铺设困难,作业难度大;安装周期长、劳动力投入多;技术要求可操作弹性空间小,质量难以控制。上述缺点导致使龟甲网锚固件结构的衬里存在明显缺陷衬里不易形成整体,在生产运行中抗冲刷能力差;耐磨层局部冲刷后使龟甲网直接暴露于工艺介质之中,在高温以及催化剂的冲刷作用下,会造成大面积龟甲网灼烧而致使衬里脱落,导致器壁出现超温现象,生产装置为此被迫停车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龟甲网锚固件给制作工艺、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衬里稳固性等方面带来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新型衬里骨架支撑互拉锚固件。该互拉锚固件在保证并提高衬里基本作用的前提下,解决了龟甲网骨架支撑结构局部灼伤而引起的衬里大面积脱落问题,使衬里更加稳固、强度更高、使用周期更长;该锚固件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焊接量少、方便施工等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互拉锚固件,包括锚固件体,其特征是从锚固件体上突出,设置有至少2个支腿。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所述的锚固件体为圆环状。所述的支腿规则分布在所述的锚固件体上。所述的支腿是3个或4个。由于本技术采取了上述的技术措施,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该互拉锚固件根据工艺技术指标所确定的环境选择材质,根据衬里厚度选择锚固件型号,根据所要施工的部位确定锚固件布置方式,无需整体制作及余量控制,制作过程不需要切割处理、无大量冲边、直接去毛刺,不需要按现场实物放样下料,在制造工艺和安装控制上互不影响;2、根据制造需要,确定适用规格,单件下料,然后冲压成型,成型后不需要焊接和调整可直接发往现场使用;3、现场焊接量小,不需要特别的施工技术,操作简单便捷,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方便在椭圆或者球体以及管道内外表面或者变径等特殊部位下施工,避免了衬里受热后整体变形和损坏现象;4、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因龟甲网结构锚固件局部灼伤而引起的衬里大面积脱落问题,避免装置因为衬里损坏而被动停车;5、方便衬里填充,能节约大量的劳动力和作业时间,降低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附图,本技术包括一锚固件体3,从锚固件体3上突出,设置有至少2个支腿2,形成一体的锚固件。可用不锈钢冲压成型。锚固件表面平整,锚固件体3可为圆环状,直径在中部变径缩小并由环体分开形成支腿,支腿数量一般为2~4个,各支腿间留有空间。锚固件整体尺寸以及材料根据使用部位、衬里厚度及实际工作条件而定。安装时,在单层衬里结构中,直接将本互拉锚固件支腿2的焊接点1焊接到设备容器壁上即可。在双层衬里结构中安装时,可先将互拉锚固件支腿2的焊接点1焊接到一带螺孔的连接板上,再参照龟甲网锚固件的安装,即先将一螺杆焊接在设备容器壁上,在浇注隔热衬里后,将带有连接板的互拉锚固件拧在螺杆上,最后喷涂或手工浇倒耐磨衬里。每个互拉锚固件相互独立于设备表面,有效地解决了衬里抗冲刷能力。参照附图,本技术互拉锚固件单个体积小,质量轻,运输方式简单便捷,现场随意取用。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以及技术要求将支腿2焊接在对应的位置。在弯管、变径、加密等处施工优势尤为明显,固化衬里的效果更加突出。施工焊接后毋须二次调整处理即可浇注衬里,衬里材料通过支腿2间的空间以及各锚固件之间的空隙相互渗透,使衬里浇倒后连接成一个整体,确保衬里结构整体稳固,增强抗冲刷力,达到简化质量控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互拉锚固件,包括锚固件体(3),其特征是从锚固件体(3)上突出,设置有至少2个支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拉锚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的锚固件体(3)为圆环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拉锚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腿规则分布在所述的锚固件体(3)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拉锚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腿(2)是3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拉锚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的支腿(2)是4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互拉锚固件,它包括一锚固件体,其特征是从锚固件体上突出,设置有至少2个支腿,支腿与需衬里的设备本体有序焊接。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本技术适应多种工况条件,稳固衬里结构,提高衬里强度,增加衬里抗冲刷能力。本技术节约安装时间,减少人力消耗和其它辅助消耗,降低安装成本,保证装置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文档编号B01J19/00GK2787297SQ20052010158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专利技术者姜树龙 申请人:姜树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互拉锚固件,包括锚固件体(3),其特征是:从锚固件体(3)上突出,设置有至少2个支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树龙
申请(专利权)人:姜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