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孔径雷达干涉遥感用分体式角反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01512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遥感用分体式角反射装置,包括由三块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铝板连接而成的顶角为直角的三棱锥角反射标(1),其中的一块铝板作为底板(101),另两块为侧板(102、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底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2)相连;底板(101)的斜边上翘,使底板(101)与支撑板(2)呈10度到30度的仰角;固定板(3)下方连接有固定支架(4);固定板(3)上设置有连接件(301),支撑板(2)上设有与连接件(301)适配的连接孔(302)。该种角反射装置具有占地面积小、所需空间少、隐蔽性强、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维护,不干扰农业生产和交通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遥感用分体式角反射装置
技术介绍
基于相位信息处理的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遥感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hSAR),通过向地面目标发射电磁波并记录地面目标散射的 回波信号获取具有相位信息的合成孔径(SAR)雷达图像,并通过差分干涉技术(WnSAR)进 行大范围区域地表形变探测,以其高形变敏感度、高空间分辨率和基于面观测的技术特点 极大地弥补那些基于点观测大地测量方法(如三角/边测量、GPS和水准)的低空间分辨 率局限性。然而,重复轨道雷达差分干涉的应用目前受到两大因素的制约一是时间失相关 引起严重的相位噪声;二是大气相位延迟降低形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沿重复轨道获取两 幅SAR图像的时间间隔越长,干涉相位的噪声越严重,即所谓的时间失相关,可导致形变测 量(如植被覆盖区)失败,尤其使长期累积形变(如地震震前和震后形变、城市沉降、高速 铁路沉降、火山运动等)的监测变得困难;因缺乏与SAR成像时间同步的高分辨率地面气象 数据,从干涉结果中扣除大气的影响也相当困难。研究表明地面的硬目标(如房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遥感用分体式角反射装置,包括由三块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铝板连接而成的顶角为直角的三棱锥角反射标(1),其中的一块铝板作为底板(101),另两块为侧板(102、10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的底面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板(2)相连;底板的斜边上翘,使底板与支撑板呈10°~30°的仰角;固定板(3)下方连接有固定支架(4);固定板(3)上设置有连接件(301),支撑板(2)上设有与连接件(301)适配的连接孔(30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同刚刘国祥顾利亚岑敏仪张献洲刘成龙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